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室(ICU)多重耐药菌(MDR)的定植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入住本院ICU≥24h的患者进行多重耐药菌主动查,根据院感鉴别培养基的颜色来判断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E.coli、Kpn)的院感定植情况。结果入住ICU≤48h的患者MRSA及ESBL(E.coli、Kpn)检出率分别为10.0%、63.0%;超过48小时患者MRSA及ESBL+E(E.coli、Kpn)新增检出率为8%和13%;入住ICU>7d者MRSA及ESBL(E.coli、Kpn)新增检出率分别达13.3%、33.3%。入住ICU前住院时间>7d[OR95%CL4.48(1.21-16.60)是入住ICU时患者检出MRS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科室开展主动查,及时发现MDRO定植患者,对携带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做好隔离措施和防范工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保证病人的医疗安全。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多重耐药菌 定植 主动筛查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毒物对生物体来说,即使是小剂量,也会对生物体构成极大的伤害,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各种毒物事件层出不穷,作为一种化学物质,毒物造成的伤害可能是永久性的,而通过法医毒物检验后,可大大提升破案的几率和效率,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精准有效、快速的查方法是法医毒物检验的必然趋势。这篇文章着重浅析了法医毒物检验中毒物的快速查。

  • 标签: 法医 毒物检验 中毒物 固相萃取 免疫筛查技术 未知物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情况和相关护理方法。方法择选2018年4月至2018年8月,于本院消化内科住院的36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当天使用营养风险查2002(NRS-2002)对其进行营养风险查,分析营养风险查结果,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调查的367例患者中,NRS-2002查结果显示有61例患者(16.7%)出现营养风险,104例患者(28.33%)的患者存在营养不足,61例出现营养风险的患者中,49例患者(80.3%)接受了营养支持,剩余的306例患者中,26例患者(7.08%)接受了营养支持。结论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概率较高,及时对患者进行NRS-2002营养查并采取相应的营养支持和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消化内科 住院患者 营养风险筛查 护理
  •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身心健康。如果能早期发现是可以完全治愈的,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多种查方法的研究已成为热点,传统的巴氏涂片法、最新近出现的薄层液基细胞学、电子阴道镜、计算机辅助细胞学、醋酸着色肉眼观察和碘着色肉眼观察以及最热门的 HPV-DNA检测法、细胞 DNA倍体分析等,在早期查中各有利弊,因此对上述方法的研究予以综述。

  • 标签: 〔〕宫颈癌 癌前病变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胎儿产前查中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产前查的1500例产妇,根据患者的年龄划分为A、B、C三组,每组各500例产妇。三组产妇均接受超声检查,通过对检结果的分析,比较三组胎儿畸形检出率。结果C组胎儿畸形的检出率高于A组与B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产前查中的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年龄大于30岁产妇的胎儿畸形发生率比较高。

  • 标签: 胎儿 产前筛查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听力查中瞬态耳声发射的应用﹑意义以及其局限性。〔方法〕运用瞬态耳声发射﹙TEOAE﹚对出生72-120小时的新生儿进行听力查,未通过初者42天内进行复,复未通过者3-6个月内用脑干诱发电位﹙ABR﹚进行听力损失的诊断。对通过TEOAE查的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随访半年,对疑有先天性听力损失者行ABR检查,作出听力损失的诊断。〔结果〕8024例新生儿中有6919例通过初,通过率为88.23%,1034例通过复,两步查法的总通过率为99.12%,71例新生儿接受ABR检查,有13例诊断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对TEOAE通过但具有高危因素,疑有先天性听力损失的新生儿共58例,接受ABR检查,有3例诊断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由本资料显示TEOAE的假阳性率为0.72%,假阴性率为0.37‰。〔结论〕TEOAE是适用于新生儿听力查一种快速、简便、无创的方法。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分析新生儿听力查中出现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因素,提高听力查的质控水平。

