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背景:目前,关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入路的选择还存在争议。目的:比较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DAA)与直接外侧入路(DLA)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行单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的183例患者。分别在DAA(92例)和DLA(91例)入路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记录两组的一般情况、围手术期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功能情况和影像学评价结果。结果:18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2个月。DAA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DLA组[(206.4±64.6)mlvs(414.0±131.4)ml,P<0.001;(208.4±50.9)mlvs(299.6±50.8)ml,P<0.001]。DAA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DLA组[(11.3±5.6)d(16.5±5.7)d,P<0.001]。DAA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Harris评分、髋外展肌力矩及单腿站立试验结果均优于DLA组(P<0.001),但术后6、12个月的结果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术后VAS评分、术后1个月的转弯,上、下楼梯,坐下,穿袜能力均优于DLA组(P<0.001)。两组患者的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及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LA全髋关节置换相比,侧卧位DAA全髋关节置换具有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康复快,早期髋关节功能更好等优点。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侧卧位 直接前方入路 直接外侧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直接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检验方法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药敏试验法检测,观察组采用直接细菌鉴定法检测,观察两组的检测结果、菌种鉴定符合率、检验效率。结果观察组革兰阴性菌敏感检出率97.83%、革兰阴性菌耐药检出率97.83%、革兰阳性菌敏感检出率95.65%、革兰阳性菌耐药检出率97.83%、大肠杆菌、克雷伯菌、沙门菌、不动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鉴定符合率,分别为23.91%、10.87%、19.57%、21.74%、10.87%及10.87%,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获取报告时间为(10.4±2.0)h,对照组获取报告时间为(69.8±3.1)h,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直接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法进行临床血液检验,检出率均值得肯定,但前者检查结果获取时间更短,检查效率更高,建议临床给予应用。

  • 标签: 直接细菌鉴定 药敏试验法 临床血液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直接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2014年7月来我院进行检查的280例阳性血液标本,对上述280例阳性血液样本予以直接药物敏感试验以及常规药物敏感试验,研究两种检测结果的细菌鉴定结果与药物敏感结果的符合性。结果通过此次检验显示,直接细菌鉴定与常规细菌鉴定的统一性超过了89.4%,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药物耐药与中毒敏感的符合性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P>0.05。结论直接与常规药物敏感试验可以在较短时间确定病原菌与药物敏感结果,降低用药的随意性。

  • 标签: 药敏实验 临床 血液细菌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建立第一穿刺孔及气腹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20医院48例接受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除4例中转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57±90)min,术中平均出血(112±33)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3±18)d。1例患者术后出现肠瘘,经保守治疗后治愈;另1例患者因肠粘连致肠梗阻,予以手术治疗后治愈。复发患者1例,再次于腹腔镜下修补,后患者无复发。本组患者建立第一穿刺孔及气腹过程中偶有腹壁血管损伤,无腹腔内肠管及重要血管损伤,术后无血清肿、慢性疼痛等。结论无损伤可视套管直穿在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中建立第一穿刺孔及气腹比较安全、可靠。

  • 标签: 切口疝 直接穿刺法 气腹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DDH低位脱位患者采用直接前放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种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手术的72例DDH低位脱位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直接前放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治疗及格率达到91.7%,高于对照组的69.4%;术后并发症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H低位脱位(CroweⅠ、Ⅱ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采用直接前放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相对于后外侧入路而言,其术后并发症更少,治疗效果更加确切。

  • 标签: 髋关节 发育不良 直接前放入路 后外侧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树脂直接充填修复术联合 Biosplint固位纤维对行根管治疗患者牙齿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 2016年 1月 -2018年 3月收治的行根管治疗患者 116例,根据修复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 58例。对照组采用光固化树脂分层充填修复,联合组采用树脂充填联合 Biosplint固位纤维修复,比较 2组的临床疗效、牙齿折裂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牙周健康状况。结果 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联合组牙齿折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 PD、 AL、 BI及 PI均明显改善( P<0.05)。联合组治疗后 PI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 P<0.05)。结论 树脂直接充填修复术联合 Biosplint固位纤维用于根管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显著提升患牙抗折性能,改善牙周健康程度。

  • 标签: 根管治疗 树脂充填修复 Biosplint固位纤维 牙齿抗折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树脂直接充填修复术联合Biosplint固位纤维对行根管治疗患者牙齿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行根管治疗患者116例,根据修复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光固化树脂分层充填修复,联合组采用树脂充填联合Biosplint固位纤维修复,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牙齿折裂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牙周健康状况。结果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牙齿折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PD、AL、BI及PI均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治疗后PI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树脂直接充填修复术联合Biosplint固位纤维用于根管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显著提升患牙抗折性能,改善牙周健康程度。

  • 标签: 根管治疗 树脂充填修复 Biosplint固位纤维 牙齿抗折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