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李艳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健康前沿》 2015年第9期
  • 机构: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是培养幼儿复述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幼儿进行对话的能力、培养幼儿独自讲述的能力、培养幼儿在人前大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等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到2020年8月收治的老年MCI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48例。试验组给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每周5天,每天30分钟,训练难度采用自适应的方式进行调节。对照组训练每周5天,每天30分钟,训练难度是固定的。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血清IGF-1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MMSE评分(28.73±1.02)、MocA评分(22.03±5.1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比较不同的麻醉方式对于老年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S100β蛋白表达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自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共计50例进行分析,分为进行全身麻醉的对照组,及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实验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前(T0)、术后2h(T1)、术后24h(T2)、术后48h(T3)血清中S100β蛋白的含量,此外记录两组患者苏醒后认知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研究对象手术都取得预期效果,实验组在T1阶段S100β蛋白明显高于T0,而对照组T1、T2、T3均较T0阶段明显升高,实验组苏醒后认知障碍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可降低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此外S100β蛋白的含量变化与认知障碍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术后认知障碍 直肠癌 麻醉方法 老年患者 S100&beta 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丁苯酞序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 2018年 3月到 2019年 3月治疗的 10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前 14d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后三个月采用口服丁苯酞胶囊治疗,时间为 3个月。期间注意观察实验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最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炎性因子水平,高敏 c反应蛋白( hs-CRP)、五聚素 -3(PTX-3)评分和临床疗效评测。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丁苯酞序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且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丁苯酞序贯治疗 急性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序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前14d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后三个月采用口服丁苯酞胶囊治疗,时间为3个月。期间注意观察实验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最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炎性因子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五聚素-3(PTX-3)评分和临床疗效评测。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丁苯酞序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且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丁苯酞序贯治疗 急性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炎性因子
  • 简介:目的骨关节炎(OA)是骨科常见疾病,但其致病基因和相关通路尚不清楚。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筛查骨性关节炎发病的核心基因,以揭示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表达谱芯片GSE55235下载自GEO数据库,原始数据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得出差异基因。通过DAVID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和通路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结果本研究中,共有10例骨性关节炎滑膜组织和10例健康对照组滑膜组织纳入分析。使用P〈0.05和|logFC|〉2作为阈值,我们从表达谱数据芯片GSE55235筛选出差异基因。通过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我们筛选出骨性关节炎OA的核心基因IL-6和VEGFA。结论IL-6和VEGFA基因可能是骨性关节炎的核心基因,这些基因和其相关通路可能是骨性关节炎分子诊断标志物和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核心基因 蛋白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人血清当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B12之间的关系。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病人的数量为100例,时间为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通过mRS量表以及BI评定量表对病人入院时以及发病后的3个月、6个月时病人的预后情况,同时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对不同时间病人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记录不同时间的病人神经功能缺情况情况,对患者血清当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并判断患者的预后。结果:从患者的Hcy水平来看,其入院时和发病后三个月、六个月时,下降,而从维生素B12水平来看,会逐渐升高,说明差异性的存在,p<0.05,结合病人年龄,发病期间的NIHSS评分,对患者叶酸水平进行评价时,发病后的三个月以及六个月,与mRS、和BI评分无关,P>0.05,在评价MoCA和MMSE评分时,为负相关,p<0.05,而维生素B12水平在病人发病后的第三、第六个月和BI的评分呈现正相关,但与mRS的评分为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当中的叶酸水平与病人的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关系,叶酸水平越低,病人出现认知障碍的症状越轻。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本文从认知衰弱的概念、评估工具和认知相关结局3个方面对国内外老年人认知衰弱的影响进行综述。认知衰弱的概念和评估方法尚未达成共识,其危险因素结论不一,从而为认知衰弱的早期识别和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老年人 认知衰弱 认知相关结局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团体正念认知疗法(MBCT)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心理科诊治的20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年限为2020年至2021年。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心理治疗方案联合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团体正念认知疗法联合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自主神经认知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更优(P<0.05)。结论:团体正念认知疗法在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自主神经认知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团体正念认知疗法 抑郁症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认知康复训练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并评估其效果及可行性。通过对一定数量的老年人进行认知康复训练,观察其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认知康复训练显著提高了被试的认知功能,包括记忆、注意力、执行功能等方面。此外,认知康复训练还能够提升被试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认知康复训练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具有积极的影响,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

  • 标签: 认知康复训练 老年人 认知功能障碍 效果评估 干预手段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苏州市工业园区娄葑医院康复科 215000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结合认知训练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 2013年 4月~ 2015年 3月期间接诊的中风后伴有血管性痴呆患者 80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入院顺序的单双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 n=40),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与认知训练的联合治疗,而对照组单独给予认知训练,对患者进行简易智能量表 MMSE以及长谷川痴呆量表 HDS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MMSE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治疗后的 MMSE评分( 26.3±3.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22.5±3.7)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两组患者进行长谷川痴呆量表 HDS的评定后,观察组正常以及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亚正常以及痴呆的患者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灸结合认知训练对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认知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针灸 认知训练 认知功能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常规神经内科治疗配合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8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治疗组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认知康复训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认知康复训练 缺血性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和分析认知行为护理策略对冠心病患者疾病的认知、心理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7年至2018年间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对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在一般护理措施的情况下,给患者采取认知行为护理策略。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抑郁、焦虑情感评估以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进行记录,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疾病认知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 采用认知行为护理策略,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负性情绪。与对照组相比,疾病认知程度明显提高,并且总体护理满意度水平明显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认知行为护理措施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应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缓解不良情绪并产生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 冠心病患者 心理功能 疾病认知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