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有 4088项采用 TLC法进行中药鉴别,可见薄层色谱法技术操作的普遍性。但很多药学人员常常会由于操作技术不够规范而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性,尽管其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直观的优势。本文将对薄层色谱法操作技术控制要点进行概括分析,旨在为实际鉴别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薄层色谱法 操作技术 控制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X线胸片的摄影技术进行分析同时探究治疗控制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3月收治的158例0-4岁患儿,均采用X线胸片进行摄影,分析摄片质量。结果本次研究中全部158例患儿有84例图像达到优秀标准,其余74例存在一定的图像质量问题,但是也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图像质量问题主要包括呼吸移动伪影、肩胛骨没有移出、患儿肺底部视野较差等等。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进行小儿X线胸片摄像过程中,相关的医护人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准确的摄像时间,进而避免由于患儿依从性非常差造成的图像质量不理想问题。同时,为了保证在不影响诊断结果的同时尽量缩短曝光时间,需要选择合适的摄影参数,保证合理诊断。

  • 标签: 小儿X线胸片 摄影技术 质量控制 伪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常见的问题与方法对策。方法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间病理科按常规管理制度实施病理检查相关工作,在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病理科根据病理检查工作现状实施针对性问题干预,分析总结干预前后病理科病理技术质量控制效果。结果干预后样本病理检查总错漏率0.62%较干预前4.75%明显降低(P=0.000)。结论针对病理检查中的问题实施针对性干预可改善病理技术质量。

  • 标签: 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 常见问题 方法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组化染色对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82例肝脏穿刺组织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案例。根据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将82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HE染色处理,实验组采取免疫组化染色进行检查。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切片质量与确诊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切片优良率(97.56%)相对于常规组患者的切片优良率(78.05%)有明显优势,数据差异突出,优良率数据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实验组患者的确诊率(39例,95.12%)相对于常规组患者的确诊率(31,75.61%)有明显优势,数据差异突出,优良率数据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免疫组化染色对于病理技术质量控制有着显著的影响,能够显著提升切片的质量,从而提高临床确诊率,临床应用价值突出,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免疫组化染色 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 影响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医院实施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前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病理标本与HE切片质量的对比,分析了医院病理技术的常见问题与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升病理技术的质量。

  • 标签: 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 问题及对策 HE切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问题分析与对策。有效的质量控制对免疫组化病理技术的综合检验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注重病理技术的每一个操作细节,不断总结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最大限度的提高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标签: 免疫组化 质量控制 病理技术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4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根据腹部损伤具体情况及时选择适宜手术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治疗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322、34.877、6.071,P<0.05)。观察组最高温度、乳酸消除时间、凝血酶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140、31.097、22.087,P<0.05)。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可有效缩短严重腹部创伤救治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有效阻断低体温、酸中毒及凝血障碍三者间的恶性循环,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严重腹部创伤 救治 损伤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卫生理化检验技术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实际作用。方法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这段期间内,将卫生理化检验技术应用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比较实施卫生理化技术前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例数。结果实施卫生卫生理化技术后,饮食安全、突发公共事件以及食品安全问题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实施前,实施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后,社会公众和检验人员对疾病预防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疾病预防控制过程中加强理化检验技术,其有助于降低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和饮食安全发生次数。所以,要加强对卫生理化检验技术的投入,促使疾控工作顺利进行。

  • 标签: 卫生理检验技术 疾病预防控制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门诊收治的多发伤患者90例,按照研究需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取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救治,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救治。对比两组患者的外伤康复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乳酸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碱剩余恢复时间(BE)明显较短,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多发伤救治中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能有效控制病情,为患者后期修复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各项生理机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损伤控制 多发伤 救治 临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信息技术在批量烧伤患者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6批50例烧伤患者,对其实行护理信息技术,对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结果50例患者护理前基础护理评分、重症护理评分、护理文书评分以及消毒隔离评分均低于护理后,分数间经过对比后P<0.05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批量烧伤患者采用护理信息技术可将护理质量提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信息技术 批量烧伤患者 护理质量控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消毒供应室的质量控制与医院感染控制的方法,使医院的感染率得以有效被控制。方法在进行控制前,既要遵守《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又要遵守《消毒技术规范》的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多种有效的措施对供应室的物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对医院的空气进行消毒处理,采用的方法可以是化学、物理和生物等方法,在此过程中,不公要对测供应室的无菌区的无菌效果进行定时监测,也要对清洁区的无菌效果进行定时监测。结果2015年我院消毒供应室达标,截止到2017年1月,没有出现过因为供应室工作出现失误而导致医院出现感染事件,本院全部的无菌物品在确保供应的同时也符合无菌标准。结论在临床上,应当对欠缺的制度加以制定,不断完善原有的消毒供应室管理制度,匹配好每个医务工作的职责,明确岗位责任,对于消毒灭菌的质量监控应当严格执行,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确保供应室的无菌环境,使其可以为医院提供高效优质的无菌物品,并且做好监测预防医院感染的工作。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质量控制 医院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临床治疗中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价值,为骨科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骨科收治住院治疗的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92例,以11比例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n=46)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n=46)患者接受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对比两组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组间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比常规治疗,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用于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治疗中优势突出,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损伤控制骨科技术 严重多发伤 骨折 治疗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临床治疗中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价值,为骨科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骨科收治住院治疗的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92例,以11比例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n=46)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n=46)患者接受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对比两组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组间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比常规治疗,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用于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治疗中优势突出,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损伤控制骨科技术 严重多发伤 骨折 治疗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随着本院外科的蓬勃发展,病理科工作量也在快速增长,加之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病理学技术的广泛开展,对 HE染色切片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HE染色切片是病理科关键起始步骤,也为免疫组化、分子病理学等项目提供方向指引,有助于提高病理诊断工作准确性,并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本文就病理 HE切片的质量控制进行详细探讨与分析。

  • 标签: 病理 HE切片 质量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将科室感染控组小组用于医院感染控制中,对效果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住院患者分组研究,乙组行常规医院感染管理,甲组成立科室感染控组小组,并实施相关管理措施,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甲组医院感染率为1.27%,与乙组9.49%相比,相对更低(p<0.05);甲组医务人员管理、器械物品管理、环境管理各项质量评分与乙组相比,相对更高(p<0.05)。结论科室感染控组小组用于医院感染控制中效果显著,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升院感控制管理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科室感染控制小组 医院感染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重症病人血糖控制及护理进行全面分析。方法选取2015-2017年空腹血糖水平在8.56以上的ICU重症病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是实验组,二是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50,给予两组相同的血糖控制方法,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前的血糖为8.25±1.20,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血糖为8.30±1.15,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45%,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40%,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对ICU重症病人进行血糖控制及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 标签: ICU重症病人 血糖控制 护理
  • 简介:摘要医院物价管理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随着医药卫生体系的不断改革和推进,医疗保险体制也随之进行改善和深化,加强对医院的物价管理,规范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医院各环节均贯彻落实国家物价管理政策,保证严格管理和规范准入。国家政策的直接执行管理部门是物价科,而物价科又是医院财务和经济管理的主要环节,要确保物价科制定合理收费标准,确保规范合法收费,建立健全的物价管理制度,提高物价管理水平。

  • 标签: 医院 物价 管理 环节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