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血压体位高血压的发生原因,并讨论护理风险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35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的卧位血压、心率与立位3min血压和心率进行测量,按照测量结果将其分为体位高血压组、体位血压组以及非体位高血压组、非体位血压组,并比较不同组别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80岁以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体位血压改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80岁及以上的患者,而且发生体位血压改变的两组患者的冠心病、血脂异常、血糖异常、脑卒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发生体位血压改变的患者,两组比较结果之间的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发生体位血压改变的比例较高,且发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比例更高。做好积极的护理风险防范,对于降低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老年高血压患者 体位性低血压 护理风险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血压体位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根据其相关特点制定针对性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样本,均进行卧位及立位血压测量,根据样本是否患有体位血压体位高血压分为三组,即A、B、C三组,A组样本即患有体位高血压,B组样本即患有体位血压、C组样本为非体位血压变化组。对以上三组样本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情况比较分析,结合临床情况总结有效的针对护理对策。结果本次研究共120例样本中,A组样本16例,B组样本33例,C组样本71例。对比上述三组样本的临床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情况及风险事件出现情况,得到A组、B组样本与C组相比较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样本之间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体位血压体位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及风险事件出现概率相比较正常高血压患者更高,对此需要加强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从而尽可能降低以上事件的发生概率。

  • 标签: 老年 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高血压
  • 简介:体位陛低血压(OH)的定义为:在改变体位为直立位的3min内,收缩压(SBP)下降〉20mmHg或舒张压(DBP)下降〉10mmHg,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国内统计75岁以上老年人体位血压者可高达30%~50%。而在住院的老年人中,甚至有高达67%的发生率。OH合并卧位高血压(SP)是老年人常见的临床类型,OH与SP共存造成了治疗上的矛盾,对其中一种状况的治疗都有可能导致另一状况的恶化。2008年2月我科收治了1例OH合并SP的高龄患者,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体位性低血压 高血压 护理 卧位 老年人 改变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血压(OH)的影响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入选65岁及以上因高血压住院的老年患者224例,对其进行卧位和站立位0 min、1 min、2 min和3 min的血压测量。OH定义为直立3 min内收缩压下降≥2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下降≥10 mmHg。比较OH组(34例,15.2%)和非OH组(190例)患者基线资料、伴随疾病及治疗用药的差异,并分析OH的影响因素。结果OH组患者饮酒的比例高于非OH组患者,29.4%(10/34)比7.4%(14/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49,P<0.01)。OH组患者与非OH组患者卧位收缩压(139.0±22.1)mmHg比(124.5±16.3)mmHg(t=-3.661,P<0.01),卧位舒张压(77.6±6.3)mmHg比(69.2±9.0)mmHg(t=-6.696,P<0.01),OH组均高于非OH组患者。OH组患者与非OH组患者糖尿病47.1%(16/34)比25.3%(48/190)(χ2=6.731,P<0.05)和脑卒中41.2%(14/34)比24.2%(46/190)(χ2=4.233,P<0.05),OH组高于非OH组患者。OH组患者应用α受体阻滞剂的比例高于非OH组患者[23.5%(8/34)比4.2%(8/190),χ2=16.228,P<0.01]。校正了饮酒史、糖尿病、脑卒中等因素后,饮酒(OR=5.274,95%CI:1.990~13.982,P<0.01)、合并糖尿病(OR=2.744,95%CI:1.213~6.208,P<0.05)、α受体阻滞剂治疗(OR=8.812,95%CI:2.835~27.383,P<0.01)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OH的风险较高。结论OH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较常见,有饮酒史,伴发糖尿病和应用α受体阻滞剂均可增加OH发生的风险。

