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频治疗仪联合红外光在肩周炎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共计60名肩周炎患者,使用完全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观察组的患者我们使用低频治疗仪联合红外光的治疗模式,对对照组的患者我们只使用红外光的治疗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P

  • 标签: 低频治疗仪 红外光 肩周炎
  • 简介:摘要:近年来,以诊断疾病为目的的医疗方式开始逐渐向以保障健康为核心医疗方式过渡,健康体检作为慢性病的预防和早期筛查的主要工具。伏邪理论是中医病因学的主要内涵,阐述了病的原因和病变规律,为疾病早期检测奠定了科学基石。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远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够检测出隐藏在人体内的"伏而未发"的病邪,是一个具备了疾病早期检测功能,使中医发病原因客观化可视化的高效体检技术。

  • 标签: 筛查 红外热成像 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远红外消炎止痛贴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科室就诊并筛选合格120例颈肩腰腿疼痛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贴敷远红外消炎止痛贴,对照组贴敷远红外筋骨活络贴,观察治疗前后VAS评分、有效率和不良事件。结果 有效率观察组86.7%、对照组81.7%,不良事件观察组5例(8.3%)、对照组2例(3.3%)。结论 远红外消炎止痛贴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疗效确切,不良事件少且轻微。

  • 标签: 颈肩腰腿疼痛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白内障术毕结膜囊应用黏剂对预防患者术后早期干眼的效果。方法:以本院眼科行手术治疗的150例白内障患者为探究对象,通过随机摸球法实施分组,组名称是研究组、对照组,分别纳入7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于结膜囊内滴入平衡盐溶液,研究组患者术后于结膜囊内滴入黏剂,比较各组术后早期干眼发生率、相关指标,研究日期为2019年8月-2021年8月。结果:对比观察指标显示,研究组术后早期干眼发生率仅为2.6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BUT、OS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I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术毕结膜囊应用黏剂具有理想价值,可促进术后早期干眼发生率降低,可有效改善体征,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白内障 术毕 结膜囊 黏弹剂 术后早期干眼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艾熏灸联合红外线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各有30例的参照组以及研究组,前者接受红外线治疗,后者接受艾熏灸联合红外线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有效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艾熏灸 红外线 肛周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分型的PCOS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后,其红外热成像穴位温度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特征。方法:选择2016年~2018年在我院就诊的不同分型PCOS患者60例,观察组(中药+达英组)与对照组(达英组)随机分30例,比较其治疗前后红外热图穴位温度。结果:不同分型PCOS患者穴位温度有不同程度的升降,两组患者治疗后,乳中穴、章门穴、肾俞穴、督脉、任脉及带脉穴等穴位温度均逐渐接近健康人群,且观察组穴位温度恢复更快。结论:中医辨证施治PCOS疗效显著,且治疗前后穴位温度变化为中医外治法辨证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经穴 红外热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红外热成像的效果。方法:本次共计纳入对象250例,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时间2020年6月~2022年4月。均接受过CT或MRI检查,同时愿意接受红外热成像诊断,比较红外热成像与CT或MRI诊断结果,比较红外热成像检测患侧与健侧不同部位温度情况。结果:红外热成像诊断阳性率与CT或MRI检查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红外热成像检测患侧大腿后外侧、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小腿后侧低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侧足底部温度显著低于健侧,差异显著(P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红外热成像 病变诊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红外线照射配合生姜水泡脚在妇产科手术后预防腹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于我院的治疗的72例妇产科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红外线照射配合生姜水泡脚治疗。分析两组胃肠恢复相关指标、术后腹胀程度、腹胀发生率、疼痛程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住院时间及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较短,术后腹胀程度较轻,术后24、48、72h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腹胀发生率、住院费用较低,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较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红外线照射配合生姜水泡脚可缩短妇产科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有效预防术后腹胀,减轻腹胀、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  腹胀 妇产科手术 红外线照射 生姜水泡脚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BILT治疗仪)在脂肪肝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28例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28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等两个组。对照组(64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就治疗效果来看,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肝功能指标方面,观察组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血清学指标方面,观察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脂肪肝护理中应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BILT治疗仪),可以改善患者肝脏的微循环,促进肝脏自我修复;从而起到治疗效果。BILT治疗仪的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脂肪肝 患者 康复护理 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BILT) 应用
  • 简介:[摘要]综述远红外线在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护理和研究,进而指导临床护理人员做好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护理工作,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合理使用远红外线以加速AVF成熟,改善内瘘血流量和穿刺情况,预防内瘘并发症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年限。

  • 标签: []自体动静脉内瘘 远红外线 护理 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