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卫生行政执法中,如何认定违法主体,作者从违法主体的认定依据、违法主体认定的前提、违法主体认定的原则、违法主体认定的分类、收集证据最终认定等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卫生行政执法违法主体认定
  • 简介:目的探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乳腺癌和宫颈癌(以下简称“两癌”)早发现管理模式。方法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妇科医生完成常规的妇科检查,对结果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自2012年起闵行区卫计委连续4年开展对40~59岁的重点人群妇女进行免费HPV筛查及乳腺疾病筛查,发现31例符合宫颈癌前病变,20例符合宫颈癌,其中18例宫颈癌早期。发现乳腺癌10例,其中乳腺癌早期6例。两癌早诊率90.16%,早期率80.00%。结论妇女保健工作有重点的针对高危人群,通过健康教育,告知其正确的自我检查方法以及疾病的危害性,降低宫颈癌、乳腺癌的发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女性的健康水平,节约医疗费用。

  • 标签: 妇女疾病普查 筛查 乳腺癌 宫颈癌 早发现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将其应用在高血压疾病当中,观察分析社区患者的情况。方法选取社区高血压患者105例作为分析的对象,通过采用讲座教育、健康询问等形式,分析健康教育效果、患者的认可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前,105例患者了解高血压知识情况为60/105(57.14%),主动按时吃药的情况为47/105(44.76%)例;健康教育后,105例患者了解高血压知识情况为90/105(85.71%),主动按时吃药的情况为96/105(91.43%)例。健康教育后,调查患者对于其认可的情况,105例患者当中对于教育方式十分认可的情况为89/105(84.76%)。健康教育前后两者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各项情况均有所改善,说明健康教育具有重大的作用,对于治疗疾病具有促进的作用。

  • 标签: 社区健康教育 高血压病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疼痛资源护士为主体的疼痛护理学组的运行。方法:病例选取时间: 2018年 2月 -2019年 11月,共选取护理部的 50名护理人员进行此次研究,由疼痛科护士长为组长,在院内各科室护理人员中筛选护理骨干人员组成疼痛护理学组,组内需明确每位成员的职责,加强疼痛资源护士的疼痛教育与培训,并制定相应的质控体系,对疼痛护理学组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对比实施前( 2018年 2月 -2018年 12月 300例)与实施后( 2019年 1月 -2019年 11月 300例)疼痛评估规范率和疼痛评分状况。结果:数据结果显示:实施后疼痛宣教的有效率、疼痛评估规范率大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以疼痛资源护士为主体的疼痛护理学组在临床中的实践,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评分,提升临床中的疼痛评估规范率,在临床中应该鼓励与引导这一护理学组的发展。

  • 标签: 疼痛资源护士 疼痛护理学小组 疼痛评估规范率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肿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护 理实习生

  • 标签: 健康教育 教学方法 肿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供应室护理教学中,采用以护生为主体的小讲课模式是否有良好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2名本院供应室护理实习生,合理均分为A组(观察,21名)及B组(对照,21名),分别采用常规的护理教学模式以及以护生为主体的小讲课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教学效果。 结果:A组实习生理论及实操考核结果更优,合格率级满意度更高。结论:以护生为主体的小讲课效果良好。

  • 标签: 护理教学 小讲课 供应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在双主体班学生临床课见习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56名二年级护生组成护理二主体班,运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学生进行课间见习教育。 比较教育前后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生感受到的教师支持度。 结果,第三学期前、第三学期期末、第四学期期末,56名学生学业效能感量表的学力自我效能维度得分和总分依次上升,第三学期期末、第四学期期末学生的学习行为自我效能维度得分均高于第三学期前的得分(均P

  • 标签: 社会学习理论 护理双主体班 临床课间 见习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医院建设的特点以及传统医院建设的模式,根据当前实际提出了医院建筑工程管理的新模式,期望能够推动现代医院建设的健康发展。

  • 标签: 医院建设 工程管理 新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肿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收集自 2017年我科临床 实习护生60名, 根据所使用的教学模式将其分为A组和 B组 ,各30名护生。 A组护生应用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实施肿瘤护理教学, B组护生则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施教。结果: A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和临床实践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 B组护生,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 P值均 <0.05。 A组护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显著高于 B组护生, 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值均 <0.05。 A组护生对教学 方法的认可度,明显高于B组护生,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 P值均 <0.05。 结论:将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肿瘤护理临床教学中,能够显著提高肿瘤护理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促使护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明显提高,并提升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

