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时使用注射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将采用传统西药甲氨蝶呤片治疗的19例纳入对照组,将使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的19例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过敏、皮疹、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68%,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79%、21.05%,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时使用注射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注射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治疗有效率 不良反应
  • 简介: 【摘要】目的:观察美罗培南联合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败血症的疗效,探讨联合用药对患儿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60例败血症新生儿,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美罗培南治疗,观察组采取美罗培南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IL-1、IL-6、hs-CRP、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新生儿败血症 美罗培南 免疫球蛋白 炎症因子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血浆蛋白S(PS)活性水平与体重指数(BMI)和炎症因子(CRP、IL-6、TNF-α)等生化指标与脑梗死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我院治疗且发病时间在24小时内的80例新发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记为观察组,将同期于我院进行血管危险因素体检的8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人员的PS活性、BMI以及CRP、IL-6、TNF-α并予以分析。结果:观察组PS活性水平小于对照组,而BMI以及CRP、IL-6、TNF-α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在PS活性、BMI以及CRP、IL-6、TNF-α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蛋白S活性水平与体重指数和炎症因子等生化指标同脑梗死发生以及病情发展存在密切关联,临床应重视上述指标在脑梗死防治中的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血浆蛋白S活性水平 体重指数 炎症因子 生化指标 发生发展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老年肺炎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名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联合免疫球蛋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例数为38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总有效例数为31例,总有效率为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以及胸片征象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TNF-α、IL-6、IL-8、CPR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TNF-α、IL-6、IL-8、CPR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IL-8、CP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老年肺炎的疗效显著,可显著加快临床症状的缓解,显著改善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老年肺炎 乙酰半胱氨酸 免疫球蛋白 炎症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05月-2022年04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名健康人员纳入对照组,均对2组受检者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水平进行测定比较,并对比两组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指标水平与阳性检出率都要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尿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G β2微球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 ALB)特点以及与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43例作为病例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m ALB、CRP检测结果。结果:病例组m ALB、CRP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糖尿病 尿微量白蛋白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低白蛋白血症患者输注人血白蛋白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8例并发低白蛋白血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人血白蛋白输注组(n=44例)和对照组(n=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积极治疗原发病、常规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白蛋白水平高于人血白蛋白输注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5);人血白蛋白输注组白蛋白升高值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5);人血白蛋白输注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 05)。结论 低白蛋白血症患者输注人血白蛋白临床效果不显著,应积极查找及处理低白蛋白的原因,减少盲目使用人血白蛋白,加强合理用药。

  • 标签: 低白蛋白血症 人血白蛋白 回顾性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及血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2年1月至12月医院收治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纳入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及血β2微球蛋白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尿微量白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以及血β2微球蛋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t=20.758/25.613/26.745,P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尿微量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G β2微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采取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肾病患者共计50例入组考察组,另外选取50例体检健康者入组对比组,采取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比检测结果及阳性率。结果:考察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与对比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比较更高,有对比意义(P<0.05),考察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均高于对比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检测准确率较高,可作为患者糖尿病肾病诊断依据。

  • 标签: 尿蛋白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3月-2023.3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检验,比较检验结果及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能够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尿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糖尿病(DM)患者98例为研究组,糖尿病病史均在10年以上,且确诊为糖尿病肾病(DN)。又将研究组分为两个亚组:早期DN组(58例)和显性DN组(40例)。另选择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晨尿中的尿微量白蛋白(MAU)、α1-MGU、TRFU以及尿肌酐水平,并计算ACR。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以及早期DN组与显性DN组ACR、α1-MGU、TRFU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CR、α1-MGU、TRFU检测对早期DN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ACR、α1-MGU、TRFU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显性DN组ACR、α1-MGU、TRFU水平高于早期DN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ACR、α1-MGU、TRFU对早期DN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三项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更高(均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与尿小分子蛋白检测提高糖尿病肾病诊断效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尿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2月至2023.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我院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和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尿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蛋白阳性检出率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采用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效果确切,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可作为早期检测的主要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尿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早期肝肾综合征患者采用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四项指标联合检测方式对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后证实为早期肝肾综合征的患者,及同期接受健康体检健康人资料各50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留取和采集研究对象的尿液和血液标本,采用我院现有仪器,通过免疫比浊法,对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四项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对比检测结果及阳性率。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四项指标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上述四项指标指标检测结果阳性率也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肝肾综合征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四项指标水平,会明显异于正常健康人群,临床上可以将其作为,该类疾病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早期 肝肾综合征 尿微量白蛋白 胱抑素C α1微球蛋白 β2微球蛋白
  • 简介:【摘要】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临床表现,婴儿的饮食控制、饮食替代的健康教育、皮肤护理及心理护理。 经过严格饮食回避及替代、精心的皮肤护理及治疗,实现皮肤及消化道过敏症状好转、顺利添加辅食及减少后期复发的风险。

  • 标签: 牛奶蛋白过敏,婴幼儿,护理
  • 简介:【摘要】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临床表现,婴儿的饮食控制、饮食替代的健康教育、皮肤护理及心理护理。 经过严格饮食回避及替代、精心的皮肤护理及治疗,实现皮肤及消化道过敏症状好转、顺利添加辅食及减少后期复发的风险。

  • 标签: 牛奶蛋白过敏,婴幼儿,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T(c-TnT)、C反应蛋白(CRP) /白蛋白(Alb)及脑钠肽(BNP)的表达及其在诊断、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共75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分组患者的c-TnT、CRP/Alb、BNP;分析c-TnT、CRP/Alb、BNP与病情危重程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c-TnT、CRP/Alb、BNP对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 ①根据疾病危重程度分为轻症组及重症组两组,与轻症组比较,重症组的CRP/Alb [1.67(0.45,3.10) vs. 0.17(0.07,0.47)]增高(P<0.05);CRP/Alb诊断新冠病毒感染危重程度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10%和74.50%,截断值0.33。②根据预后分两组,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CRP/Alb[2.33(0.92,0.3.72)vs. 0.19(0.09,0.47)]明显升高,(P<0.05);CRP/Alb预测新冠病毒感染预后ROC曲线下面积为0.88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00%和76.40%,截断值0.49。结论 CRP/Alb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CRP/Alb可作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病情恶化的早期预警指标。

  • 标签: C反应蛋白/白蛋白 新冠病毒感染 诊断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