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肝纤维四项在肝纤维诊断中的临床运用,我们以研究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方法分别采用循环酶速率法和RIA检测TBA和对肝纤四项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肝纤维化组与对照组之间HA、LN、PCⅢ、Ⅳ-C及TBA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联合测定血清HA、LN、Ⅳ-C、PCⅢ及TBA对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肝纤维四项 肝纤维诊断 临床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接诊的口腔修复患者中随机选取3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150例采用金属桩口腔修复的为A组,150例采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口腔修复的为B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B患者的口腔修复成功率为94.67%,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率为94.67%;明显分别高于A组的82.00%和81.33%。以(x2=11.6767,P=0.0006<0.05)和(x2=12.6263,P=0.0004<0.05)为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应用在口腔修复中,能够有效提高修复的成功率及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程度,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金属桩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腺纤维瘤手术护理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乳腺纤维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后,总满意率上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能够充分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能够充分在临床中加以应用。

  • 标签: 乳腺纤维瘤 手术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脏黏液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观察 。方法:对我院从 2010 年 1 月到 2016 年 1 月间收治的 3 例心脏黏液纤维肉瘤患者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总结分析 。结果:全部患者皆是初发,其中 2 例女性、 1 例男性,肿瘤主要在左心房, 1 例为低级别、 2 例为高级别;患者波形蛋白皆为弥漫强阳性,平滑肌肌动蛋白、肌特异性肌动蛋白为程度各不相同的阳性,其中 2 例为部分切除、 1 例为完全切除。 结论:心脏黏液纤维肉瘤多见在左心房,应充分结合影像学结果进行诊断,并注意与黏液瘤区分鉴别。

  • 标签: 心脏 黏液纤维肉瘤 病理特点
  • 简介:背景:股骨纤维结构不良由于严重程度不同,病变范围差异较大,手术治疗尚缺乏统一原则.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股骨纤维结构不良的临床疗效,分析比较影响股骨纤维结构不良手术治疗远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6年9月于我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84处股骨病灶)的病例资料.收集的临床数据包括:基本数据(性别、诊断时年龄、病灶处初次骨折的年龄),初诊时的主要症状,受累部位(单发型或多发型),股骨病灶部位和病理结果.手术相关数据:手术时间,失血量,植骨类型,内固定方式(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早期并发症(感染和血肿).随访相关数据:相关并发症(是否出现骨折及恶变),影像学资料和末次随访时患者功能评分.结果:3处病灶(3/84,3.6%)住院期间出现早期伤口并发症,其中2处为切口感染,1处为切口血肿,均经伤口清创后愈合.10处病灶采用髓内固定,64处病灶采用髓外接骨板固定.髓内固定组早期切口并发症发生率(2/10,20%)明显高于髓外接骨板固定组(1/64,1.6%,P<0.001).82例患者中66例获得末次随访,随访比例为80.5%,中位随访时间为47.1个月.1例出现深部感染,1例出现局部复发.随访期间无恶变病例出现.伴有“牧羊拐”畸形组(n=8)和无畸形组(n=58)末次MSTS功能评分分别为(29.1±1.1)分和(29.8±0.6)分,“牧羊拐”畸形组功能明显差于无畸形组(P=0.012).病理骨折和骨纤类型不是影响预后功能的影响因素.结论:初次骨折时患者年龄是随访期间再次骨折的预测因素,尤其是年龄小于18岁者.“牧羊拐”畸形是影响术后功能的主要危险因素.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方式均可提供足够的生物学稳定,并在中期随访过程中可获得相同的预后.

  • 标签: 骨纤维结构不良 外科治疗 随访 病理骨折 “牧羊拐”畸形
  • 简介:摘要评价揿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收集的38例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进行揿针治疗,揿针治疗隔日一换,一般连续治疗10次为1疗程,如需再次治疗,休息2日,再行下一疗程,共治1~3个疗程。结果对38例揿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论38例病例,痊愈17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愈率44.70%,总有效率94.70%,无效率5.30%。结论揿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全身疼痛症状,减轻患者焦虑状态,提升患者睡眠质量,方法简单,疗效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以“左侧腰部间断性疼痛2个月”为主诉入院。查体:双侧肾区无隆起,未触及双肾及异常包块,左侧肾区压痛、叩击痛阳性。检验:血尿常规正常,肾功能:肌酐147.6μmol/L,尿素氮7.44mmol/L,尿酸615μmol/L。

  • 标签: 异常包块 左侧输尿管 肾区压痛 肌酐 左侧腰 肾功能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牙齿修复中采用玻璃纤维桩处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 100位牙齿修复病患,随机分组后,对照组采用金属桩治疗,观察组采用玻璃纤维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美观效果差异性。结果 采用玻璃纤维桩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 94%,美观效果达到 98%;对照组则分别为 80%以及 88%。结论 在牙齿修复中,相对于金属桩而言玻璃纤维桩在美观效果上更强且修复有效性更高。

  • 标签: 牙齿修复 玻璃纤维桩 金属桩 修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选择于2015年3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抗结核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取纤维景支气管镜介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肺完全复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随访后患者的瘢痕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支气管结核患者的治疗工作中,对患者采取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肺复张情况以及治疗的瘢痕狭窄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实践研究价值。

  • 标签: 支气管结核 纤维支气管镜 肺完全复张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及盆腔孤立性纤维瘤的CT征象,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及盆腔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结果11患者中,6例发生于腹部,5例发生于盆腔,肿瘤大小在4.6cm×4.0cm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年轻女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效果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围术期心理护理的观察组。结果对照组术后不良情绪发生率15.00%,观察组0.00%;观察组SDS、SAS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应用于年轻女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中,能够有效疏导患者负面情绪,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心理问题。

  • 标签: 年轻女性 乳腺纤维腺瘤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肾间质纤维化作为慢性肾脏病最终的共同通路,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最终结果是肾功能衰竭。我们期望通过研究肾纤维化的相关因子及机制,明确肾间质纤维化的病理过程,为寻找有效的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靶点、阻止或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提供理论依据。肾间质纤维化涉及的相关因子繁多,本文就当前研究较多的主要的肾间质纤维化相关因子作一综述。

  • 标签: 肾间质纤维化,相关因子,新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行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7.44%;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4.62%。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后总满意率上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充分缩短患者伤口愈合的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能够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微创手术 乳腺纤维瘤 围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