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锁骨骨折手术患者采取高位间沟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某院收治的78例锁骨骨折患者,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均分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VAS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穿刺、切皮以及骨膜上的操作VAS评分要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锁骨骨折 手术治疗 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腰背功能锻炼治疗老年慢性腰腿疼痛的疗效。 方法:选取 2017年 5月 -2019年 5月在我院治疗的 180例老年慢性腰腿疼痛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90 例,对照组采取神经阻滞方式治疗,观察组在神经阻滞治疗的同时,联合腰背功能锻炼,治疗前后,评价腰椎功能。 结果:治疗前腰椎功能评分,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 P > 0.05 ),治疗后评分数据,观察组明显较优( P < 0.05 )。 结论:治疗老年慢性腰腿疼痛时,应用神经阻滞联合腰背功能锻炼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腰椎功能,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老年慢性腰腿疼痛 神经阻滞 腰背肌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 80例面神经炎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探讨面神经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康复科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诊治的 8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例,治疗组以西药、针刺结合极超短波和内效贴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四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97.5%;对照组总有效率 8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相比存在差异( P<0.05)。结论:采用西药、针刺结和极超短波和内效贴联合治疗面神经炎,疗效可靠,效果满意。

  • 标签: 面神经炎 极超短波 肌内效贴
  • 简介:摘要:目的:有针对性地分析和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痉挛的术后护理效果,希望对临床实践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9年 4月到 12月这个阶段内接收的微血管减压术后 100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对其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一个组别各有 50例患者,其中,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针对观察组而言,是以对照组为基础加之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等相关情况,观察组各项内容要十分显著的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结合患者手术之后的具体情况,特别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并发症等等,采取切实有效的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呈现出十分显著的效果,使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痉挛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程度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这种方法有着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范围的推行和应用。

  • 标签: 显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并发症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B 超引导下不同模式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价值 。方法:2018 年 5 月 -2020 年 4 月本院接诊的上肢手术病患 120 例,用数字抽签法均分 3 组。 A 组采取 B 超引导下间沟臂丛上支神经阻滞麻醉法, B 组采取 B 超引导下间沟臂丛中支神经阻滞麻醉法, C 组采取 B 超引导下间沟臂丛下支神经阻滞麻醉法。对比麻醉效果等指标。 结果:B 组运动神经麻醉起效时间( 13.15±3.86 ) min 、感觉神经麻醉起效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疼痛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观察该种方法对改善背耐力及等速力峰值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6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疼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根据训练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维持原有生活方式治疗,实验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结果:两组背力和背耐力变化对照中,实验组治疗后30度/s背耐力距斜率为16.37±7.62,对照组为7.84±5.47;实验组治疗后30度/s背等速力峰值为335.27±60.73,对照组为291.48±62.17。(P

  • 标签: 背肌肌耐力 速肌力峰值 核心稳定性训练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 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超声引导下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患者 120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以罗哌卡因浓度作为划分依据,将患者分为 3 组: A 组、 B 组、 C 组,每组各有患者 40 例。三组 患者用药浓度分别为 0.5%, 0.375%及 0.25%,观察比较三 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完全阻滞率、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与 B 组和 C 组比较, A 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缩短,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A 组完全阻滞率明显高于 B 组和 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三组不良反应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0.5%、 0.37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神经阻滞效果值得肯定,但相对而言,高浓度( 0.5%)罗哌卡因麻醉起效时间更短、镇痛及麻醉维持时间更长,麻醉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 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不同浓度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引导下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使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的效果,为麻醉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对上肢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共有122例,将其分成了两组。 结果:研究组的麻醉完善率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χ2=14.9956,P=0.0001)。研究组尺神经完全阻滞率更高,桡神经完全阻滞率更高,正中神经完全阻滞率更高神经完全阻滞率更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超声引导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使用0.5%浓度的罗哌卡因效果比0.3%浓度优秀。 

