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病灶直径乳腺单纯黏液腺癌患者的超声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单纯黏液腺癌患者95例,按照超声测量的病灶直径大小的不同将所有的患者分组为A组(n=48例)和B组(n=47例),其中B组病灶直径<35毫米,而A组病灶直径>35毫米,并比较两组患者经过诊断后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在疾病诊断准确率的比较方面,A组的诊断准确率95.83%显著高于B组的诊断准确率76.60%,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病灶直径较小的乳腺单纯黏液腺癌患者,病灶直径较大的乳腺单纯黏液腺癌患者在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病灶形态多呈分叶状,血流信号丰富,能够为患者疾病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依据,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问题的改善提供更多的动力。

  • 标签: 病灶直径 乳腺单纯黏液腺癌 超声诊断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合并椎间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椎间镜技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 80例合并椎间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7年 9月 -2019年 9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 40例,对照组行骨科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椎间镜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腰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均较少,组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间狭窄患者行椎间镜技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椎间孔镜技术 椎间孔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研究
  • 简介:膀胱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经尿道治疗为首选方式[1]。但根据病情不同,有时开放手术治疗更合适。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因“尿频尿痛四十余年”入院,多次因“尿路感染”于当地医院就诊,抗生素治疗均有效。泌尿系正位片提示:膀胱高密度影,直径约11cm(图1)。既往史:儿童时期尿道骑跨伤。查体:耻骨上区无膨隆,压痛阳性。血常规:白细胞9.15×109/L,中性粒细胞占75.7%。尿常规:白细胞12.30个/HPF,上皮细胞13.10个/HPF,红细胞3.88个/HPF。患者于2018年1月4日行经尿道钬激光碎石中转开放取石术。术中见膀胱内巨大结石,表面光滑,质坚硬。击碎取出结石(图2)。术后结石成分分析显示结石表面主要由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组成;结石核心由六水磷酸铵镁、碳酸磷灰石、一水草酸钙、尿酸氢铵组成(图3)。

  • 标签: 经尿道治疗 膀胱结石 钬激光碎石 取石术 直径 中转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椎间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38例行围手术期护理,指导康复训练。结果38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训练能提高椎间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疗效。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孔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镜下椎间盘摘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我院2016年1月-2019年3月238例经皮椎间镜下椎间盘摘除的手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该手术的护理配合关键点结果238例患者顺利、安全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8分钟-88分钟,平均35分钟,出血量约5ml-50ml,平均约15ml,无发生椎间隙感染、体位性相关并发症结论护理人员应妥善固定管道和器械,严格做好台上药品的管理,熟练掌握手术步骤,提高配合质量;做好体位护理、做好C臂期间患者的安全护理是确保手术安全、顺利实施的必备条件。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椎间盘摘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不同放射诊断方法鉴别良性肿瘤与肺癌的效果。方法筛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良性肿瘤与肺癌患者100例,根据其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锐珂CarestreamDR落地式数字X光系统X-Ascend胸片诊断的检查方法,实验组则是采用GElightspeed16排CT检查的方法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进行分别观察并分析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结果对照组良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66.7%,肺癌诊断准确率为81.6%,实验组良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0.9%,肺癌诊断准确率为92.3%,显然实验组各项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良性肿瘤和肺癌的诊断中,GElightspeed16排CT诊断成功率显然高于锐珂CarestreamDR落地式数字X光系统X-Ascend胸片,是鉴别良性肿瘤和肺癌最好的诊断方式,在临床工作中具有更好的效果1。

  • 标签: 放射诊断 鉴别 良性肿瘤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肺炎患者临床护理期间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44例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及44例实施常规化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疾病复发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复发率较比对照组明显更低,患者家属满意度较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改善新生儿肺炎疾病表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人性化护理模式 复发率 满意度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在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椎间镜在围手术期护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 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收诊时间为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随机均分为对照组 40例和观察组 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 VAS评分、 Barthel指数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围手术期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显著的临床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椎间镜在围手术期护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收诊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随机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Barthel指数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围手术期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显著的临床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采用双估摸穿刺室注药治疗的效果。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接收中耳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50例。对照组采用单孔鼓膜穿刺抽液治疗,观察组应用双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率。结果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对照组为72.0%,观察组为92.0%,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并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应用双鼓膜穿刺鼓室注药食疗效果更显著,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双孔鼓膜穿刺 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皮椎间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预后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镜手术治疗,考察患者的临床指标情况、疼痛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的VAS评分和ODI指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皮椎间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口小,康复更快,安全有效。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方法及预后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间镜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50例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进行分配,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研究组采用有围手术期的护理。通过有效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研究具体出院讲解的注意事项。结果经皮椎间镜的治疗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效果提升,术后康复效果良好,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符合护理康复的基本需求。结论经皮椎间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治疗水平,加强综合护理效果,完善护理标准,落实操作模式,提升护理水平。

  • 标签: 椎间孔镜 腰间盘突出 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经皮椎间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镜髓核摘除术。应用改良Macnab标准、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均随访6个月,优良率为93.75%(45/48)。未发生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患者的ODI指数及VAS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并发症少,可明显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效果满意。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间镜下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以计算机序列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0例/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开放性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经皮椎间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功能障碍评分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性对比结果P值<0.05。结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镜治疗可获得与开放手术相当的近期疗效,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疼痛评分 功能障碍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的60例经皮椎间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案的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间接受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可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的术后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