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临床护理实践总结制订骨科护理路径,对40例骨科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40例患者进行传统健康教育。对两组间护理效果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中患者健康知识的达标,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有效地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骨科 护理工作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并发症观察及预防,探讨建立预防措施,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法观察我科286例膝关节置换术手术结果通过分析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腓总神经麻痹,伤口愈合不良,感染,假体松动,深静脉血栓)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膝关节疾病患者的痛苦,但其术后并发症也逐渐显现。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各项预防性护理措施,做好相应的伤口护理,教会患者及家属关于假体保护的相关知识,最大程度的缓解患者痛苦。

  • 标签: 膝关节置换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提高临床康复率。方法在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的慢性胃炎患者病例中抽选12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针对性治疗方法。结果126例慢性胃炎患者均获得临床满意疗效。结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治疗方案,可以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慢性胃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局部辅助外用碘甘油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4年3月间在我科诊治的42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就医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21例,两组患儿均采取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患儿局部辅助外用碘甘油治疗。结果观察组各观察参数及7d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局部辅助外用碘甘油治疗可有效促进病变的快速好转,其技术简单、安全有效,缩短病程、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 局部外用碘甘油
  • 简介:摘要对于现代医学来说,临床医学检验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同样重要,主要是因为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结果能够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基础,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也就能够对患者的诊断情况以及治疗情况产生重要影响,所以促使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得到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多种因素能够对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产生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影响因素 措施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探究针督痛穴联合用药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对8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督痛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减轻疼痛和改善心功能方面显示了明显的优越性(P<0.05)。结论:针督痛穴联合用药能明显改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钦针督痛穴 药物治疗 稳定性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与分娩的影响,指导今后此类妊娠的处理,提供循证证据。方法对24例妊娠前或妊娠早期发现子宫肌瘤的孕妇作为观察组。随机配对选取同期无子宫肌瘤孕妇作为妊娠对照组,观察所有孕妇的妊娠结局、分娩方式、产褥期情况和围产儿情况,观察所有子宫肌瘤患者的同期子宫肌瘤的生长情况。结果子宫肌瘤在妊娠期增大明显,观察组肌瘤直径平均增加4.12cm,并有5例在孕期出现肌瘤变性。对照组2例肌瘤直径平均增加1.2cm,未出现肌瘤变性。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产妇在妊娠以及分娩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影响,因此日常需要给予格外的关注,从而降低妊娠并发症和胎儿早产的可能。

  • 标签: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妊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7例中阴道试产72例,52例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72.2%,试产中因故有20例行再次剖宫产术,手术率27.7%,直接行再次剖宫产者95例。试产成功产后常规行宫腔检查无一例子宫瘢痕破裂,新生儿Apgar评分5-7分5例,8-10分42例。结论剖宫产史并不是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产妇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 标签: 剖宫产术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癌痛护理中化疼痛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重度癌症患者94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以常规疼痛评估方式进行评估,观察组47例,以规范化疼痛评估方式干预,比较两组的癌痛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癌痛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化疼痛评估法方式对癌痛患者进行评估,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癌痛控制情况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癌痛护理 范化疼痛评估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2月份至2017年2月份来我科室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甘露醇脱水治疗,施行全身麻醉,对照组采取传统骨瓣减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情况及GOS评分。结果实验组55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147.3±15.4)min;对照组55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173.5±12.2)min,t=11.927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对照组采用传统去骨瓣减压术有8例出现术后并发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Ⅴ级31例(56.36%);Ⅳ级19例(34.55%);Ⅲ级4例;Ⅱ级1例。对照组Ⅴ级21例(38.18%);Ⅳ级21例(38.18%);Ⅲ级9例(16.37%);Ⅱ级4例(7.27%)。Ⅴ、Ⅳ级实验组有50例,占90.91%,对照组有42例,占76.3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大骨瓣减压术 治疗 颅脑外伤 临床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筛选出本院的104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患,均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把他们分为护理组A和护理组B,两组病患都是52例,护理组A给予一般护理,护理组B给予细节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B的pH值、PaO2、SaO2都比护理组A高,且PaCO2比护理组A低,对比差异大(P<0.05);护理组A的患者满意度是88.5%,护理组B是98.1%,护理组B比护理组A高,对比差异大(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满意,有明显改善临床指标,且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推荐应用。

  • 标签: COPD Ⅱ型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剖宫产妇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探究整体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妇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从我院妇产科选取120例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产前至产后的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评分、精神焦虑评分,以及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排尿时间。结果对照组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排尿时间长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相较与常规护理模式护理效果好、临床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焦虑 剖宫产 整体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就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3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有显著改善,将其与对照组的数据相比,组间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有显著提高,将其与对照组的数据相比,组间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值得临床大范围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急诊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健康教育在神经康复科的护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对疾病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使每一位患者自觉、积极地用健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活动过程,提高护理效率。其中神经康复科患者年龄较大,病情较重,发展较快,治疗时间较长,恢复较慢。因此,神经康复科患者及其家属应在护理人员宣传的基础上,让患者接受并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显著。

  • 标签: 规范化健康教育 神经康复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同时分析其产生规律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社区收治的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进行治疗的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结合患者的个人情况分析不良反应类型、症状、发生时间以及处理方法等情况。结果在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其年龄在18-60岁范围内的人数较多,并且多数患者使用该药物来治疗感染,另外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大多数用药剂量都较大,并且不良反应多数为皮肤症状。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所有患者症状均消失。结论对于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治疗而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应该在药物使用剂量上加倍注意,从而能够降低发生率。

  • 标签: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不良反应 分析研究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