  • 标签: [] 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 阻滞 麻醉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 方法 选择 122例上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均接受超聲引导下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给予 0.3%浓度罗哌卡因,研究组给予 0.5%浓度罗哌卡因。 结果 研究组麻醉完善率、尺神经完全阻滞率、桡神经完全阻滞率、正中神经完全阻滞率、神经完全阻滞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长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0.5%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优于 0.3%浓度罗哌卡因。     [关键词 ] 罗哌卡因;超声引导;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esthetic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ropivacaine in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guided intermuscular groove brachial plexus block. Methods 122 patients with upper extremity surg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0.3% ropivacaine and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0.5% ropivacaine. Results the complete anesthesia rate, complete ulnar nerve block rate, complete radial nerve block rate, complete median nerve block rate and complete myocutaneous nerve block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duration of analgesia and recovery time of motor block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ng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onset time of anesthesia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0.5% ropivacaine is better than 0.3% ropivacaine in anesthesia of brachial plexus block under the guidance of ultrasound.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观察在上臂骨折手术患者中运用双重引导下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 2017年 10月 -2019年 11月在本院就诊的上臂骨折患者 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双重组。比较两组麻醉时间、对麻醉的满意度和异感发生情况。结果:双重组麻醉起效、感觉神经阻滞和运动神经阻滞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双重组患者对麻醉满意率为 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2.67%;异感率为 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30.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0 0)。结论:在采取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上臂骨折手术患者中,应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可有效提高麻醉阻滞成功率,麻醉起效迅速、持续时间长且完善,并提高了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效果理想。    【关键词】 双重引导下;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上臂骨折手术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double guidance in the operation of upper arm fracture. Methods: a total of 150 patients with upper arm fracture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7 to Nov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double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time of anesthesia, satisfaction with anesthesia and the occurrence of alloesthesia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ime of onset of anesthesia, sensory nerve block and motor nerve block in the du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uration of analgesia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anesthesia in the double group was 10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2.67%);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00).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nerve stimulato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anesthesia block, the anesthesia effect is rapid, lasting for a long time and perfect,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anesthesia, the effect is ideal.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下进行超声引导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超声引导下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手术患者80例进行实验,选取时间2018年4月-2019年4月,根据用药浓度不同分为2组,各40例。期间,参照组罗哌卡因使用的浓度为0.3%,实验组的罗哌卡因使用的浓度为0.5%,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麻醉效果的比较上存在差异,实验组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麻醉效果存在差异,应用0.5%浓度的罗哌卡因进行麻醉,能够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膝骨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因其高发病率和致残率而受到广泛关注。作为重要的伸膝群的股四头在站立、行走、下蹲、蹲起等不同的下肢运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力的减退将导致 KOA患者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加重。周文琪 [1]等指出在等速力测试指标中,伸膝指标对 KOA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大于屈膝指标。本文从电活动模式、等速力测试、神经肌肉激活功能、步态等方面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伸膝力的特征。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伸膝肌 等速肌力测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对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1月在我院接受上肢手术治疗的 86例患者进行研究,双盲选法随机分为两组,各组 43例。两组均实施超声引导下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单一组采用罗哌卡因,联合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比较两组镇痛持续时长、感觉阻滞维持时长等麻醉相关指标以及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 结果 联合组镇痛持续时长、感觉阻滞维持时长等指标更长,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更短, T2、 T3以及 T4时心率更高,平均动脉压更低,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对超声引导下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上肢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联合麻醉效果更为显著,可以延长阵痛时间,有助于降低患者疼痛感,可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镇痛持续时长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腰背力训练在腰部训练伤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 将某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8 月接诊的 146 例 腰部训练伤 病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73 例。对照组接受针刺后溪穴、中频立体干扰电疗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腰背力训练,进而对两组病员治疗 1 个月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后 1 个月后,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94.52 %高于对照组 76.71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腰部训练伤病员施以针刺后溪穴、中频立体干扰电疗法结合腰背力训练,可以有效改善病员腰部症状,恢复患者的腰部功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腰背肌 肌力训练 腰部训练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底康复治疗对改善产妇产后盆底力所起到的效果。方法:2019年5月份至2019年12月份期间,选择在我院分娩的20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00例,两组产妇产后均接受普通干预,观察组产妇加用盆底康复治疗,对比两组产妇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盆底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且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将盆底康复治疗融入产妇产后干预工作中,对改善其盆底力有重要意义,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 盆底肌力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小腿骨折并骨外露应用外固定架与比目鱼瓣转移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8 年 7月— 2019 年 7月本院骨科诊治的 108例小腿骨折并骨外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 , 每组各 54例。对照组行外固定架治疗 , 观察组在其基础行比目鱼瓣转移治疗 , 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 (94.44%) 相比对照组 (81.48%) 高 (P<0.05)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 (15.32±4.32) d, 相比对照组短 (P<0.05) 。观察组术后 3个月随访膝关节功能评分为 (80.23±5.64) 分、踝关节功能评分为 (81.09±8.21) 分 , 相比对照组评分高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几率 (3.70%) 相比对照组 (16.67%) 较低 (P<0.05) 。结论 外固定架与比目鱼瓣转移联合治疗小腿骨折并骨外露的效果显著 , 能加快创面愈合 , 提高手术疗效 , 促进下肢功能改善 , 还能减少并发症 , 有利于预后。

  • 标签: 小腿骨折 骨外露 外固定架 肌瓣转移 下肢功能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利用内效贴提高跳跃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校运动员,按照性别分为两组。两组采用相同贴扎方式,分别测试贴扎前后立定跳远距离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贴扎后均有较明显的跳跃距离增加,但两组之间增加距离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利用内效贴可以提升男女运动员的跳跃能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前锯平面合并竖脊平面阻滞在开胸手术中及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 40例实施开胸手术的患者, 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神经阻滞组及全麻组,神经阻滞组在全麻之前于相应的手术部位行前锯平面及竖脊平面阻滞,药物为 0.25%罗哌卡因 30毫升行前锯平面阻滞, 0.25%罗哌卡因 20毫升行竖脊平面阻滞,两组病人均采用全麻气管插管,观察术中麻醉药用量,拔出气管导管后病人深呼吸及咳嗽时切口的疼痛情况。结果:神经阻滞组术中镇痛药使用减少,术毕拔出气管导管后深呼吸及咳嗽切口轻度疼痛。结论,前锯平面合并竖脊平面阻滞可为胸科手术提供确实的术中及术后镇痛,其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各大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 标签: B超引导 平面阻滞 胸科手术
  • 简介:[摘要]腹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内科、外科、妇科等疾病都可以引起腹痛,本人临床多年,发现髂腰损伤引起的腹痛并不少见,发病部位位置深,疼痛部位广泛,周围解剖复杂,疼痛性质与程度不一,而易与其它腹痛混淆,易误诊,但这方面的临床资料、各科室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这方面疾病的诊治不及时,使患者的康复时间延长,痛苦增加。通过介绍这方面的知识,多一种治疗思考。诊断明确,采用针刀治疗、配合康复治疗,疗效满意。

  • 标签: 髂腰肌 腹痛 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