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管偏移对充填材料封闭根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下颌单根管前磨牙,随机划分为两组,分别为弯根管牙组与直根管牙组,比较各组根管偏移指数、根管微渗漏发生率等。结果A组、C组与D组的根管偏移指数、根管微渗漏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显著。结论根管偏移影响填充材料封闭根管能力,特别是弯曲根管预备,其削弱效果明显。

  • 标签: 根管偏移 充填材料 封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Q 分类法评价患者对唇珠位置偏斜与不同笑线的美学影响研究。方法:利用 Adobe Photoshop CS6 及Magic Morph 1.95b 软件将模特照片 PS 为高位、中位、低位笑线及唇珠偏移模板,得到21张序列量变图。以1mm的增量改变,偏移量为左右0 ~ 3 mm。由 150名口正畸患者用 Q 分类法进行评价,相关数据经统计学单向方差分析及两两对比。结果:大部分正畸患者能识别出中位笑线照片,但不能辨别出 2mm 以下的偏斜, 当唇珠偏斜≤ 2mm,中位笑线照片的选择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1、正畸患者对唇珠≤ 2mm 的偏斜感知度低。2、高位,中位,低位笑线中,中位笑线更符合大众审美。

  • 标签: Q分类法 唇珠 笑线 美学评价
  • 简介:目的建立一套颅面部三维重建影像部分骨组织标志的三维定位标准.材料和方法提出颅面部和面部不对称畸形相关的25个骨组织标志的三维定位要求,选取37例面部不对称畸形、6例正常人符合Dicom3.0协议、层厚0.13mm以内的CT数据,利用三维重建软件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由两名不同观测者按照提出的定位要求分别定位这25个标志,获取其三维坐标.使用直线相关性和零截距直线回归分析得到2名观测者获得的各标志坐标及模的直线相关系数和零截距直线回归系数.结果下齿槽座、眶下缘、眶上缘、耳点、髁突等5类标志仅在X轴方向上的定位的直线相关系数在[0.9500,1.0500]之外,在空间和其他方向以及其余16个标志点在各个坐标轴及空间上定位的直线相关系数r和直线回归系数b均在[0.9500,1.0500]之内,p<0.0001.结论笔者提出的对三维重建骨组织表面25个标志的定位要求可作为正常或面部不对称畸形骨组织三维重建标志的定位标准.

  • 标签: 面部不对称 畸形 三维重建 影像部 骨性 标志点
  • 简介:血细胞分析是临床最常用、实验室检测标本量最多的检验项目之一。血细胞分析结果的解释离不开参考区间。长期以来,我国缺乏基于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数据建立的参考区间。2012年,在“中国人群重要常规临床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建立”基础上,发布了行业标准《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WS/T405-2012)[1]。本文就建立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项目研究的特点和参考区间应用的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探讨。

  • 标签: 血细胞 质量控制 参考区间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女,40岁。不明原因头痛两月余,伴颈肩项背不适,头痛以左半侧头部明显,在外院诊治排除器质性疾病,予以口服止痛药无疗效,于2008—11-02来我科诊治。患者精神略萎靡,表情痛苦,左侧头颞顶部压痛明显。CT(外院):头颅无异常;X线片(外院):颈椎无异常。其他系统检查无异常。诊断:偏头痛。治疗:患者坐位,放松头部额肌、枕肌、颞肌;用摩擦法放松帽状腱膜。

