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科药物治疗是儿科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儿科药物是指主要用于儿童的药物。国内市场90%的药物都没有儿童剂型,儿童使用成人药品的现象较普遍,且过于依赖抗生素,这里存在着平安隐患。儿童用药剂型不丰富,临床研究少。儿童用药安全形势要比成人用药形势严峻。为了促进儿童用药的安全开展,必须确保用药过程平安,标准化用药,促进儿科药学创新发展。

  • 标签: 儿童用药 儿科药学 药物剂量
  • 简介:罗圈腿又称"O"形腿,医学上称为膝内翻;外八字腿,又称"X"形腿,医学上谓之膝外翻,膝外翻也属于"罗圈腿"范畴.医学研究证明:罗圈腿的成因多为人体内维生素D缺乏造成钙、磷代谢紊乱、钙吸收障碍,从而引起骨质软化、骨骼改变、佝偻病等症状,进而导致下肢骨的弯曲.

  • 标签: 罗圈腿 形成原因 矫正 膝内翻 维生素D缺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血栓形成患者循环微粒及微粒来源细胞的磷脂酰丝氨酸暴露是否相关,并检测其促凝活性。方法研究对象为脑血栓形成患者,经体检健康志愿者做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红细胞、血小板磷脂酰丝氨酸暴露及微粒释放水平,用凝血时间测定、内源、外源FXa及凝血酶生成实验评估微粒及细胞的促凝活性。比较正常人脑血栓患者的结果差异是否有显著性,得出结论。结果利用凝血时间、内外源FXa、凝血酶生成实验比较脑血栓患者及正常人RBC、血小板促凝活性,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脑血栓形成患者红细胞、血小板磷脂酰丝氨酸暴露和微粒释放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实验证明暴露磷脂酰丝氨酸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及微粒高度促凝,对CT早期诊断和抗凝治疗策略等方面提供了可能。

  • 标签: 微粒释放 脑血栓形成 研究
  • 简介: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轻则发生盆腹部不适、慢性盆腹痛,重则导致肠梗阻、不育等,严重的腹腔粘连常给再次手术造成极大困难,由于粘连形成过程复杂,治疗效果十分不理想,因此探索其形成机理及预防措施成为当今外科领域的重点内容之一。

  • 标签: 粘连形成 胃肠手术 腹腔镜 术后腹腔粘连 腹部不适 术后并发症
  • 简介:Wnt信号通路由一系列相互作用的分子组成,这些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功能可通过调节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及功能而间接影响骨形成,若抑制Wnt信号通路转导可使成骨细胞分化进程受阻,从而抑制骨形成;若诱导Wnt家族成员表达则可使成骨细胞特异性基因表达增加,促进骨形成。该文就Wnt信号通路及其形成的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WNT信号通路 骨形成 成骨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系统探究并阐述消毒供应室形成湿包的形成原因,并针对各种原因总结管理对策,旨在降低消毒供应室湿包产生概率,提高医院整体工作效率。

  • 标签: 灭菌 湿包 原因与探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形成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12年7~12月份,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546份,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本组收集总血液标本共11342份,不合格的占546份,不合格率为4.81%。结论要加强血样采集规范性,确保血液标本的准确性,最大程度降低临床不合格率,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

  • 标签: 临床检验 血液标本 形成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名ICU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名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合理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方式,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方式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ICU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患者共80例,运用数字表达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预防护理,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且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科创伤患者术后进行预防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微创技术 骨科创伤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尿路结石的形成机制及最新的预防研究进展。我们从尿路结石的化学成分、生长过程以及相关因素入手,深入分析了结石形成的关键机制。最新研究表明,尿液组成、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在结石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预防尿路结石的发生,我们强调了个性化的预防策略,包括改善饮食、增加水分摄入、调整药物治疗等。这些方法有望有效降低尿路结石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尿路结石,形成机制,预防策略,尿液组成,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