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康复护理对于肢体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我院收诊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时间介于2019年1月~2020年10月,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进行常规的康复护理)、研究组(48例,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灸),比较二者护理效果和护理前后的肢体功能评价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在康复护理前后的肢体功能评价相关指标发现,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以及FMA评分都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以及FMA评分改善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更显著,研究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显著提升(P<0.05)。结论:在对于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中,在常规的康复护理基础上进行针灸相对于单纯的康复护理,对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和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更好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针灸 康复护理 肢体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上下肢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不同的护理方式作为依据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康复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上下肢功能以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上下肢功能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之后,两组患者上下肢功能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上下肢功能评分更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差异显著(p

  • 标签: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 中医康复护理 上下肢功能 神经功能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探究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年限跨度范围为2017年1月-2020年12月,抽选研究样本为本院收治64例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全部患者均行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分析具体护理效果。结果:对比护理干预前后CSS评分、MBI评分、FMA评分,护理干预后均显著优于护理干预前(P<0.05);64例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58/64)90.6%。结论: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行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改善肢体功能,值得全面推广。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 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76例脑卒中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1月-2021年11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8例,行常规护理,试验组38例,行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生活能力评分、肢体功能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脑卒中患者中医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功能,提升护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 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康复护理对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情况及护理满意的影响。方法:以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自2020年6月起筛选病例,持续至2021年5月,得到102例,做简单随机分组及回顾研究,予以对照组以常规针灸护理,予以观察组以针灸康复护理,各51例,以专业量表测评其康复情况并对比其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在护理前的量表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护理后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FM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针灸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其生活功能,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由此提高。

  • 标签: 针灸康复护理 肢体功能障碍患者 康复情况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在发病后6个月患者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在实际临床中脑卒中患者有20%-50%会发生认知障碍,若患者未进行相应的治疗与干预,随着病症的发展最终患者可能会发展为痴呆[1]。现阶段临床中没有有效的根治措施,现阶段临床中主要的治疗方式有:传统康复治疗、认知功能训练、现代新型康复技术、运动疗法、其它疗法,本文中就相关状况进行综述。

  • 标签: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脑卒中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及对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抽选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老年脑卒中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7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模式,研究组接受中医康复护理模式。评价及对比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对神经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是一种理想的护理选择,值得临床开展。

  • 标签: 老年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中医康复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各种原因导致盆底肌肉及神经功能受损,引起盆底支撑结构功能障碍的一组妇科疾病。是中老年女性常见慢性病。本文对其发病原因、诊断方法和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PFD 病因 诊断方法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在手烧伤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0年1月至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急性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经验。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5 例急性脑梗死后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 , 采用多种临床康复护理训练方法和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 使患者吞咽功能早日恢复。 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和临床康复护理训练 , 患者吞咽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 在本院收治的 65 例急性脑梗死后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中 , 经过临床治疗和临床康复护理训练 , 使患者吞咽功能恢复良好 ,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吞咽功能障碍患者 临床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指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在预防和早期干预老年痴呆中的重要性。方法:本文将对老年人MCI的流行病学、概念、分型及影响因素、护理干预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得出诸多因素与MCI关系密切,各因素之间相互交叉、互为因果。同时MCI是痴呆的高危人群,具有高度进展为AD的风险,早期发现并控制其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对预防MCI的发生、延缓其向痴呆的进展及改善痴呆的预后意义重大。结果:提出进一步加强认知保健的宣传,开展广泛及多样化健康教育,给予针对性的认知训练以及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等护理干预显得至关重要,从而能明显改善MCI患者记忆功能和提高他们生活质量,也能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结论:分析表明由于MCI目前缺乏特效治疗方法,而药物治疗长期疗效尚不明确,以及药物的毒副作用,使越来越多的研究更倾向于非药物干预手段。 因此,制定系统有效的MCI早期护理干预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老年人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应用温针灸结合颞三针联合康复锻炼治疗的效果对Harris评分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于2019年1月-2020年8月在本院进行,选取68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组,每组34例,对照组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温针灸结合颞三针治疗,分析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结合颞三针联合康复锻炼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效果显著。

  • 标签: 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 温针灸 颞三针 康复锻炼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采取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0例进行实验,选取时间2018年8月-2019年8月,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的方法,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的比较上存在差异,实验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可以保证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综合康复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属于目前临床最常见的女性疾病,其的出现与妊娠、分娩时盆底损伤有直接关系,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后,患者会表现出子宫脱垂、尿失禁等症状,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产生影响,同时还会造成患者生理与心理负担。因此,对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来讲,尽早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非常有必要。目前,临床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中,主要采用康复治疗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就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治疗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一些借鉴。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康复治疗 最新进展
  • 简介:【摘要】总结老年手术患者麻醉情况,分析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从影响因素、发病机制、麻醉药物等多因素探究麻醉对老年患者影响,以为防治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参考。

  • 标签: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麻醉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 中风后造成肢体功能障碍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表现为中风患者运动时肢体难发动、难以调节和维持精确的动作.严重时导致运动失能,生活不能自理。透拉针法在改善手关节功能活动和缓解疼痛方面具有针灸特色和临床优势。本文通过总结王修身主任通过审证求因、辨经治病的学术经验,以通络祛瘀为特色透法治疗手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经验,旨在为针灸临床医生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提供参考和指导。

  • 标签: 王修身 透拉法 手功能障碍 中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肌肉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的疗效,以便于积累该方面的临床经验,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肌肉功能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每个相应肌肉部位(表一)收治60例,共19组,共1140例时间为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采用简单随机法将每组分为2两组,其中19组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分别接受相应部位肌肉的负重训练治疗,19组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则对相应部位肌肉的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通过对比相应部位肌肉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肌肉力量等级比率及一类、二类肌肉纤维电压状况和肌肉疲劳率判断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肌肉等级中四级、五级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肌肉疲劳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但相应部位肌肉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肌肉电压情况都有显著提高,以上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肌肉疲劳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肌肉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肌肉等级状况,提高患者一二类肌肉纤维电压,为患者带来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生物反馈 联合电刺激 肌肉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康复中心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患有中风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运动康复疗法进行治疗;选取我院于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患有中风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46例为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与NI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及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康复疗法用于中风运动功能障碍恢复治疗中具有更好疗效,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中风运动功能障碍 运动康复疗法 综合康复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发生率及其预测因子。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20年4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记忆障碍自评量表(AD8)、简易认知评估量表(Mini-Cog)、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标准化神经心理测验、脑电图(EEG)、磁共振波普(MRS)指标数值。结果:86脑卒中患者有48例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5.81%。有无认知障碍患者的预测因子指标水平有统计学差距(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较高,使用相关功能评价量表以及辅助检查能够了解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水平。

  • 标签: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发生率 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