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不同注速度对于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以及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在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接诊的90例腰-硬联合麻醉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注速度10秒、B组注速度15秒、C组注速度为20秒,观察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结果:B组麻醉优良率高于A组与C组,P>0.05。3组最低血压与镇痛最高平面相比,P>0.05。最低血压时间点与镇痛平面T6时间、最高平面出现时间,A组与C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A组与B组在镇痛平面出现时间上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不同注速度对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具有不同影响,将注速度控制在15秒、20秒对于血流动力影响小,安全性高,麻醉效果理想。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不同注药速度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是一门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和临床药学等学科密切相关的学科。该课程是药学与医学重要的桥梁课程,更是药物研发与临床药学服务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指导。目前,在新药筛选及生物等效性评价、药物制剂研发以及临床治疗药物监测等方面,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是本校药学院药学、临床药学和药物制剂等本科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本科教学由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组成。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实验教学的改革能够为药理学、药剂学、临床药学和药物代谢动力等专业的研究生培养输送优质本科生生源,最终培养科研创新型高水平药学专业人才,使他们在新药研发和药学服务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生物药剂学 药物动力学 实验教学 改革探讨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对血流动力效应的相关知识的科普,让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在镇痛镇静治疗过程中一些必要的医学知识。方法 对我院下辖社区的居民进行不定期的关于镇痛镇静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的效应的相关医疗知识科普,科普的内容包括为什么要进行镇痛镇静治疗,以及了解血流动力的必要性等。结果 通过对镇痛镇静治疗血流动力效应相关医学知识的科普,我院下辖社区的居民对于镇痛镇静治疗下血流动力效应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结论 对于重症治疗的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来说,对镇痛镇静治疗后的血流动力效应有深刻的了解能够使患者进一步的提升对病情治疗的认知度。

  • 标签: 镇痛镇静 血流动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SD大鼠动物实验,比较常规DIEP皮瓣及血流桥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的疗效,从而得到Flow-through后对皮瓣的成活面积及成活质量是否存在不良影响,以便指导临床工作,同时有效地推动重建机理的研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提高创伤救治的成功率。方法:健康的SD大鼠20只,进行随机分配为A、B两组,每组10只。①A组为常规DIEP皮瓣组:常规游离DIEP皮瓣,只携带一个皮穿支供血,腹壁下动脉远端予以常规结扎。以此模拟常规DIEP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某处皮肤软组织缺损。②B组为血流桥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组:常规游离DIEP皮瓣,只携带一个皮穿支供血,腹壁下动脉远端不予以结扎。以此模拟血流桥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游离移植,既修复四肢某处皮肤软组织缺损,又修复主要动脉缺损重建患肢血液循环。分别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对于皮穿支供血进行测量并记录术前及术后6 h,1 d,3 d,5 d,7 d,2周,3周血流参数;采用激光多普勒超声测量皮瓣血流灌注值(PU)。结果 :两组皮瓣的血流动力比较: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瓣成活面积A组(49.62± 0.81) cm2,B组(50.21± 0.64)cm2。A组、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流桥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穿支点射血分数较常规DIEP皮瓣降低,同时皮瓣灌注量略减少,但灌注量的减少并没有影响皮瓣的成活面积及成活质量,反而有利于皮瓣成活质量的提高。另外,通过血流桥接式在增加皮瓣成活质量同时,重建了远端的血液循环,达到了一举两得双重效果。

  • 标签: SD大鼠,DIEP皮瓣,血流桥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成活面积及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万安县人民医院的62例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试验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手术及新生儿情况,观察两组麻醉前、麻醉后5min、手术结束时的血流动力指标[心率、舒张压、收缩压、血氧饱和度(SpO2)]情况。结果试验组麻醉诱导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局麻药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麻醉5min后、手术结束时,两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5min及手术结束时,两组心率均高于麻醉前,舒张压及收缩压均低于麻醉前,但试验组心率低于对照组,舒张压及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指标。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产妇麻醉效果 血流动力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EVl000有创血流动力监测仪在基层医院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血流动力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40例危重患者为例,依据监测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8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中心静脉压)与研究组(22例,EVl000有创血流动力监测)。评估两组患者抢救效果。结果 对危重患者进行连续监测CVP可有效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预后效果,特危重患者在进入MODS阶段后基于EVl000有创血流动力监测对患者进行抢救可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结论 采用EVl000有创血流动力监测方式对基层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危重患者进行血流动力监测,可避免传统监测CVP的局限性及监测损伤问题,更为符合基层医院重症医学科临床需要。

  • 标签: 基层医院 重症医学科 危重患者 血流动力学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联合应用全麻、硬膜外麻醉对其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 在2020.4-2021.4期间选出实施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58例,根据奇偶法将其分成2组。其对照组用全麻方式实施麻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再联合硬膜外麻醉,然后对比各组患者麻醉后血流动力变化。结果 切皮时、麻醉半小时、术毕即刻的HR和SBP,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联合应用全麻、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降低其血流动力波动,值得应用。

  • 标签: 血流动力学 宫颈癌根治术 全麻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椎病患者给予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血流动力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法将我院于2019年6月-2021年1月收治的112例颈椎病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中医组,各56例,其中常规组给予基础治疗,中医组给予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血流动力变化。结果: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且VM、VP更快(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给予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改善血流动力指标,具有临床推广借鉴实效性。

