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微生检验中微生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效果。方法:分析2020年3月-2021年6月我院各科室收集的致病菌300株,采用微生监测细菌耐药性。结果:经过生物检验后发现其中含有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及少量其他种类菌株,少量菌株忽略不计。不同类型的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一,其中,检测出的菌株均对氨苄西林等药物耐药反应较高,对头孢他啶等药物耐药性反应较低。结论:开展临床微生检验中微生检验及细菌耐药性监测,能够有效为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提供指导,提升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微生物检验 细菌耐药性监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微生检验中微生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效果。方法:针对600个病原菌进行研究。分析细菌占比率和细菌耐药性。结果:在所有细菌当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菌占比率排在前两位,占比率分别为24%和21.50%;在所有病原菌里,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分别占据12.84%、87.16%的比例。同时,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为92.93%、美罗培南为41.87%、头孢曲松为8.80%。均具有理想的耐药性;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为92.21%,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为67.63%,同样具有理想的耐药性。在耐药性的对比上,差异明显(P

  • 标签: 临床微生物检验 细菌耐药性 监测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微生检验与细菌耐药性进行探讨、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细菌耐药性。方法运用K-B法对临床中收集的微生监测标本进行药敏试验,监测出不同致病菌对抗菌药的敏感

  • 标签:
  • 简介:摘要:微生制药是近年出现在临床上的新型制药技术,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使用微生制药的方式进行微生药物制备,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因此临床上的多种疾病都有了更加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从而提高医学的先进程度,以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但是微生制药与微生药物之间的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很多患者对这两种名词的概念存在混淆的情况,那么本文首先对其概念进行分析,并介绍微生制药类型,微生药物的开发技术以及微生药物的具体应用。

  • 标签: 微生物制药 微生物药物 概念 类型
  • 简介:摘要: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医疗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微生制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对其进行科学应用能够制造出各种新的药物,为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首先分析微生制药类型和药物开发技术,然后以此为基础,综合探究相关药物具体应用,希望能够为其相关人员具体工作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微生物 制药 药物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生临床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同时进行细菌的耐药性监测。方法:选择 2411株致病菌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微生标本临床检验结果并统计细菌的药敏检测结果。结果: 2411株致病菌中有 683例革兰氏阳性菌,占比 28.32%;革兰氏阴性菌 1510例占比 62.63%。其中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数量比较多分别为 478株和 251株。在对细菌耐药性监测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 G和氨苄西林的敏感性为 100%,耐药率分别为 93%和 89%左右,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 G和氨苄西林的敏感性为 100%,耐药性分别为 91%和 89%。结论:在进行微生临床检验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注重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随时了解细菌的变化情况,确保能够为临床治疗和用药提供有效参考。

  • 标签: 微生物临床检验 细菌耐药性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微生检验与细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降低细菌耐药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各科室送检的血、尿、痰、脓分泌物等标本,采用K-B法进行微生监测标本药敏试验。结果本组微生检验,致病菌株300株,其中有185株为革兰阳性球,占61.67%;115株为革兰阴性杆菌,占38.33%。结论研究临床微生检验与细菌耐药性,对合理用药及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研究。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 细菌耐药性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微生的检验结果。方法我院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将44例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疾病的回顾性和系统性的分析。并且在这过程中,将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微生检验,以帮助患儿促进其自身健康的恢复。结果根据研究人员所进行研究显示,44例细菌性腹泻患儿中共检出39株病原菌,其中一共有16株志贺菌(41.03%),12例弧菌属(30.77%),以及11例气单胞菌(28.21%)。并且在这之中,志贺菌占据着其中较高的比例。同时,根据研究人员所进行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志贺菌、弧菌属、气单胞菌等病原菌对头孢哌酮、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结论通过对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患儿进行研究治疗工作之后发现,志贺菌是儿童细菌性腹泻的常见病原菌,并且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因此为了减少临床耐药情况,在对患儿进行疾病治疗的过程中,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进行疾病的治疗工作,从而促进患儿治疗效果的改善,促进患儿身体健康的恢复。

  • 标签: 细菌性 腹泻病原微生物 检验
  • 简介:【摘 要】目的:对临床微生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进行分析。方法:选取 2018年 11月 -2019年 12月在我院各科室所收集的 200株致病菌进行研究,对其展开微生检验,同时监测其细菌耐药性,记录结果。结果: 200株致病菌中主要分为 124株革兰阴性杆菌与 76株革兰阳性杆菌,具体包含 33株肠杆菌( 16.50%)、 20株肠球菌( 10.00%)、 56株 MRSA( 28.00%)、 25株非发酵菌( 12.50%)、 66株 MRCNS( 33.00%),其中抗菌药物耐药性最强的为 MRCNS与 MRSA。结论:加强对微生检验的同时监测细菌耐药性可以了解细菌耐药性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能指导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降低医院感染问题的产生。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细菌耐药性 监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某市农贸市场、超市、餐饮厅进行检查,随机抽取100件鲜冻水产品与200件生食水产品,对300分水产品样本中的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进行监测,观察不同采样点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情况。结果:在300件水产品样本中,共检出53株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7.67%;超市采集水产品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为49.02%,明显高于农贸市场的6.90%与餐饮厅的8.70%,差异显著(P

  • 标签: 细菌性食物中毒 微生物 副溶血性弧菌
  • 简介:摘要:目的:体会应用临床微生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效果。方法:择我院 2019年 2-2020月 1月内采集的临床微生标本 200例作为研究对象而展开,均给予微生标本检验、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其结果。结果:此研究共选取 200例临床微生标本展开,经过检验后发现革兰阳性球菌 127例,革兰阴性菌 73例;其中共检出 55例耐药菌株,烧伤科、手外科、重症监护室、内科分别占比 38.1%、 14.5%、 34.5%、 12.7。 55例耐药菌株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占比 34.5%,其余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分别占比 23.6%、 18.1%、 12.7%、 7.2%、 3.6%。结论:对临床病原菌开展类别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实验,可有效筛查与确定抗菌药物,从而进一步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并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细菌耐药性 监测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进行临床微生检验和细菌耐药性检测,提升抗菌药物用药合理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获取其痰液、尿液、脓液、血液等分泌物标本,实施临床微生检测及细菌耐药性检测。分析研究结果及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影响。结果 呼吸内科及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微生检验阳性比例以及耐药菌株数阳性比例均高于儿科及外科比例(P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细菌耐药性检测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菌感染对血样微生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50份有细菌感染的血液样本进行研究,并将50份无细菌感染的血液样本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检查细菌感染后微生检测结果的变化。结果:经检测比较,感染血样中沙门氏菌、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未感染血样(P

  • 标签: 细菌感染 血液标本 微生物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A)的微生检验和细菌耐药性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在一段时间内对不同科室PA进行检查分析,观察分布的情况,并进行耐药性的监测,为PA感染预防提供更多的经验支持,提升抗菌药物治疗的准确度,降低耐药风险和成本支出。结果 PA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ICU、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肾内科、心内科、感染科、骨科等,且感染科占比最高;PA对阿米卡星耐药率偏低,妥布霉素、庆大霉素、美罗培南、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结论 PA在医院的各个科室均有分布,其中呼吸道感染情况最为多见,这也是呼吸内科感染患者数量增加的原因,对病菌详细分析,能获取到相关资料,完善PA的监控和管理,提升感染控制成功率。

  • 标签: 临床微生物检验 细菌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