  • 标签: 偏头痛 治疗 对称 点按 器质性疾病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探索面部器官的对称性和形态学特征,为面部的修复重建、美容整形手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50例正常青年女性.采用计算机辅助的照片测量法.测量面部的对称距离及角度,观察测量数据的差异和变化。然后选出10例.用计算机制作其侧面部合成图,并和原图进行评分比较。两次实验均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内外眦连线和水平线的夹角、眉头眉峰连线和水平线的夹角、鼻翼点到口角间距、口角点到下颌角间距,以及下颌角点到软组织颏下点间距.在左右两侧面部的测量值有统计学差异。左右两侧面部合成图的评分分值明显小于被测者原先照片的评分值。结论中下面部组织的不对称性较为明显。面部的绝对对称是不存在的。对称性的概念不能独立而单一地应用于人体美学中。面部对称形态特征的标准化研究和范围界定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 标签: 面部对称性 量化 美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牙隐裂对称性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09年1月就诊的73例患者(75颗患牙)的临床资料,对牙隐裂的发生部位及可能诱因进行分析。结果第一磨牙的牙隐裂发生率明显高于第二磨牙及双尖牙;75颗患牙中治疗成功61颗,占81.33%;有效9颗,占12%;失败5颗,占6.67%。结论牙隐裂的诱因可能包括不当的咬合力、高尖陡斜面、重度磨损、牙髓坏死、牙体修复治疗。牙隐裂对称性发生率很高,预防性调牙合及口腔保健指导是预防牙隐裂对称性发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牙隐裂 调牙合 口腔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 初步调查福州地区 810名健康女性血清 HE4水平分布,为建立福州地区健康女性 HE4参考区间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年 5月至 2017年 7月期间在我院体检的 810名健康女性,采用罗氏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中 HE4水平,并按年龄分为 5组,比较各组 HE4水平,将无统计学差异的年龄组合并,建立血清 HE4参考区间。结果 30岁以下组( 231例)、 31-40岁组( 181例)组、 41-50岁组( 251例)、 51-60岁组( 103例)、 60岁以上组( 44例)的 HE4中位数水平分别为 43.16( 38.59, 49.56) pmol/L、 44.24( 38.44, 50.43) pmol/L、 46.43( 41.21, 54.99) pmol/L、 50.53( 43.57, 55.93) pmol/L、 67.66( 52.98, 77.49) pmol/L。其中 30岁以下组与 31-40岁组的 HE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41-50岁组的 HE4水平明显高于 31-40岁组( P<0.05)。 41-50岁组与 51-60岁组的 HE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60岁以上组的 HE4水平明显高于 51-60岁组( P<0.05)。重新分组,以第 95百分位数为参考区间上限,得出 HE4参考值为: 40岁以下 <62.20 pmol/L, 40-60岁 <70.17 pmol/L,60岁以上 <108.27 pmol/。结论 年龄是影响健康女性血清 HE4出现差异的重要生理因素,可以以 40岁以下、 41-60岁和 60岁以上为分组,分别建立 HE4的参考区间

  • 标签: 人附睾分泌蛋白 4 参考区间 罗氏电化学发光法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行业的发展也迈向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伴随着药品种类越来越多,为避免有不达标的药品流入市场,开展药品检验工作是尤为重要的。在药品检验中为了保证检验的科学性与精准性可利用等效区间进行检验,基于此本文将深入分析药品检验中等效区间的确定方法与应用效果,为药品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药品检验 等效区间 确定方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YY/T 1789.4-2022 体外诊断检验系统 性能评价方法 第4部分:线性区间与可报告区间》建立N末端B

  • 标签: NT-proBNP 免疫层析 线性区间
  • 简介:摘要:对于环氧烷而言,是一种在当下合成领域当中十分重要的中间体,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了药物和工业化学品的合成领域。在本文的分析中,就主要基于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在药物合成中具体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此为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的30例患者,采取小切口融合去脂与埋线术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同期在我院行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采取切开法,设为对照组。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美容治疗满意度,观察组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去脂和连续埋线并用的重睑成形术实施不对称双眼皮整形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佳,愈合时间比较短,美容效果比较好。

  • 标签: 不对称 双眼皮 整形修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对称双眼皮采用整形修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我院诊治的796例不对称双眼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98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398例采用整形修复术进行治疗。结果:术后伤口痊愈时间治疗组(7.08±2.67d)短于对照组的(10.79±2.99d),差异显著(P

  • 标签: 不对称双眼皮 整形修复术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宜宾地区健康儿童血清胱抑素C的参考区间。方法收集宜宾地区儿童健康体检者1163例,年龄范围2d至12岁,其中男616例,女547例。按年龄分为5个组,采集空腹静脉血液后离心,用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浓度。以正态分布法建立各年龄阶段血清胱抑素C参考区间。结果同年龄组男女血清胱抑素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3~6岁)组与学龄(7~12岁)组儿童血清胱抑素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岁以内儿童血清胱抑素C随月龄增长呈下降趋势(Y=1.46-0.047X,r=-0.947)。新生儿组(〈29d)、婴儿组(29d至〈1岁)、幼儿组(1~2岁)、≥3岁的儿童血清胱抑素C参考区间分别为1.18~2.28,0.61~1.79,0.52~1.22,0.44~1.10mg/L。结论建立了宜宾地区健康汉族儿童血清胱抑素C参考区间,对早期评判肾脏功能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健康人群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参考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