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CSSD)是医院各类无菌物品的供应部门,负责医疗器械的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和供应。现代医院供应广泛,科室多,周转快。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到医疗、教学、科研的质量。消毒不彻底,会造成全院感染,供应不完善会影响诊疗。因此,做好消毒供应工作非常重要,是医院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合理布局、符合供货流程、明确职责、完善制度等手段是保证供货质量的前提。结果表明,CSSD管理能提高医疗效率,降低感染发生率。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是一种系统管理方法。它是美国军方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并首次应用于工程设计。近年来,许多学者将其引入医疗行业,其效果已在许多领域得到验证。CSSD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手术和其他手术的安全。为了提高CSSD的质量,将HFMEA模式应用于CSSD的观测期。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消毒供应中心 感染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标本检验前质量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集的需要进行细菌培养的5800份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式评估标本检验前质量控制中的失效模式,在确定相关的风险因子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前后标本的不合格率情况及风险优先指数值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后,标本的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

  • 标签: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标本检验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医疗水平的发展迅速,精神科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特殊人群,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高于其他疾病患者,随着精神卫生体制和法制的日渐完善,精神疾病患者法律意识日渐增强,为保证患者住院期间得到高质量的优质护理服务,保障患者住院期间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提高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有效预防与杜绝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仅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和减少护患纠纷重要途径。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是一种基于团队的系统性前瞻性分析方法,通过系统性检查识别某个过程中的失效因子,并提出改进措施,降低风险。本调查选取了2020年在我院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分析,探讨FMEA在防范精神科不良事件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防范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肝胆外科护理管理中失效模式+效应分析(FMEA)基础上,取PDCA循环管理法联用的价值效用。方法:取120例纳入本次研究的肝胆外科患者,均为2018年01月–2021年0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治,依据护理管理方案不同将其随机分配为2组,纳入60例抽入患者于对照组中(常规护理),纳入60例抽入患者于观察组中(FMEA管理基础上,并取PDCA循环管理联用),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所抽入的患者,经对其护理不良事件、护理差错发生率展开评估工作,其值依次为3.33%、3.33%;对照组经评估,其值依次为15.00%、18.33%,前者低于后者(P

  • 标签: 肝胆外科 PDCA循环管理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护理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应用于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工作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进行了量化对比分析。方法: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9年12月开始实施以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为指导的手术器械管理模式,分别于改革前后各选择了1000件手术器械为研究对象。最后对改革前后手术器械的防护、清洗、灭菌和包装合格率进行了量化分析对比。结果:改革后,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的防护、清洗、灭菌和包装合格率均要高于改革前。由于P均<0.05,所以结论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手术器械管理工作来说,在其中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指导下的管理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及消毒效果,所以今后应当做好这类管理措施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手术器械管理 实践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护理干预在老年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老年住院患者180例,按照随机表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为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优秀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老年住院患者跌打发生率明显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医疗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护理干预 常规基础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手术室护理中,联合PDCA管理模式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近1年收治的100例患儿,分2组,对照组用FMEA方式,观察组则联合PDCA开展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管理 PDCA模式 效应分析 失效模式
  • 简介:摘要:离子色谱技术是常见的化学药物检测方法之一,创新化药检测技术对于化药在质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离子色谱技术具有技术成熟、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检测精准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药物研发及质量控制单位而言,需总结以往实践经验,制定好检测方案,加强对整个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检测过程的规范性,保证检测结果真实可靠。本文对化学药物分析中离子色谱(IC)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 标签: 化药 离子色谱 药物检测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国家对于药品质量管控更为严格,为了确保民众能够放心用药,相关企业应该积极采用前沿药品检测技术。对此,本文主要以热分析技术为例,介绍了热分析技术类型,分析其在各种检测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希望能够为相关企业以及人员提供参考,以充分保证药品检测效果。

  • 标签: 药品检验 热分析技术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分析技术也有所提升,药物分析技术主要是用来进行药物研究、药物生产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它可以将药物的性质和组成进行研究,确定药物的使用范围,提高治疗效率,药物分析技术的种类有很多种,本文提出一种新型药物分析技术——色谱联用技术,主要包括气相色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联用技术、色谱与核磁共振联用技术以及毛细管电泳与质谱连用技术等四大类,这四类对药物分析的应用有所不同,本文主要针对这四类药物分析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帮助分析测试人员准确定位各种药物分析技术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特点,加快对药物的研究速度。

  • 标签: 色谱联用技术 药物分析 应用特点
  • 简介:摘要:热分析技术指的是某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发生在材料温度升高或降低时。通过研究这些变化,可以确定材料的结构。热分析技术不仅需要少量样品,而且需要灵活的测试条件,对样品的形状没有特殊要求。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在一次测试中获得各种物理和化学信息。因此,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化工、冶金、医药、建筑材料、环境保护和医药等领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热分析技术 物理 化学变化 药物分析 应用广泛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压疮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针对性护理,对比压疮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并未发生压疮,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手术室压疮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世界药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于药物分析学方面,各个学科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发展过程中,药物分析学需要对技术加以依靠,因此分析现代药物分析技术十分必要。在实际的药品分析中,药品质量受到了人们高度的重视,在药品分析中,色谱以及光谱分析技术和其之间的联用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方式。本文对现代分析方法和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为药物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现代分析方法 技术 药物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病例分析应用于临床生化检验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于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对60名检验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病例分析法。两组教学效果比较。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得分(96.35±2.77)分、实操得分(92.28±1.63)分均高于对照组(89.36±3.24)分、实操得分(82.55±2.39)分,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针对临床生化检验教学工作采用病例分析法应用,其中可更好的提升学生学习成绩。

  • 标签: 病例分析 临床生化检验教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于肺癌患者在医院接受放疗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在放疗护理中引入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肺癌患者进行随机抽选,人数为34例,分为①组(研究组)和②组(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肺癌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①组对肺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产生的效果明显高于②组,①组肺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小于②组。结论:肺癌患者在进行放疗时,会产生大量的不良反应,如若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则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会相应减少,在肺癌患者进行放疗时,可以利用护理干预缓解肺癌患者的不良反应。

  • 标签: 肺癌患者 不良反应 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尺骨骨折患者的护理中,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骨科收治的82例尺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对比组(n=41)及研究组(n=41),对比组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远好于对比组,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尺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给予优质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可进行推广。

  • 标签: 尺骨骨折 优质护理 腕关节功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风险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精神科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再做进一步的研究探讨。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风险管理对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具备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精神科 安全隐患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输液室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安全隐患原因并提出有效处理措施。方法:数表法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安全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2.45±3.69)分、100.00%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等待、穿刺以及拔针时间分别为(5.03±1.05)min、(35.84±3.69)s、(30.34±3.31)s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输液室患者,通过应用安全护理,明确患者常见安全隐患原因,并加强管理措施,可有效缩短患者整个输液时间,并提高穿刺成功率,优化护理质量,确保输液安全性。

  • 标签: 输液室 安全隐患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方式。方法:本实验所包含的对象是2019年7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9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按照双盲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快速血清检验,研究组患者进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对比两组患者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方式。结果:对比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快速血清检验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 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