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过滤在预防血小板输无效(PTR)中的作用。方法患者于输机采血小板前1h和输后24h检查静脉血小板数量,计算血小板计数Sq,-F增加指数(CCI),以输后24hCCI〈4.5×10。/L为PTR;部分发生PTR的患者,于再次输血小板前,采用白细胞滤器进行白细胞过滤。结果机采血小板输次数、累积剂量与输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自细胞过滤与未过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5)。结论PTR的发生与患者血小板输剂量和次数有关,输剂量越大,次数越多,发生PTR的机率越高;白细胞过滤可有效预防PTR。

  • 标签: 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输注无效 白细胞过滤
  • 简介:美国肠外与肠内营养协会把机体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等七大营养素按比例混合在一个输液袋中,称为全营养混合液(TNA)。外周静脉已越来越成为输全营养混合液的重要途径。近2a来我们对46例危重患者和围手术期患者通过外周静脉进行营养代谢支持,取得满意效果。我们认为短期输全营养混合液时可优先选用外周静脉。

  • 标签: 外周静脉 全营养混合液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对比血小板配型前后血小板的输效果,评估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对血小板输无效的临床意义。方法以出血症状改善情况、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PR)为标准,对比配型前后血小板的输效果。结果25例血小板输无效患者的血小板抗体筛查阳性9例;9例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血小板交叉配型前后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配型后输的1h和24hCCI、PPR数值明显高于配型前输的。结论血小板抗体检测及血小板配型输可以为患者选择适用的血小板,提高单采血小板的输注有效率,避免滥用血小板。

  • 标签: 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抗体检测 血小板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