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髌股关节不稳是指髌骨脱位、或半脱位、或髌骨滑动轨迹异常。髌股关节不稳中,绝大多数为髌骨外侧不稳(占95%),可进一步分为急性髌骨脱位、慢性复发性髌骨不稳、和习惯性不稳;内侧、上方及下方髌骨不稳少见。一、髌骨稳定性的相关解剖

  • 标签: 不稳影像学 影像学评价 股关节不稳
  • 简介:2012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本刊特色栏目“外科天地”、“影像集锦”和“大巡诊”的建设。“外科天地”栏目以术前、术后影像学检查结果和术中关键操作步骤的文字和图片为主,突出具体的手术操作及技巧。“影像集锦”栏目以影像学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突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影像学在疾病诊断及指导治疗中的作用。“大巡诊”栏目以三级医师对疑难病症的讨论及诊治效果为主要内容,突出该疾病的诊治体会及对临床工作的指导意义。本刊有专业高级绘图工程师可为您的图片加工美化。欢迎全国消化外科同道踊跃投稿。

  • 标签: 影像学表现 特色栏目 消化外科 巡诊 疾病诊断 手术操作
  • 简介:目的探讨Jaffe-Campanucci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Jaffe-Campanucci综合征患者的影像学资料。5例均行数字成像系统(DR)检查,4例行CT,1例行磁共振(MR)检查。根据病灶分布及数目分为单骨多灶型、多骨单灶型及混合型。结果5例均有皮肤咖啡色样斑,1例身材矮小伴发智力发育迟缓。多骨单灶型3例,混合型2例。多见于股骨下干骺端(3骨、4灶)及胫骨上干骺端(4骨、6灶)。病灶位于皮质内偏心性、膨胀性生长,内缘见连续的致密骨性间隔,外缘可见骨壳不完整、骨壳完整或无骨壳3种类型表现。结论Jaffe-Campanucci综合征以多发非骨化性纤维瘤和皮肤咖啡色素斑为主要特征,其骨病灶影像特点与非骨化性纤维瘤完全一致。

  • 标签: 诊断 鉴别 纤维瘤 Jaffe-Campanucci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无症状中国人腰椎间盘MRI征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17例(585个椎间盘)21~59岁无症状中国成年人的腰椎MRI资料,采用盲法对MRI中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疝(膨出、突出、脱出和髓核游离)、局限性高信号区(HIZ)和Modic改变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9岁患者中退变1~2级椎间盘约占89.09%(49/55),在50~59岁患者中降至20.51%(40/195),退变4、5级椎间盘所占比例分别为7.27%(4/55)和37.44%(73/195)。椎间盘膨出53例(53/117,45.30%),HIZ40例(40/117,34.19%),椎间盘突出31例(31/117,26.50%)。患者ModicⅡ型改变发生率10.26%(12/117),高于Ⅰ型(2/117,1.71%,χ2=7.597,P〈0.01)。未见髓核游离和ModicⅢ型改变。椎间盘疝、Modic改变和HIZ多发生于下腰椎。椎间盘疝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显著升高(χ2=36.92,P〈0.001)。Modic改变常见于30岁以上人群。HIZ在40~59岁相对高发。结论无症状国人腰椎间盘MRI以生理性退变表现为主;椎间盘脱出、ModicⅠ、Ⅱ型改变可能与腰痛症状相关。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 磁共振成像 现代中国人
  • 简介:目的评价乳腺叶状囊肉瘤钼靶X线及超声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囊肉瘤术前钼靶X线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病理标本进行对照,分析肿块部位、形态、大小、边缘、密度或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后方回声,内部血流和周围腺体结构、皮肤、乳头、腋窝淋巴结等影像学征象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结果钼靶组诊断符合率为75%,12例乳腺叶状囊肉瘤患者钼靶组诊断乳腺叶状肿瘤8例,叶状囊肉瘤肿瘤1例,乳腺癌1例,乳腺良性肿块(纤维腺瘤)2例.超声组诊断符合率为66.67%,诊断为叶状肿瘤7例,叶状囊肉瘤1例,乳腺癌2例,纤维腺瘤2例.结论乳腺叶状囊肉瘤的钼靶X线和超声表现具有比较典型的影像特征,但缺乏特异性;叶状肿瘤的良恶性及叶状囊肉瘤的恶性程度与影像学表现无显著相关性,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

  • 标签: 叶状囊肉瘤 乳房X线摄影术 超声检查 病理学
  • 简介:目的探讨鼻腔及鼻窦内翻乳头状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率。方法对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腔及鼻窦内翻乳头状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者CT均表现为鼻腔或鼻窦软组织密度灶,2例CT增强扫描显示软组织肿块中度强化,2例在MRIT1、T2序列上信号与脑灰质接近,中度强化。其中25例为单侧发病(左侧13例,右侧12例),2例累及双侧。1例仅表现为左侧鼻前庭小息肉样结节;累及中鼻甲区域26例,其中8例累及上颌窦,累及筛窦、鼻咽部各4例。该组中9例见筛骨骨质硬化;5例癌变者均发现筛孔状溶骨性破坏,其中2例累及颅底。结论内翻乳头状瘤好发于单侧中鼻甲区域,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当发现溶骨性破坏时提示内翻乳头状瘤恶变。MRI对内翻状乳头状瘤软组织边界的显示较CT清晰。

  • 标签: 内翻乳头状瘤 鼻腔 鼻窦疾病 CT MRI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肿块型胰腺炎18F-FDGPET/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慢性肿块型胰腺炎的18F-FDGPET/CT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6例共检出6个病灶,3个位于胰头,3个位于胰尾;平均大小3.0cm×2.7cm。CT平扫6个病灶呈均匀等密度,未见钙化灶,平均CT值约为36HU;增强扫描全部病灶呈延迟期强化。全部病灶18F-FDG摄取呈局灶性增高,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1.6~5.3,平均SUVmax3.92±1.49,高于正常胰腺组织的2.05±0.39(t=-3.648,P=0.015)。3例病灶累及胰头,胆总管及胰管不同程度扩张,呈双管征,胰体尾部轻度萎缩;3例病灶累及胰尾,胆总管及胰管未见扩张,胰体尾部未见萎缩。病灶邻近的主要血管均未受侵。全部病例胰周及腹膜后淋巴结未见18F-FDG局灶性摄取增高,未见远处脏器或(和)组织转移。结论18F-FDGPET/CT对诊断慢性肿块型胰腺炎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胰腺炎 慢性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 18F氟脱氧葡萄糖
  • 简介:<正>目的:多房囊性肾癌(MCRCC)是一种恶性程度低,预后良好的疾患。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来对比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的影像学特征和病理学改变,并研究它们之间的联系。材料与方法:在本机构的数据库中,笔者回顾性分析23例于2001至2010年间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病例。所有病例均在术前行过CT或MRI检查,并经术后病理确诊。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影像

  • 标签: 肾细胞癌 病理学改变 影像学特征 回顾性分析 多囊性 囊性肾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