  • 标签: 新生儿听力筛查 瞬态耳声发射 脑干诱发电位 先天性听力损失 假阳性 假阴性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高危儿查法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本院儿童保健门诊2017年7月-2018年5月期间的婴幼儿选取400例进行研究,随机抽取将婴幼儿分成各有200例的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查法,观察组采用高危儿查法,对两组查结果的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表明观察组查高危儿的准确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两组准确率相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高危儿查法可将儿童保健门诊的查效率明显提升,方便临床对患儿尽早进行治疗,提升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高危儿筛查法 儿童保健 门诊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前超声查对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共计18个月期间,使用KONTED-c9多普勒诊断仪进行胎儿肢体畸形查的临床资料,查出存在肢体畸形的胎儿43例,总回顾临床资料2200例,分析超声图像,以及对比引产或分娩后的胎儿肢体畸形结果。结果超声查总肢体畸形数43例,其中桡骨缺如0例,截肢2例,单侧上肢短小9例,并指畸形8例,桡骨发育不全13例,足内翻5例,重叠趾4例,下肢缺失2例。对比实际胎儿肢体畸形情况,在桡骨缺如、截肢、重叠趾三方面出现漏诊。总体检查准确率为84.31%,P>0.05。结论产前超声查总体查准确率较高,可以通过提升检查医师的业务技术水平,进行多角度的、连续的、高质量的查来弥补,值得临床查胎儿肢体畸形应用。

  • 标签: 超声筛查 胎儿肢体畸形 诊断价值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农村妇女中运用醋酸酸白和碘试验观察法查宫颈癌的效果。方法选取本地区农村育龄期妇女实施宫颈癌查,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共计4800例,使用醋酸酸白和碘试验观察法查,针对呈现阳性患者实施引导经检查,阴道镜检查异常患者则实施宫颈活检确诊。结果本次研究中共计查4800例,阴道镜检查醋酸酸白和碘试验观察阳性共计1327例,阳性率为27.65%,宫颈活检诊断率为42.59%,运用醋酸酸白和碘试验观察法对宫颈癌的检出率为19.07%。结论在对农村地区的妇女宫颈癌查工作中使用醋酸白及碘试验肉眼观察法效果较好,其诊断率较高,且操作简便,经济成本低,适合大范围推广。

  • 标签: 宫颈癌 农村妇女 醋酸白 碘试验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早期系统超声查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经腹联合阴道超声,对2014年6月-2016年2月在云南省某妇幼保健院参加孕产妇系统管理的4890例孕11~13+6周孕妇进行系统化超声查,并进行孕中期Ⅲ级、孕晚期Ⅱ级查,所检病例进行产后42d回访追踪妊娠结局。结果超声查4890例孕妇(单胎4851例,双胎39例,胎儿总数4929例),经产前诊断或引产证实胎儿畸形63例(1.28%,63/4929),孕早、中、晚期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分别为53.97%、36.51%、9.52%。孕11~13+6周检出胎儿畸形34例(53.97%,34/63),其中严重结构畸形16例;染色体相关检查异常9例;孕早期超声软指标异常,诊断不明确的于孕中期系统超声查检出异常9例,8例终止妊娠,1例孕30周发生早产且新生儿死亡。孕11~13+6周超声查无异常胎儿4862例,孕中、晚期检出胎儿畸形29例(46.03%,29/63)。漏诊3例(0.06%,3/4929),包括室间隔缺损1例、多/并指(趾)畸形2例。孕11~13+6周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敏感度为53.97%、特异度为98.72%、总符合率为99.35%。结论孕11~13+6周超声查可在孕早期检出多系统严重胎儿畸形,也能为孕中期的进一步检查提供依据。但孕早期超声查不能替代孕中晚期超声检查。孕早期超声软指标异常胎儿,应结合孕中期系统超声及染色体检查进行诊断;单纯超声软指标异常不是进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的依据。