  • 标签: 中医针灸 推拿 颈椎病 血液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对不同类型头晕病人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对脑血流动力改变诊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评定。方法:2019.06——2020.04从到本院进行头晕检查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为此60例有不同类型头晕症状的患者先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而后将不同类型头晕患病者的检查结果和脑血流动力表现进行对比总结分析其具体情况。结果:经检查发现相比较出现脑血流动力改变类型对象,血流动力检查正常者其收缩期峰值流速相对较低,而平均搏动指数相对较高,比较有差异性P<0.05.患者出现脑供血不足检查下以单支、多支动脉血运动缓慢为主,而脑血管痉挛病人超声改变其血流动力加快,多支动脉血流速度会加快。结论:头晕病人的脑血流动力改变使用经颅多普勒检查效果显著,可及时能够为主治医生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依据,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经颅多普勒 头晕疾病 脑血流动力学 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重症AMI患者急诊PCI后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接受急诊PCI治疗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生菌联用乌司他丁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普外科住院待术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10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益生菌组、乌司他丁组和联合组,每组36例。益生菌组加用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乌司他丁组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联合组加用三联活菌胶囊和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乳果糖和甘露醇的吸收比(LMR)、血内毒素及一氧化氮水平变化和肝门静脉主干内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的LMR、内毒素、一氧化氮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联合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三组门静脉主干内径、血流量均降低,但联合组降低更明显;而最大血流速明显增加,联合组增加更明显(P<0.05)。LMR、内毒素、一氧化氮与门静脉主干内径、血流量均呈正的相关(r=0.415~0.751;P=0.02~0.03),与最大血流速均呈负相关(r=-0.567~0.831,P=0.01~0.03)。结论:益生菌联用乌司他丁能有效的降低肝硬化患者的肠粘膜通透性,减少血循环内毒素、一氧化氮含量,缩小门静脉主干内径、降低血流量,改善门静脉高动力循环状态,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益生菌 乌司他丁 肝硬化 门脉高压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高血压肾病患者采用前列地尔与依那普利叶酸进行治疗对其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86例高血压肾病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标本纳入时间为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按照双盲法对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单独给予前列地尔治疗的43例患者为参照组,联合依那普利叶酸治疗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的血压控制效果,观察组好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肾内搏动指数以及肾内阻力指数,观察组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高血压肾病患者采用前列地尔与依那普利叶酸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加理想,不可以很好的控制患者的血压,还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高血压肾病 前列地尔 依那普利叶酸 血流动力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偏头痛患者接受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的效果和对脑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实验时间为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实验对象为我院确诊的偏头痛患者82例,随用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其中41例患者使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此为常规组;另外41例患者使用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的治疗方式,归为实验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脑血流动力等。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7.56%,常规组有效率为86.37%,实验组的脑血管流速度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偏头痛患者接受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的时候,拥有显著的治疗的效果,有效控制脑血流动速度,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治疗效果 氟桂利嗪 偏头痛 尼莫地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尿流动力检查的精细化护理对男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筛选收治男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病例数54例,采用双盲信封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精细化护理),各27例,比较尿动力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护理前比较患者尿流率、膀胱压力提升,残尿量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排尿障碍患者接受基于尿流动力检查的精细化护理可改善尿动力、预防并发症,护理价值高。

  • 标签: 排尿功能障碍 尿流动力学检查 精细化护理 并发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水囊压迫结合欣母沛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68例产后出血患者,时间选自2019年2月-2020年5月,随机分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水囊压迫治疗,观察组结合水囊压迫与欣母沛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h出血量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DBP和SBP水平比对照组低,而HR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

  • 标签: 产后出血 水囊压迫 欣母沛 血流动力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与实验组(40例),对照组选择并部分符合瑞芬太尼治疗,实验组则采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镇静镇痛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变化情况。结果:在T2、T3、T4时段,实验组的MAP、HR均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的MAP、HR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T2、T3、T4时段的MAP、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不会明显影响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的血流动力,能让其血流动力保持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丙泊酚 右美托咪定 腰椎间盘切除术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37例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中37例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氧状态、血流动力指标水平、病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氧状态、血流动力、呼吸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病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数据比较P<0.05。结论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改善血氧状态和血流动力指标,使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急性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无创机械通气 血氧状态 血流动力
  • 简介:【摘 要】:目的:给予颈椎病患者桂枝葛根汤加减治疗对血管内皮功能、血流动力、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颈椎病患者85例,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n=43例)接受应用桂枝葛根汤加减治疗,常规组(n=42例)接受常规治疗,四周后对比两组相关指标和功能。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2%,显著优于常规组的74.4%(P

  • 标签: 血流动力学 内皮功能 颈椎病 桂枝葛根汤加减
  • 简介:【摘 要】:目的:给予颈椎病患者桂枝葛根汤加减治疗对血管内皮功能、血流动力、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颈椎病患者85例,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n=43例)接受应用桂枝葛根汤加减治疗,常规组(n=42例)接受常规治疗,四周后对比两组相关指标和功能。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2%,显著优于常规组的74.4%(P

  • 标签: 血流动力学 内皮功能 颈椎病 桂枝葛根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