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医院业务收入的主要因素,为医院管理决策者提供准确信息和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多因素指数分析法对某医院2014年和2015年业务收入的变动因素进行分析,掌握医院业务收入的变动程度、方向和原因。结果门诊业务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门诊人次增加和人均费用的增加,住院业务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出院人次增加和出院者平均人日费用的增加。结论医院应进一步强化经济管理,调整结构,对医疗费用进行总量控制,真正做到合理增加医院业务收入。

  • 标签: 业务收入 变动因素 指数分析
  • 简介:哮喘持续状态是支气管哮喘严重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的一种哮喘类型,是由过敏原或其他非过敏因素引起的一种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张口呼吸、大量出汗、严重呼吸困难、发绀、焦虑不安或意识障碍、心动过速(心率常在140次/分以上)、喉鸣、两肺布满哮鸣音等,严重时出现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一旦哮喘病人出现哮喘持续状态,应对其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 标签: 哮喘持续状态 急救 呼吸衰竭 循环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BMI)及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对婴儿的影响,方法根据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将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间情况对婴儿的影响。结果孕前不同的BMI组间和孕期体重增长不同分组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和巨大儿发生率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度对孕产妇和新生儿均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了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和增高了难产发生率。

  • 标签: 体重指数 体重增长 妊娠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癫痫持续状态临床诊疗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诊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综合病因及对症治疗,可提高疗效。结论癫痫持续状态不同的诊疗,预后不同。

  • 标签: 癫痫持续状态 诊断 治疗
  • 简介:Bennett骨折是指第一掌骨基底部经关节面的骨折并第一腕掌关节脱位。此骨折复位容易但很不稳定,固定较困难,常需切开复位内固定。若早期处理不当易致骨折畸形愈合,最终导致创伤性关节炎。我院1993~1998年采用拇外展位指骨持续牵引治疗,获得满意疗效,远期随访功能良好。

  • 标签: 治疗 指骨 BENNETT骨折 持续牵引 远期随访 切开复位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及持续改进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从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共纳入80例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护理不良事件的规范管理及持续改进措施,包括建立不良事件报告机制、召开定期讨论会议、加强护理人员培训等;对照组维持常规护理水平。收集并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处理及改进情况。结果:观察组实施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措施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处理效率和改进速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通过规范管理护理不良事件并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水平,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分析 管理及持续改进
  • 简介: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佛山市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佛山528100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开胸术后持续胸段硬膜外阻滞(TEB)与持续胸椎旁阻滞(PVB)镇痛效果的不同.方法50例行开胸肺叶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胸段硬膜外阻滞(TEB组)和胸椎旁阻滞(PVB组),每组25例.开胸术后分别采用持续胸段硬膜外阻滞镇痛和持续胸椎旁阻滞镇痛,观察术后6h、12h、24h和48h的静止和活动状态下各自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血压、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8h静息VAS评分,PVB组的VAS评分小于TEB组,而两组在术后6h~24h的静息VAS评分和6h~48h的活动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方面,与TEB组相比,PVB组低血压、尿潴留和恶心呕吐、慢性疼痛的发生率更低,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FEV1水平、住院时间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VB与TEB的镇痛效果较为相似,PVB的镇痛效果可能略优于TEB,另外,PVB镇痛的相关并发症较少,并且可以减轻患者的慢性疼痛,故PVB在临床上应用更为广泛.

  • 标签: 开胸术 持续胸段硬膜外阻滞 持续胸椎旁阻滞 镇痛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46-01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近视防控在儿童眼轴增长中的应用效果作以研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儿童分为不进行近视防控的观察组与进行近视防控的防控组。观察组儿童每年进行一次眼轴与屈光度检查。防控组儿童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眼轴检查,入组第一次测量眼轴后散瞳验光,一年后复查眼轴后再次散瞳验光,防控手段包括日间户外(平均每日大于2小时)、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角膜塑形镜或环曲离焦类框架镜(星趣控、新乐学、成长乐等)等。结果:经过将防控组与观察组的儿童检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结果:实行近视防控之后的防控组的眼轴增长及等效球镜变化均小于观察组;未进行近视防控的观察组的眼轴增长及等效球镜变化均高于防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以上指标对比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儿童眼轴增长的监控对于近视防控评估有精度高、可靠性好、可重复性强、方便快捷等优势,有利于评估儿童屈光状态的发育情况,有利于预判近视的发生及发展,有利于评估近视防控效果,以及提高儿童近视预防及控制的意识。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眼轴 近视防控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未实施发展性照顾前46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实施发展性照顾49例早产儿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早产儿的出生以后体重增长变化以及住院天数。结果比较两组不同的护理方法比较早产儿出生、入院5天、10天的体重变化以及住院时间显示观察组入院5天和10天后早产儿的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发展性照顾早产儿能给予早产儿舒适的环境、消除紧张不安的心理、刺激肠道吸收等,能满足早产儿的需求,有效促进身体各个系统的发育和体格的增长,减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是种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新生儿科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发展性照顾 早产儿 体重增长 影响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