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压无针接头连接留置针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选用本病房使用留置针患儿200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为使用正压接头连接组,对照组为病房传统使用头皮针连接的方法。分别观察回血情况、堵管情况、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接头脱落情况。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o5)。结论使用正压无针接头明显减少了留置针回血、堵管现象,无接头脱落现象,延长了留置时间,降低了患儿穿刺部位感染率和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同时减少了患儿静脉穿刺次数,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正压无针接头 儿科 留置针 静脉输液
  • 简介:各种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显露出它独特的优点。但如果操作不当会造成许多并发症如:导管栓塞、静脉炎、静脉微栓、输入小量空气、医护人员及病人针头刺伤,医源性感染等。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应用无需针头安全接头连接静脉留置针几乎可以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遂从2003年6月起我们应用无针安全接头连接静脉留针。经过半年多临床观察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安全接头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静脉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当静脉输液与血压监测在同一肢体时,使用正压接头对输液并发症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08月--2018年11月在本科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留置针末端用肝素帽与输液器链接进行输液。观察组留置针末端用正压接头与输液器连接进行输液。比较两组的回血率、堵管率。结果实验组的回血率、堵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输液与测血压在同一侧肢体时,正压接头的使用可有效减少浅静脉针使用中的回血率及堵管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正压接头与人工正压封管操作在静脉导管形成正压的效果。方法挑选2015年1月在我院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50例作为观察组,挑选同时间在我院3年以下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50例作为对照组,由观察组护士及对照组护士分别使用正压接头和人工正压封管操作对体外留置针进行封管,比较观察组护士及对照组护士的合格率及两种方式的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护士的封管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观察组护士及对照组护士使用正压接头进行封管的合格率高于采用人工正压封管的合格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训练能提高其封管的合格率,使用正压接头封管的合格率比人工正压封管的合格率高,推荐临床使用正压接头对静脉导管的留置针进行封管。

  • 标签: 正压接头 人工正压封管 静脉导管 合格率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270-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张北济民医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40,采取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与研究组(n=40,采取高强度聚焦超声),对比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均较少,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中采取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可加快机体的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手术 高强度聚焦超声 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在军事体能实战化训练过程中,由于高强度训练引起的运动损伤的出现,很容易对受训官兵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充分论述了军事体能实战化训练的特点,对如何规避运动损伤,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 标签: 军事体能 运动损伤规避 高强度训练
  • 简介:【摘要】 目的:运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实现持续改进。方法:以我院2021年10月的抗菌药物使用数据为基础,运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分析导致AUD偏高的药物方面以及管理方面的因素,确定整改目标,制定整改方案,比较整改前后AUD的变化。结果:PDCA运用前后,我院的AUD由51.7DDD下降至39.9DDD。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质量管理工具的运用可有效降低AUD,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标签: PDCA 抗菌药物 AUD DDDs 管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畸托槽临床黏接强度的研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正畸初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其中20例患者采用自酸蚀黏接剂+光固化树脂,另外20例患者采用3M正畸釉质黏接剂黏接正畸托槽,观察并记录1个月内的脱落情况。结果:自酸蚀黏接剂剂+光固化树脂黏接托槽的脱落率与3M正畸釉质黏接剂的脱落率接近,(P>0.05)。结论:自酸蚀黏接剂对牙釉质蚀刻程度轻,但黏接强度足够,可作为一种正畸托槽的黏接方法。

  • 标签: 正畸托槽 黏接强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圣诞树接头与常规雾化装置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 5月~2019年12月期间入住我科的支气管哮喘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或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或短效β2 受体激动剂(SABA)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使用吸氧装置更换干燥湿化瓶的方式进行氧气雾化吸入,实验组将湿化瓶取下,换成圣诞树接头连接雾化器导管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哮喘的症状、体征缓解情况以及雾化吸入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雾化治疗1天后,症状及体征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但3天后比较则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χ2=9.067,P=0.011)。结论:使用相比于常规雾化器,使用圣诞树接头改良雾化吸入装置效果更佳,治疗效果更明显并且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

  • 标签: 雾化装置 支气管哮喘 氧气雾化吸入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强度耐力训练对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0名健康男性青年,并随机分为无氧耐力组和有氧耐力组各40例,训练前、训练后8周行5min短程心率变异性频域、时域法分析。结果两组训练后8周TP、RMSSD、SDNN、LF以及HF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控制适当强度的无氧耐力训同样可以促使人体对环境适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 标签: 耐力训练 自主神经系统 心率变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干预效果;方法分析比较我院2011年1月至2月、2012年1月至2月和2013年1月至2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结果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明显降低;干预前后非限制级抗菌药物DDDs占比明显升高,而限制级和特殊级抗菌药物占比明显下降。结论采取干预措施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运用PASS合理用药系统查询我院2014~2016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限定日计量为单位(DDD),计算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AUD)。结果近三年来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AUD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抗菌药物类别前3名,基本上为青霉素类+酶抑制剂、二代头孢菌素、头孢菌素+酶抑制剂。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仍偏高,应继续加大干预力度,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使用强度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方法利用PDCA对全院抗菌药物强度进行宏观管理力度,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使抗菌药物的滥用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明显降低。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肥胖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流行病”之一,由肥胖引发的各种疾病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现有许多实验证明,有氧运动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够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

  • 标签: 有氧运动 高强度间歇运动 身体健康 减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