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中国 ,近年来中风病在死亡原因中位居第 1、 2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心血管疾病。全中国每年新发中风患者约为 200万人 ,每年死于中风的患者约 150万人。因此 ,有必要对中风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从而为临床和预防医学提供科学依据。中医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素问 ·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不同的地域、气候、地质、风俗习惯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人体的生理。目前中风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 ,中风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可干预性和不可干预性两类 ,可干预性危险因素是脑卒中一级预防针对的目标 ,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吸烟、酗酒、肥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等。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中风病因研究和治疗学研究的一个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中风危险性因素的研究。

  • 标签: 中医 中风 因素 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眩晕症状发病率的提高,人们逐渐对该情况产生重视,但在分析过程中能够发现大多数眩晕患者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这也使得采用中医手段进行治疗干预相较于西医而言所获取的临床效果更为理想。本文通过分析眩晕病的中医症候群类型,并对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眩晕病 中医症候类型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内偏头痛眩晕患者的症候特点,分析神经内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癫痫以及神经内偏头痛眩晕患者分别46例作为样本,视之为对照组及观察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调取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患者年龄、发作频率等方面出发,对比两组患者的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729、病程(8.14±0.97)年、发作次数(3.15±0.95)次/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内偏头痛眩晕患者,以女性居多,患者病程往往较长,偏头痛眩晕发作频率高。临床应加强对上述患者病情的监测,降低神经内偏头痛患者偏头痛的发病率,提高治疗有效率。在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一定要对患者的偏头痛症状进行全面了解,以便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 标签: 神经内科 偏头痛眩晕 发作频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内偏头痛眩晕患者的症候特点,分析神经内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癫痫以及神经内偏头痛眩晕患者分别 46例作为样本,视之为对照组及观察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调取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患者年龄、发作频率等方面出发,对比两组患者的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 17: 29、病程( 8.14±0.97)年、发作次数( 3.15±0.95)次 /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神经内偏头痛眩晕患者,以女性居多,患者病程往往较长,偏头痛眩晕发作频率高。临床应加强对上述患者病情的监测,降低神经内偏头痛患者偏头痛的发病率,提高治疗有效率。在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一定要对患者的偏头痛症状进行全面了解,以便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 标签: 神经内科 偏头痛眩晕 发作频率
  • 简介:摘要以六经症候群学说分解乌梅丸,本方可适应于寒热错杂、虚实兼有的多经症候。凡兼有少阴、太阴、阳明者,均可以使用,可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科等疑难杂病,临床应用较为简便、快捷、准确。

  • 标签: 六经症候群 乌梅丸 厥阴病 伤寒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的中医症候学特点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录的200例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比较肺炎的中医症候学特征以及影响不同肺炎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00例肺炎患者的中医症候学分布特征包括本虚征以及标实征。其中本虚征的分布为气虚征17.5%;气阴两虚征4.5%;阴阳两虚征31.5%。标实征的分布为痰热征25.5%;热毒征21.5%;血瘀征20.5%;痰湿征6.5%;瘀热征18.5%;湿热征7.5%。综合患者本虚征以及标实征,得到患者的中医征型分布情况为痰热闭肺征51.5%;阴阳两虚蕴毒征28.5%;痰热蕴毒征7.5%;气阴两虚征6.5%;气虚血癖痰阻征6.0%。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于65岁、既往病史、咳嗽、低蛋白血症、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以及意识障碍等,P值分别为0.005、0.007、0.024、0.011、0.003、0.028、0.031以及0.005。结论肺炎患者的中医症候学特征分布主要为痰热闭肺征、阴阳两虚蕴毒征、痰热蕴毒征等,患者的年龄、既往病史、咳嗽、低蛋白血症、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以及意识障碍等可能是其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肺炎 中医症候学 相关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腰间盘突出患者的中医症候特征及护理进行分析 。方法: 选取 我院 2014 年 12 月至 2017 年 12 月收治的 1306 例腰间盘突出患者 , 对其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其中有男性患者 765 理,女性患者 541 例。 结果: 31~60 岁的男性女性患者发病率均最高,其次为 60 岁以上的女性患者和 30 岁以下的男性患者;中医证型排名最高的五位分别是气滞血瘀、肝肾亏虚合并气滞血瘀、肾虚血瘀、肝肾亏虚合并痰瘀阻络、湿热瘀阻,气滞血瘀是发病率最高的证型。 结论: 30~60 岁是腰间盘突出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男性患者尤其更多 。因此要加强对 30~60 岁男性的的预防与保健,根据其不同的证型给予其最佳的护理和治疗。