  • 标签: 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肿瘤护理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胎盘主体不同附着位置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进行彩超、临床特征分析。方法:通过选取本院收集的100例孕妇临床资料,依据胎盘主体附着位置不同进行分组,附着位于子宫前壁(A组)、后壁及侧壁(B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选取横切剖宫产术式,记录患者的剖宫产出血量以及子宫切除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剖宫产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比较,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明显优于A组(p<0.05)。B组患者全子宫切除、胎盘植入人数明显少于A组,两组患者具有一定差异。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其中B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出现率明显少于A组,B组患者并发症出现人数较少(p<0.05)。结论:对胎盘主体不同附着位置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进行彩超、临床特征分析,子宫前壁孕妇剖宫产整体不良情况较多。

  • 标签: 胎盘主体 不同附着位置 彩超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了研究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肿瘤护理教学中的实际效果。 方法 抽取某医学校的68名护理学生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常规教学组和健康教育组。常规教学组实施常规肿瘤护理教学,健康教育组实行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结果 健康教育组学生的肿瘤护理理论成绩、实操技能成绩比常规教学组的好,健康教育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明显比常规教学组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肿瘤护理教学,可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成绩与实际操作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健康教育为主体 教学方法 肿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安全护理模式为主体的优化护理在无痛分娩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1年6月~2023年6月期间选取80例无痛分娩产妇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与以安全护理模式为主体的优化护理(研究组),记录并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产程用时更短;研究组VAS评分更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以安全护理模式为主体的优化护理可以促进无痛分娩产妇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其对于母婴健康的保障与产妇护理体验的优化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安全护理模式 优化护理 无痛分娩 VAS评分 产程用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在慢性病门诊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88例慢性病患者,以随机信封分组法将其分入对照组、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管理。通过观察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慢性病指标控制情况(血压、血脂、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综合评价两种管理方案的应用效果差异。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总分均相近(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显著(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TC、TG、LDL-C、HDL-C、SBP、DBP、FBG、2hPG均详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除HDL-C无差异外(P>0.05),观察组患者TC、TG、LDL-C、SBP、DBP、FBG、2hPG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满意度95.45%,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显著(P<0.05)。结论:基于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在慢性病门诊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满意度,应用价值高。

  • 标签: 以医院为主体 互联网 护理服务 慢性病门诊患者 管理
  • 简介:摘要:进入新时代,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对建筑行业的要求提高。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水平也越来越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楼房的建设中,电气强电竖井中的电气设备施工对建筑各楼层的供电提供保障,强电竖井也是建筑的重点设施之一。随着楼房越建越高,对建筑电气强电竖井内的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建筑电气强电竖井内电气设备安装施工质量成为了建筑企业重要关注的问题,建筑电气强电竖井的施工将直接影响楼房的供电安全,对人们的生活具有中要影响。本文针对建筑电气强电竖井内电气设备安装施工进行分析,探讨可靠的施工策略,提高建筑供电可靠性。

  • 标签: 建筑电气 强电竖井 电气设备 安装施工 研究
  • 简介:摘要:近些年,我国的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下,对建筑行业的要求提高。目前,为探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接地施工技术,采用工程实例结合理论实践的方法,立足防雷接地的原理和常见的问题,分析了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分析结果表明,电气工程一旦受到雷电的侵袭会造成严重破坏,甚至会引起火灾和爆炸等安全问题。因此,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中必须合理应用好的防雷接地施工技术,将雷电流流畅地导入到地下,以降低雷电对电气设备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升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标签: 建筑工程 电气安装 防雷接地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三主体预警联动模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2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为研究样本,对患者均采用三主体预警联动模式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后成功预警的例数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病率。结果:48例患者经三主体预警联动模式护理成功预警45例,成功率为93.75%;48例患者经三主体预警联动模式护理干预,出现VTE 8例,VTE发病率为16.67%;48例患者与入院时、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下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评分对比,术后第7天评分<术后第3天评分<入院时评分,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主体预警联动模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出现VTE几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 标签: 三主体预警联动模式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