  • 标签: 孕早期 胎儿心外畸形 超声检查 经腹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科在2017年收治的90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对参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对比二组的羊水指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羊水指数、最大羊水池深度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实验组剖宫产率低于参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两组孕妇均未见凝血功能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增加羊水量、改善分娩结局具有积极作用,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妊娠晚期 羊水过少 Apgar评分
  • 简介:摘要随着肿瘤基础研究的深入,肿瘤治疗进入了“靶向与控制”时代,一些高效、低毒的分子靶向药物已经获准用于临床。对妇科肿瘤,既往多采用手术、化疗和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部分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结局。但对一些相对晚期或复发、特别是对化疗敏感性低的患者,分子靶向药物将能为她们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 标签: 分子靶向药物 妇科肿瘤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尤尼舒)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100 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常规治疗组加尤尼舒组(治疗组),疗程为一周。结果:一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6.42 % ,对照组为 77.27 % ( P < 0.05 );观察 24 周治疗组无一例复发脑梗塞,对照组 6 例 13.63% 复发;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脑梗塞
  • 简介:免疫学血液查试剂对于提高我国的输血和血液制品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极低水平的由于免疫学查试剂的“窗口期”所致的漏检.核酸血源查试剂可以显著缩短“窗口期”,进一步提高输血和血液制品的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酸血液查试剂也得到了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检测灵敏度、可检测的病原体种类、自动化程度、检测效率、操作方便程度等.据此,作者将核酸血液查试剂分为一-五代.不同的地区在开展核酸血液查前,应进行充分的评估,以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检测模式、方式及检测的病原体种类等.

  • 标签: 核酸 血液筛查 输血 血液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彩超查法给胎儿畸形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妇产科从2012年12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2500名孕妇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对孕妇腹部的胎儿脑内结构、面部、四肢等等情况使用彩超查发观察,考察胎儿的实际发育状况。结果所有胎儿在出生以后,发现共有20名胎儿有畸形的情况,当初彩超查发现了18名,证明诊断有效率很高。结论对胎儿使用彩超查发简单有效,而且不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好的影响,查出的结果成功率也很高,因此这种方法可以在临床上被作为检测胎儿畸形的关键方法。

  • 标签: 彩超筛查法 胎儿畸形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孕妇实施产科超声查,探究对胎儿畸形的查价值。方法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入组我院接受妊娠晚期检查的50例孕妇,分组时符合数字表法,纳入实验组的25例患者行系统超声检查,纳入对照组的25例患者行常规产科超声检查。结果实验组患者胎儿畸形检出率88.00%明显更高、漏诊率4.00%明显更低,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孕妇实施产科系统超声检查,可有效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及降低漏诊率。

  • 标签: 孕妇 产科超声筛查 胎儿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听力查中瞬态耳声发射的应用﹑意义以及其局限性。〔方法〕运用瞬态耳声发射﹙TEOAE﹚对出生72-120小时的新生儿进行听力查,未通过初者42天内进行复,复未通过者3-6个月内用脑干诱发电位﹙ABR﹚进行听力损失的诊断。对通过TEOAE查的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随访半年,对疑有先天性听力损失者行ABR检查,作出听力损失的诊断。〔结果〕8024例新生儿中有6919例通过初,通过率为88.23%,1034例通过复,两步查法的总通过率为99.12%,71例新生儿接受ABR检查,有13例诊断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对TEOAE通过但具有高危因素,疑有先天性听力损失的新生儿共58例,接受ABR检查,有3例诊断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由本资料显示TEOAE的假阳性率为0.72%,假阴性率为0.37‰。〔结论〕TEOAE是适用于新生儿听力查一种快速、简便、无创的方法。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分析新生儿听力查中出现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因素,提高听力查的质控水平。

  • 标签: 新生儿听力筛查 瞬态耳声发射 脑干诱发电位 先天性听力损失 假阳性 假阴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未通过听力查的婴幼儿听力追踪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新出生的婴幼儿6564例,采用DPOAE法、ABR法等进行听力查,其中未通过的婴幼儿86例。对这86例婴幼儿行听力追踪,分别在出生后3个月、6个月再次进行听力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86例婴幼儿(172耳)3个月检查结果中,正常23.26%、轻度33.72%、中度19.77%、重度8.14%、极重度15.12%;6个月检查结果中,正常46.51%、轻度22.09%、中度9.30%、重度6.98%、极重度15.12%,两组检查结果中正常、轻度、中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听力查未通过的婴幼儿,不能立即判定为听力损伤。持续听力追踪证实,婴幼儿听力损失可通过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改变。

  • 标签: 未通过 听力筛查 婴幼儿 听力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