  • 标签: 模块式护理计划 痛风 疼痛 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中医症候特点特点及症形分布规律。方法:选择自 2015年 1月— 2016年 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 16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自拟“糖尿病肾病中医症状调查表”收集患者经中医四诊后的信息,并将这些症状进行聚类分析,之后再进行中医症形归纳。结果:在对患者进行统计的多项症状中,以口渴、乏力、纳差、失眠多梦、尿浊、肢体水肿、面目浮肿、腰膝酸软、潮热、手足心热等症状最为多见。采用两部聚类法将其划分为 3类,对划分好的 3类症状进行辨证,分别为阴虚燥热夹湿热、肾阳亏虚夹痰、气虚夹痰 3种症形。结论:三种症形通过临床证实,能够反应疾病客观发展历程和状态,糖尿病肾病以虚损为主要病机,中医辨证尤其以肾虚为主,常虚实夹杂,临床应详加辨证,随证候变化施治。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中医症候 症形特点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平凉市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原谱构成,了解病原谱的流行特征及其变异变迁规律。方法 对疑似脑炎脑膜炎病例采集血液和脑脊液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399例监测病例中,病原阳性病例306例,阳性率76.69%。病毒病原前三位依次为肠道病毒(28.10%)、流行性腮腺炎病毒(21.57%)、单纯疱疹病毒(18.63%);细菌病原构成依次为肺炎链球菌(3.2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0.65%)、流感嗜血杆菌b型(0.65%)和B族链球菌(0.33%)。7~9月份病原学检出率最高,为80.39%;人群分布以18~28岁和49~岁年龄组为主,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学生居多。结论:病毒是引起AMES的主要因素,以肠道病毒位居首位,加强AMES病例病原学监测,是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脑炎脑膜炎症候群 流行特征 病原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热祛湿方联合激素对湿热证晕眩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资料查证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0例湿热证晕眩患者,依照中西医治疗策略方法的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西医抗生素单独治疗和联合自拟中药方湿热敷中医药治疗,临床比对和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副作用及其中症候积分。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优良率95.00%(15/20)明显低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95.00%(19/20),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25.00%(5/20)明显高于观察组复发率5.00%(1/20),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中医症状积分程度情况上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祛湿方联合激素对湿热证晕眩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减少中医症候积分,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清热祛湿方 激素 湿热证晕眩 中医症候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治疗眩晕患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方的效果以及对中医症候积分、眩晕障碍评分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为样本选取时间,研究对象为到我院就诊的80例眩晕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半夏白术天麻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眩晕障碍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与眩晕障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半夏白术天麻方 眩晕 中医症候积分 眩晕障碍评分
  • 简介:摘要: 目的 : 研究帕金森病的病程进展与其中医症候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将纳入符合 研究标准的 100 例 帕金森患者分为风阳内动、痰热风动、气血亏虚、髓海不足、阳气虚衰 5型 ,并按改良 Hoehn-Yahr分期,分为早、中、晚三期 ,观察各期与中医证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 : 表 1 所示。 结论 :通过探讨帕金森病的中医症候分型与其病程发展的相关性 ,可充分发挥辨证论治的优势 ,早期治疗 ,用中药补偏救弊 ,综合调理 ,从而达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目标 ,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帕金森病 病程进展 中医症候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及中医症候评分影响。方法:研究对2016年1月~2019年12期间的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观察,按照治疗差异对患者分组,对照组常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对比两组血压和中医症候评分。结果: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分别是(121.52±5.24)mmHg/(89.42±10.24)mmHg,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各项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二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改善症状,建议应用。

  • 标签: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 高血压 效果 中医症候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谈论对消渴病痹症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技术疗法,给其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方法:本项研究于2020年7月正式施行,截止时间是2021年7月。选用此期间到某医院救治的82例消渴病痹症病人作为研究主体,依照医治方案的不同归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小组内部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救治,实验组在前者基础上,运用中医特色技术疗法,分析两小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实验组病人经过有效医治后其临床治疗效果(95.12%)得到理想提升且优于对照组(85.37%);实验组病人经过有效医治后其肢体麻木、肢痛、肢冷得到理想减低且优于对照组,用(P<0.05)代表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研究性。结论:对消渴病痹症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技术疗法,患者的病情症状得到有效舒缓以及生活质量处于高水平状态下。

  • 标签: 消渴病痹症 中医特色技术疗法治 中医症候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失眠患者使用安眠汤的效果。方法  从2023年3月-2024年3月的失眠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双盲法分为A组(31例,常规治疗)和B组(31例,常规治疗+安眠汤),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优于A组(P<0.05)。结论  失眠患者使用安眠汤能更好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 标签: 安眠汤方剂 失眠 中医症候积分 治疗有效率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和掌握黔西南州急性脑炎和脑膜炎症候群监测的病原谱。方法 对黔西南州某院 2016年 1月 1日 至 2019年 6月 30日 急性脑炎/脑膜炎 300名 患者血液、脑脊液、咽拭子、大便采集500份标本,对其进行细菌、病毒、真菌中的新型隐球菌、恶性疟原虫 检测,同时进行分析。结果 标本分离JEV IgM总阳性份数有 20份,总阳性率为 4%,其中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以及其他脑炎 JEV IgM阳性率分别为 7.78%、 3.17%、 6.25%、 0.00%、 0.00%、 4.44%。 415份血液及脑脊液标本中, 23份 (5.54%)Sp阳性, 17份 (4.1%)Hi阳性 ,16份 (3.86%)Shl阳性 。结论 黔西南州地区存在一定的急性脑炎/脑膜炎症的病例误诊现象,故应当加强对急性脑炎 /脑膜炎症候群监测以及相应临床指导。

  • 标签: [ ] 黔西南州 急性脑炎 / 脑膜炎症候群 病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