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糖尿病状态阿司匹林抵抗机制及川芎嗪干预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7年3-2018年1月接收3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给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川芎嗪给予治疗,探讨阿司匹林抵抗机制以及川芎嗪干预。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Scr、BUN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临床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采用阿司匹林川芎嗪进行治疗,患者肾脏具有一定保护功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高凝状态,减轻了患者肾功能损伤。临床采用阿司匹林川芎嗪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糖尿病状态 阿司匹林 抵抗机制 川芎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剂量组罗库溴铵琥珀胆碱运用于麻醉状态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疾病患者肌松效果影响。方法选择确诊为精神疾病、有明确电休克治疗适应证、ASA分级I级、年龄18~50岁、1周接受3次电休克治疗且平均至少接受6次治疗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分别以0.3mg/kg(R1组)、0.45mg/kg(R2组)罗库溴铵1mg/kg琥珀胆碱(S组)配伍丙泊酚(1mg/kg)用作麻醉诱导,电抽搐治疗后R1、R2组给予新斯明(0.1mg/kg)加阿托品(0.05mg/kg)拮抗罗库溴铵,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肢体运动时间以及电击前电击时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R2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其他两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睁眼时间、体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诱导后电击时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45mg/kg罗库溴铵可导致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延长,不推荐运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0.3mg/kg罗库溴铵复合使用肌松拮抗药可作为琥珀胆碱替代药物运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 标签: 电休克治疗 骨骼肌松弛药 罗库溴铵 琥珀胆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高眼压状态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56例(59眼)持续高眼压状态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局部及全身控制眼压药物治疗,并行小梁切除术,观察患者术后1周时视力及眼压情况。结果59只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周时,54只眼视力提高,占比91.93%;3只眼视力不变,占比5.08%;术后1周时,51只眼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占比86.44%,8只眼眼压在22mmHg以上,占比13.56%,行降眼压药物后眼压恢复正常。术后1个月时,52只眼视力不变或提高,占比88.14%,49只眼眼压低于21mmHg,占比83.05%。术后,未有患者出现脉络膜爆发性出血、恶性青光眼严重并发症。结论给予持续高眼压状态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持续高眼压状态 手术治疗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卵巢癌化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接收卵巢癌化疗患者84例,分组后予以护理,对照组为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便是以此为基础,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结果研究组SDSSAS评分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低,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综合护理措施卵巢癌化疗患者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予以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卵巢癌化疗 心理健康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期心理因素云南省出生缺陷影响,探讨其影响方式及作用大小。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运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云南省30个区县2010-2013年间曾怀孕且怀孕结局明确育龄妇女26167人进行调查,根据以往研究结论经验建立假设理论模型,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孕期心理因素出生缺陷影响。结果云南省2010—2013年间曾怀孕且怀孕结局明确26167名育龄妇女中,出生缺陷总患病率为1.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0%~1.40%,其中农村城镇患病率分别为2.00%、1.23%,农村高于城镇(χ2=15.343,P<0.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不良心理因素是出生缺陷危险因素,具有直接负性作用,其作用占7.3%(路径系数为0.073,P<0.05)。结论云南省出生缺陷患病率比较严重。孕期不良心理状态是出生缺陷危险因素,出生缺陷产生直接负性作用。

  • 标签: 孕期 心理等因素 出生缺陷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喉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生存质量产生影响。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56例喉癌患者随机分成了两组,其中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是延续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生存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喉癌患者延续护理,可使其心理负担得到减轻或者消除,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喉癌 心理状态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心理状态影响。方法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将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分为实验组45例(常规护理)对照组45例(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总遵医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QOLFI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综合护理 心理状态,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方法,患者术后精神状态认知功能状况。方法选取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老年患者124例。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椎管内麻醉方法。结果应用椎管内麻醉方法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以及术后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状况评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对于老年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较好效果,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麻醉 骨科手术 麻醉方法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晚期肿瘤患者中采取心理护理姑息护理联合干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参考入院时间不同将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50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收入25例,将常规护理干预用到对照组,将心理护理姑息护理联合干预用到实验组,验证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干预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晚期肿瘤反应、HAMA、HAMD对照组对比,P<0.05,统计学具有计算意义。对照组实验组干预后HAMA、HAMD干预前对比,P<0.05,统计学具有计算意义。结论将心理护理姑息护理联合干预应用在晚期肿瘤患者中存在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心理干预 姑息护理 晚期肿瘤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为烧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其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影响。方法:时间段: 2016年 07月 -2018年 07月 ,研究对象:本院收治烧伤患者68例,按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 n=34例)、对照组( n=34例),研究组:常规护理,对照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临床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及临床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为烧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烧伤病人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一共6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选取对象,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30例老年患者)、对照组一组(30例老年患者),分别实施中医特色护理以及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后,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中医特色护理 老年股骨颈骨折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影响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样本孕妇分娩期进行干预性指导,分析其孕妇心里影响效果。方法样本时间内即将进行分娩孕妇进行统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增加干预性治疗。分析统计两组孕妇治疗前心理状况以及分娩意愿,并跟踪调查干预后孕妇对分娩方式选择及心理状况,比较护理干预临床价值。结果试验组孕妇接受干预治疗后心态明显发生改变,选择自然生产数量增加,对待干预治疗反应较好。结论在分娩期孕妇进行干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转变孕妇产前心里,有利于帮助患者心态恢复平缓,减少产前、产后忧虑症产生,临床实际应用有价值。

