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掌握丘北县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xceL2003软件处理疫情监测数据,制作统计分析力表;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5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484例,年均发病率为14.41/10万,各年发病率以2015年最高31.08/10万;无死亡。发病高峰位于3~4月份,占37.8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婴幼儿,尤其以1~3岁组发病最多。全县12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以锦屏最多,占48.90%。结论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监测,继续开展病原学监测工作,定期开展对监测数据分析,判断发病趋势,了解病原动态分布变化,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研究修文县2013年至2015年手足口病疫情发生状况,通过对修文县近三年当中发生手足口病的人数和死亡率进行分析。方法对修文县管辖下的10个乡镇在2013年至2015年手足口病的人数,使用表格列表统计列表的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通过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从患者发病的年份来看,从2013年-2015年开始,2013年发病的人数最多,2015年发病的人数最少,而其中基本在6-8月份当中发病的人数较多。在发病的乡镇里面龙场镇里面发病的人数最多,除了在2014年出现了1例的死亡的患者除外,其他年份没有死亡的病例。发病的年龄以4岁以下的婴幼儿当中较为常见,而发病男性患者要比女性患者要多。讨论通过对修文县的手足口病疫情分发现,每年发生手足口病疫情分的人数较多,而死亡的比率较低。

  • 标签: 修文县 手足口病 疫情分析 讨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清镇市城乡人群高血压的发病趋势、流行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高血压防治规划、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清镇市18岁以上常住居民2400人,开展慢性病流行现状调查,分析高血压患病流行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25%,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9.6%,男性高于女性(X2=5.540,P=0.019),随着年龄的增高,人群中的患病率明显逐渐增高(X2趋势=218.414,P=0.00),城乡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患者对自身患高血压病的知晓率为55.3%,男性知晓率为49.4%,女性为59.7%,乡镇高于城区(X2=16.191,P=0.000);高血压高危人群年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X2趋势=192.551,P=0.000),城乡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X2=23.838,P=0.000)乡镇高于城区。吸烟、高甘油三酯血症、中心性肥胖、体质指数≥28(肥胖)为危险因素,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患病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66.126,P=0.000),文化程度为保护因素。结论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全国西部地区和贵州农村地区,且男性高于女性,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3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是35岁以下人群患病率的13.104倍,应加强对35岁以上人群血压、体重的监测,开展戒烟、运动及控制血脂方面的健康教育和干预。

  • 标签: 高血压 流行情况 危险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人才工作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经济的发展,人才工作市场化的要求日益突出。本文对我国以市场化方式推进人才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引进、留用、培养及发展四个方面对人才工作市场化提出了几点思考。

  • 标签: 人才工作 市场化 人才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导致血液报废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针对措施,减少血液的浪费,保证用血安全。方法对2013~2014年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主要的原因是ALT增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其后依次是离心破损等。结论为减少血液的浪费,必须做好献血前宣教及献血征询工作,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操作,确保血液的质量和输血安全。

  • 标签: 无偿献血 血液报废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患者PICC的相关感染因素和临床护理干预策略。方法抽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4.0%,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为14.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可知,肿瘤患者PICC的相关感染因素为输液种类、导管留置时间、护理模式等。结论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应用护理干预时,加强对输液种类、导管留置时间的护理可有效降低感染率,缩短恢复时间,可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 感染因素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患者压疮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分析,为临床护理压疮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诊治的52例腹部手术后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压疮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分析。结果本组52例患者中,有0例患者发生压疮,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结论腹部手术后患者容易发生压疮,护理人员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做好综合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压疮发生,促进患者压疮康复进程,适于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压疮 腹部手术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发生的原因以及采取相应护理干预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2014年01月1200例在我院分娩且母婴同室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采取相应护理干预的对策。结果本次研究共有62例新生儿发生感染,感染率为5.17%,其中早产儿有34例,感染率为12.14%,足月儿有28例,感染率为3.04%;院内感染主要主要以呼吸道和消化道为主,其次是眼部、脐部以及皮肤软组织,而从感染率与日龄的关系看,≤3d的新生儿感染率最高;本次新生儿发生感染病例中,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结论母婴同室容易引发新生儿院内感染,加强健康教育、严格消毒以及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母婴同室 新生儿感染 原因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