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骨折用骨片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踝骨骨折的病人,采用骨片钉治疗。结果经过3个月~1年随访复查,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骨折愈合好,尚未发现因骨片钉内固定所致的并发症。结论骨折用骨片钉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手术简单,创伤小。

  • 标签: 骨片钉 治疗 踝部骨折 并发症 骨折愈合 患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3例骨折、脱位患者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加小夹板外固定及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结果疗效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拟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优36例、良11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达88.6%。结论该疗法对于骨折、脱位有较独到的疗效,且因操作简便、损伤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踝部骨折 脱位 治疗 中医正骨手法加夹板固定 早期练功 临床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特殊类型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特殊类型骨折患者24例,给予手术治疗并随访6个月,观察手术相关治疗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2.3±12.6)min,术后X线结果显示穴宽度为(3.9±1.3)cm,临床愈合时间为(5.3±0.9)周。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优15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对于特殊类型骨折,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康复,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特殊类型踝部骨折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骨折中医手法整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中优5例,良20例,差6例,优良率为80.64%;观察组中优20例,良10例,差1例,优良率为96.77%。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显著(χ2=14.0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医手法整复骨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确切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踝部骨折 中医手法整复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踝关节损伤时胫腓下联合分离的机制及胫腓下联合固定的利弊。方法:伴胫腓下联合分离的天节损伤共31例,其中19例未行胫腓下联合分离固定,10例用螺钉困定胫腓下联合,2例用下胫腓钩固定。内踝骨折以螺钉或张力带钢丝固定。外以螺钉或钢板固定,后踝用松质骨螺钉加压固定。结果:胫腓下联合固定患者中2例松动,2例术后1~2年取出固定螺钉,其余10例均6~12周取出胫腓下联合固定螺钉。未发生胫腓下联合螺钉断裂。内外及后踝骨折内固定于6~29个月取出。未行胫腓下联合分离固定的病例均未出现胫腓下联合分离。结论:胫腓下联合的稳定性不仅仅取决于胫腓下联合本身,胫腓下联合韧带损伤时,只有同时伴有踝关节内侧骨韧带复合体损伤,才会出现临床上的胫腓下联合分离,因此踝关节骨折脱位时,只要内外或后踝解剖复位,固定,牢固,胫腓下联合分离即可自动复位,一般不必做胫腓下联合的固定。

  • 标签: 踝关节 胫腓下联合 分离 固定 稳定性
  • 简介:四项小样本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显示:①与延迟至术后12周活动相比,早期活动有利于功能的恢复,但仅有一项研究提示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②术后早期活动的患者可以更早地返回工作岗位。③在早期活动的患者中,感染更常见,但是与延迟活动的患者相比,前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几率更低。

  • 标签: 术后早期活动 踝部骨折 内固定术后 半随机对照试验 统计学差异 工作岗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4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即手术切口复位固定治疗。结果比较两组的解剖复位率、踝关节评分情况和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的解剖复位率91.4%高于对照组的78.6%,治疗总效率为94.29%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4.2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骨折患者,采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解剖复位率高,治疗效果明显,患者功能恢复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中医闭合手法 复位治疗 踝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采取中药熏洗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资料,其中男患50例、女患30例,随机将其分成2组,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中药熏洗治疗应用到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中,可改善其不良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中药熏洗 踝部骨折 关节僵硬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足骨折患者通过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足骨折患者,共计80例,按照双盲法对患者随机分组,设定其中40例接受金属螺钉内固定术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其余40例接受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研究组好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足骨折患者通过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加理想,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的足部功能更好的恢复,还可以有效斌面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问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足踝部骨折 可吸收螺钉 内固定术 治疗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逐瘀退肿散外敷治疗跟骨骨折后早期足肿胀的疗效。方法:选取 2017年 7月— 2018年 7月本院骨伤科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 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 40例。对照组给予抬高患肢、早期冰敷、功能锻炼、静脉滴注甘露醇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逐瘀退肿散外敷治疗。结果:治疗组皮肤皱褶出现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治疗组治疗 3d、 7d后肿胀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结论:逐瘀退肿散外敷治疗跟骨骨折后早期足肿胀疗效确切,能迅速消除局部肿胀,缩短皮肤皱褶出现的时间,减少手术前等待时间。

  • 标签: 跟骨骨折 肿胀 逐瘀退肿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逐瘀退肿散外敷治疗跟骨骨折后早期足肿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本院骨伤科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抬高患肢、早期冰敷、功能锻炼、静脉滴注甘露醇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逐瘀退肿散外敷治疗。结果治疗组皮肤皱褶出现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d、7d后肿胀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瘀退肿散外敷治疗跟骨骨折后早期足肿胀疗效确切,能迅速消除局部肿胀,缩短皮肤皱褶出现的时间,减少手术前等待时间。

  • 标签: 跟骨骨折 肿胀 逐瘀退肿散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究分析早期应用足绷带对偏瘫康复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偏瘫患者82例,按照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40例。对照组偏瘫患者执行常规运动疗法,实验组偏瘫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对患者患肢早期应用足绷带法,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方法对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偏瘫患者进行治疗时,执行常规运动疗法同时,额外对患者患肢早期应用足绷带法,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偏瘫 踝足绷带 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