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并分析运用教学反馈策略在新生儿黄疸护理的健康宣传教育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70例黄疸新生儿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传护理,观察组增加教学反馈策略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对比组间相关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属认知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教学反馈策略 健康宣传教育 家属疾病知识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视频反馈联合角色互换教学在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月在福州某三甲医院肝胆外科实习的42名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在四周实习过程中采用[Microsof1][X2]传统带教方式,2019年5月-2020年1月实习的42名护生为实验组,实验组在四周实习过程中采用视频反馈联合角色互换教学方式。结果 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四周实习结束后的各项指标,发现实验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能力及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视频反馈 角色互换 护理实习生 带教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临床病案首页填写中存在的常见问题,研究改进方案,以提高病案首页的质量。方法:对我院消化内科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出院的401份病案首页填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401份病案中,有161份病案进行了首页问题反馈反馈率为40.15%,其中包括主要诊断编码错误(34.78%),主要诊断笼统(10.56%),入院病情填写错误(9.94%),次要诊断漏填或次要诊断笼统(32.30%),主要手术操作选择错误、手术操作漏填或缺项(13.67%),其他问题(11.18%)。结论:对于病案首页填写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临床医师的培训及和病案编码员的及时沟通,严把病案首页填写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病案首页的质量。

  • 标签: 病案首页 ICD10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采取反馈式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母婴同室产妇中抽选8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1例,接受反馈式健康宣教,对照组41例,接受常规健康宣教,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产妇自护评分、婴儿护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产妇自护评分、婴儿护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45、2.188,P

  • 标签: 反馈式健康宣教 母婴同室 产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将定责追踪反馈机制应用于病案质控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1320份病案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月至6月病案共654份,设为对照组;2020年7月~12月病案共666份,设为研究组(实施定责追踪反馈机制),对两组病案甲级率、整改次数等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研究组甲级病案率为95.05%,高于对照组89.91%;研究组丙级病案率(0.90%)低于对照组3.21%(P

  • 标签: []定责追踪 反馈 病案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抽动障碍治疗中结合应用心理治疗与生物反馈技术的效果。方法:取61例观察样本(即:我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抽动障碍儿童),抽签分组,行常规治疗(29例,对照组)和常规治疗+生物反馈+心理治疗(32例,观察组),比较YGTSS评分 、依从率、总有效率。结果:治疗12周,观察组 YGTSS(31.25±6.37)分,比对照组(39.40±6.55)分低,依从率93.75%(30/32),总有效率96.88%(31/32),比对照组68.97%(20/29)、75.86%(22/29)高,P<0.05。结论:儿童抽动障碍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应用心理治疗、生物反馈技术可提升患儿依从性,改善患儿病情,具有确切疗效。

  • 标签: 抽动障碍 心理治疗 生物反馈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改进医疗服务措施和管理方案,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收集门诊患者在医院微信公众号后台及的反馈意见,通过电话回访的形式了解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及流程存在问题的意见建议。结果:通过微信后台收集患者反馈意见,并下发至相应临床科室,临床科室根据意见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结论:就诊流程及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类问题是患者所提到的最多的问题,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优化就诊流程,提高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及沟通技巧能有效提高门诊患者满意度,从而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门诊 意见反馈 医疗服务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妇,探究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我院妇产科一年间(2021.1~2021.12)的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妇(80例),随机分为两组(40例/组),对照组实行自主训练,而观察组实行生物反馈治疗,将临床效果(临床疗效与腹围恢复情况)做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50%),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生物反馈治疗 产后腹直肌分离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重点分析运动疗法联合生物反馈在盆底失弛缓型便秘患者治疗中应用,以明确该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随机挑选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前来我院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计8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仅接受生物反馈疗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接受运动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生可以选用运动疗法+生物反馈作为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治疗方案,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普及价值。

  • 标签: 盆底失弛缓型便秘 运动疗法 生物反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间歇导尿联合生物反馈疗法进行产后尿潴留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采用间歇导尿联合生物反馈疗法进行产后尿潴留临床治疗和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 。结论  采用间歇导尿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和护理产后尿潴留临床效果更好。

  • 标签:     尿潴留  产后尿潴留  间歇导尿  生物反馈疗法 
  • 简介:【摘要】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我国盆底康复发展较晚,大多数以保守治疗为主。生物反馈作为盆底康复治疗的一种治疗方式,优点较多、副作用小、较安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得到了快速发展,治疗效果逐渐被认可。本文就目前生物反馈治疗技术在产妇盆底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康复 生物反馈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针刺治疗女性产后性功能障碍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12月到2021年11月进入本院治疗的96例女性产后性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试验,随机数字将其选入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盆底肌肉锻炼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功能障碍评分、疗效。结果:实施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性功能障碍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评分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更高,P

  • 标签: 生物反馈电刺激 针刺 女性产后性功能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应用于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合计100例纳入观察对象,利用电脑分组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哮喘症状评分、慢阻肺症状评分明显改善,肺功能指标明显更优,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应用慢阻肺患者中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优化患者的肺部功能,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 慢阻肺 肺功能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谈论闭环负反馈控制在术后管道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把从2020年1月作为研究开始时间,直至2021年1月本院医治的82例手术病人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采依照红绿双色球法方式来实现分组,把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小组存在41例。对照组病人选择常规方式的管道护理,实验组病人选择闭环负反馈控制,代表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及管道滑脱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是92.68%相比于对照组的80.49%更高;实验组病人的护理质量及管道滑脱情况表现相比于对照组的更理想,组间对比表明(P<0.05)。结论:在患者术后的管道护理质量控制期间实行闭环负反馈控制,利于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水平,给予患者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实行。

  • 标签: 闭环负反馈控制 术后管道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方法完成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方法完成疾病治疗)和研究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方法+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方法完成疾病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肌力恢复效果、盆底肌持续收缩60秒肌电压、盆底肌最大肌电压。结果:研究组肌力恢复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盆底肌持续收缩60秒肌电压(18.69±1.69)、盆底肌最大肌电压(26.79±1.25)均高于常规组盆底肌持续收缩60秒肌电压(16.01±1.79)、盆底肌最大肌电压(22.03±1.69)(P

  • 标签: 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 产后盆底功能康复 肌力恢复效果 盆底肌持续收缩60秒肌电压 盆底肌最大肌电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对子宫脱垂的影响。方法:选取600例子宫脱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肉锻炼,研究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肉训练。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盆底功能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盆底功能好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肉训练 子宫脱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采取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对于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剖宫产产妇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和对照组(常规干预)各75例,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乳房胀痛等级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剖宫产 生物刺激反馈治疗仪 乳汁分泌 乳房胀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研究产后实施生物刺激反馈治疗仪对预防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住院顺产产妇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仪,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盆底肌收缩功能等级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尿潴留 生物刺激反馈治疗仪 盆底肌收缩功能 尿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