  • 标签: 分娩期 护理干预 分娩意愿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医疗设备保障是专门针对医疗设备一项工程,其中包括医疗设备管理、使用、检测、维修、保养一系列活动,医疗设备保障需要医疗设备合理科学管理维护,本文将就医疗设备管理维护进行相关探讨。

  • 标签: 医疗设备 管理 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6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精神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采取椎管内麻醉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老年骨科手术 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精神状态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病患儿术前心理状态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22例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进行术前心理状态分析,而后实施心理护理措施,比较护理前后患儿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前,患儿哭闹次数为(4.2±1.2)次/d,拒食次数(3.4±1.4)次/d,攻击次数(4.5±1.5)次/d;护理后患儿哭闹次数为(1.2±0.2)次/d,拒食次数(1.5±0.5)次/d,攻击次数(2.1±0.5)次/d,护理前后患儿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病患儿术前存在较为严重抗拒哭闹情绪,通过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可稳定其情绪,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心脏病患儿 手术治疗 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宫外孕患者术后焦虑心理影响。方法 108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 54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导致焦虑原因及护理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 (43.11±11.5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53.10±12.19)分 ,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宫外孕患者术后焦虑状态 ,效果良好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以及广泛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宫外孕 术后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干预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效果。方法:本文选取 5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随机划分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焦虑、抑郁心理情绪状态改善情况。结果:护理组焦虑、抑郁心理情绪状态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得分大小分别是( 39.18±1.64)分、( 39.62±3.12)分以及( 95.47±3.07)分,对照组焦虑、抑郁心理情绪状态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得分大小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操作后,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态,调节其不良心理状态,更好发挥优质护理干预操作带来积极影响,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心绞痛 心理状态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心理护理乙肝合并肝纤维化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生存质量影响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乙肝合并肝纤维化120例患者(在2016年9月15日至2017年9月15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60例。结果观察组心理功能(97.19±1.52)分、躯体功能(96.57±1.18)分、物质生活(95.43±2.18)分、社会功能(92.45±3.62)分、焦虑评分(21.43±2.33)分、抑郁评分(18.99±1.76)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合并肝纤维化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明显。

  • 标签: 心理护理 乙肝 肝纤维化 不良心理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肤接触护理新生儿预防接种疼痛感影响。方法从我院妇产科选出分娩并进行预防接种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新生儿分成两组,组一3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组二30例为观察组,采用皮肤接触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在预防接种前、中30s、后3min及6min疼痛(NIPS)评分情况,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在预防接种前NIPS评分均为0,无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在接种中30s、后3min及6min后NIP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皮肤接触护理能显著降低新生儿预防接种疼痛程度,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皮肤接触护理 新生儿 预防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内外胆管结石多次手术原因、再次手术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本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接收多次胆道结石手术患者7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肝脏储备状况及肝内外胆管结石分布状况为依据对手术方式进行选择,分析患者再次手术原因、手术方法、再次手术后并发增发生状况。结果70例患者均属于复发或则结石残留患者,其中,5例合并原胆肠吻合口狭窄,4例合并继发胆道恶性肿瘤,1例合并胃肠道间质瘤侵犯肝内胆管;70例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分别是(181.23±141.64)ml(258.63±65.84)min;70例患者中,有61例结石全部清除,结石清除率为87.14%;70例患者中,术后产生并发症患者37例、切口感染患者14例、胸腔积液患者9例、胆瘘患者7例、切口感染合并胸腔积液患者5例、胆道出血患者15例,所有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病情均好转。结论再次手术主要因素是复发结石残留。再次手术前,通过肝叶是否萎缩、结石分布状况及是否存在病变进行明确,并选取相应手术治疗方法,不仅能够降低结石复发率结石残留率,同时有助于促进结石取尽率提高。

  • 标签: 预后 再次手术 肝内外胆管结石 多次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