  • 标签: 低血压,直立性 影响因素 高血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体位血压正常和体位血压与左室结构及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我科住院高血压病患者120例,年龄60至85岁,通过卧立位血压检测将他们分为体位血压组及体位血压正常组。体位血压定义为直立位后30s和(或)2min收缩压下降或(及)舒张压下降20/10mmHg;体位血压正常是指立卧位血压下降没有达到上述标准。用心脏超声分别测量两组患者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E/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通过卧立位血压检测,高血压患者中出现体位血压的有45例(37.5%),体位血压正常的有75例(62.5%)。2、心脏功能和结构指标观察,体位正常血压组与体位血压组间比较主动脉根部内径(mm)(25.5±4.49,30.3±5.26)、室间隔厚度(mm)(10.5±1.24,11.2±2.41)、左室后壁厚(mm)(9.2±1.12,9.7±1.45)、每搏量(ml)(58.2±7.21,52.1±8.37)射血分数(%)(59.25±10.13,52.33±9.81)、左室质量(g)(201.1±44.54,224.5±43.23)、左室质量指数(g/m2)(110.3±24.52,124.3±22.21)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有体位血压患者较体位血压正常患者使心脏功能和结构受损更为显著。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 左室肥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合并体位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合并体位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复合维生素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各时间点的症状评分以及其立位、卧位血压血压差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的症状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在各时间点的卧位DBP、卧位SBP、OCs、OCd与降压前及对照组同时间段相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合并体位血压,有利于维持血压稳定,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长效降压药 高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高龄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血压患者合计8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OH组的各项收缩压、舒张压、镇静睡眠药、高脂血症等均下显著高于非OH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两组老年综合征“跌倒”、B-受体阻滞剂及糖尿病等指标对比无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体位血压与相关的基础病及服药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引起高龄老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高龄老年高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血压节律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n=43)与并行体位血压节律评估干预实验组(n=4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动态血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体位血压节律评估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动态血压指标,并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 老年 高血压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情况及最佳的血压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3月~7月进行体检的长期居住广州的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9例,对其进行健康问卷调查,并测量卧位及立位后0、2min血压和心率,对体位血压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同时分析体位血压组与非体位血压组患者靶器官损害情况.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血压的发生率随着高血压分级升高而增加;体位血压组的左室肥厚及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均高于非体位血压组;血压控制在130~139/70~79mmHg时体位血压的发生率最低.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血压发生靶器官损害的危险较高,130~139/70~79mmHg可能是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血压患者最佳的血压范围.

  • 标签: 高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 血压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体位血压节律评估被用于重症高血压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本院80例重症高血压患者(治疗时间:2021.4-2023.4)进行研究,使用生日单双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例数为40,参考组进行传统护理,研究组则加以体位血压节律评估的护理,比较两组血压与心率变化。结果:研究组的血压与心率日间、夜间平均值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血压与心率波动幅度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将体位血压节律评估应用于重症高血压患者护理,可有效发现和预防体位血压的发生,从而及时干预,稳定血压和心率。

  • 标签: 重症高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 节律评估 血压 心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血压节律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体位血压节律评估。比较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满意水平;体位血压发生机制认知、危害认知、预防方法认知;体位血压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体位血压发生机制认知、危害认知、预防方法认知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体位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位血压节律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少体位血压发生率,提高患者认知,患者满意水平高。

  • 标签: 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 老年高血压患者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血压节律评估运用于重症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在2017年1月1日至12月1日收治的重症高血压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体位血压节律评估,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以及血压和心率(HR)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压、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压、HR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常规护理联合体位血压节律评估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体位性低血压 重症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体位血压节律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价值 。方法:在本文研究中将 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66 例收治时间在 2019 年度 1 月 -2020 年度 3 月 , 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 33 例、对照组 33 例,分别采取 体位血压节律评估 方式进行护理、常规护理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 。结果:观察组 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 P < 0.05 );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3.94% 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 69.70% , 存在差异, P<0.05 。结论:通过在 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 实施 体位血压节律评估 , 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

  • 标签: 体位性低血压节律 老年高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体位血压节律评估用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A 组)患者采用常规化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B组)患者采用体位血压节律评估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于采取体位血压节律症的依从与认知性,研究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价值。结果:实验组(B组)其护理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A组),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B组)其对于体位血压节律症的依从与认知性明显高于对照组(A组),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总体来看使用体位血压节律评估用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显著,既能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又能提高患者对于体位血压节律症的依从与认知性,并且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建议在其他医疗单位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 老年人高血压 常规化护理干预 依从性 认知性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在我院进行高血压合并体位血压治疗的患者,对其采用长效降压药治疗以后,对该药物治疗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期间,随机对52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组患者(n=26)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n=26)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胶囊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以及治疗前后血压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要高于对比组,治疗前后血压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针对在我院进行高血压合并体位血压治疗的患者,对其采用长效降压药治疗,能够有效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降压效果明显。

  • 标签: 高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 降压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体位血压节律评估用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A 组)患者采用常规化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B组)患者采用体位血压节律评估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于采取体位血压节律症的依从与认知性,研究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价值。结果:实验组(B组)其护理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A组),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B组)其对于体位血压节律症的依从与认知性明显高于对照组(A组),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总体来看使用体位血压节律评估用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显著,既能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又能提高患者对于体位血压节律症的依从与认知性,并且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建议在其他医疗单位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 老年人高血压 常规化护理干预 依从性 认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