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儿童在ICU中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为提高多发儿童康复或好转率提供依据,降低其致残率及致死率.方法对收治的135例多发儿童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患儿致伤原因、创伤轻重度、护理措施等.结果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5例多发儿童,在经过有效的救治与护理后,除9例患儿家长签字放弃治疗,其他全部由ICU转入普通病房或出院.结论多发伤患者病情紧急、危重、复杂,早期对多发伤患者伤情的判断、后期救治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监护措施,是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及康复率的关键.关键词多发;儿童;监护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17-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复苏(DCR)方案配合等比例成分输血治疗多发并发创伤性凝血病(ATC)疗效。方法:选取2014-03-2015-03我院急诊创伤抢救室收治的ATC患者48例,治疗均采用DCR方案,治疗过程中患者输注浓缩红细胞(CRBC)和新鲜冰冻血浆(FFP)剂量不同,把其中CRBC和FFP按照1∶1及2∶1输注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为2组,A组按照1∶1比例输注,B组按照2∶1输注。回顾分析患者入院后第1、2、3天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化标准比率(INR)、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血压、中心静脉压(CVP)水平。结果:2组患者在入院后的第1天的H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天与第2、3天Hb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天,2组患者的PT、INR、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之间在第1天与第2、3天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2、3天A组PT、INR、FIB、血压、CVP优于对照组(P〈0.05)。在救治多发并发ATC患者时,等比例成分输血可维持相同Hb及血凝目标值而节约红细胞(RBC)的输注,从经济学角度A组较B组人均治疗费少。结论:DCR方案配合等比例成分输血对多发并发ATC具有较好疗效。

  • 标签: 等比例成分输血 多发伤 创伤性凝血病 疗效
  • 简介:摘要多发合并创伤性休克是急诊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是因机体严重创伤所致的应激反应,为有效循环锐减、组织灌注不足所引起的组织代谢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其病情复杂、变化快,可迅速导致心、脑、肾等器官损害而危及生命。在临床上创伤后第1小时被称为“黄金1小时”,后1小时内得到救治的病死率为10%,超过8小时病死率则为75%1。及时、准确、高效的抢救治疗和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于2015年5月成功救治1例多发并创伤性休克的患者,现将院前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多发伤 创伤性休克 院前急救 护理
  • 作者: 周辉吴缨牟洪超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12期
  • 机构:周辉吴缨牟洪超解放军第四0四医院山东威海264200作者简介:周辉,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威海市解放军第四0四医院普外科副主任,主要从事肝胆胃肠外科疾病的研究诊治.通讯作者:吴缨,副主任医师,威海市解放军第四O四医院邮政编码:2642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爆震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治方法,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对1998年5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8例肝爆震伤患者临床资料的总结,对肝爆震的致伤机制、临床特点以及诊治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主要致伤原因是高压锅爆炸(1例),煤气罐爆炸(3例),烟花爆竹爆炸(6例),矿井瓦斯爆炸(8例).18例中非手术治疗6例,6例痊愈,治愈率100%(6/6),手术治疗12例,治愈11例,治愈率91.7%,死亡1例,死亡率8.3%.结论①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救治小组,对提高救治效率很有帮助;②现场急救、后送、院内救治这种不间断的连续救治链条模式对多发伤员的抢救至关重要;③肝爆震伤病人的术式选择应同常规区别;④重视合并的治疗.关键词肝爆震;临床救治;诊治方法中图分类号R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38-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灾害救援中的检分类与抢救措施,分析检分类在突发灾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3月-2013年5月我院对8批次60例伤员进行了院前急救,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火灾、多发、炸伤、群架斗殴、颅脑外伤、大面积烧伤、腹部闭合性损伤、下肢骨折、软组织损伤等,并对所有伤员均进行了院前急救与后期转运.结果60例伤员中,现场急救20例,其中抢救成功与死亡的人数分别为19例、1例,抢救成功率达到95.0%(19/20).所有伤员中48例需要尽快救治,其中2例伤员在转运时病情突变,并及时进行抢救,及时抢救率达到100%;所需经费达到2000万元.结论当面对突发灾害伤员时,应做好充分的院前急救准备,救援人员达到急救现场后先进行检分类,明确患者病情及危重程度,对病情危重的患者第一时间进行抢救治疗,争取最佳的抢救时间.关键词灾害救援;检分类;抢救中图分类号R1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266-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血治疗在抢救多发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给予输血治疗的30例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输血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进而探讨输血治疗对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30例患者中,好转19例,占63.33%,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无效6例,占20%,死亡5例,占16.67%。结论输血治疗在多发伤患者的抢救中临床效果显著,可以迅速补充血容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成功率。

  • 标签: 多发伤 输血 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颅脑交通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颅脑交通伤患者521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损伤情况,并根据其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其手术治疗效果。结果521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死亡72例,死亡率为13.8%;预后良好359例,预后不良90例,分别占68.9%和17.3%。对患者的处理前的GCS评分和GOS评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可见r=0.901,P<0.05,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颅脑交通的患者通常病情严重,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要做好院前急救工作,快速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休克等情况进行及时纠正,降低死亡率,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颅脑交通伤 临床特点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撕分度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会阴撕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产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采取改进的护理措施,包括改良的会阴保护手法、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卧床休息、清淡均衡饮食、加强孕期教育、心理干预及提高孕妇的保健意识;对所有产妇进行会阴撕分度,评价会阴撕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会阴撕Ⅰ度14例、Ⅱ度16例、Ⅲ度7例、Ⅳ度3例;对照组产妇的会阴撕Ⅰ度5例、Ⅱ度11例、Ⅲ度16例、Ⅳ度8例;两组产妇的会阴撕程度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根据会阴撕的程度可分为Ⅰ度、Ⅱ度、Ⅲ度及Ⅳ度,而采取改进的护理措施,全面提高对产道分娩产妇的护理效果,显著降低会阴撕的程度,改善预后,具有临床可行性。

  • 标签: 会阴撕伤 分度 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0-010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椎椎弓根植骨附加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受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跨椎四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经椎椎弓根植骨附加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影像学参数指标(椎体矢状面指数、椎体Cobb's角度、椎体前缘高度)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后3个月影像学参数指标(椎体矢状面指数、椎体Cobb's角度、椎体前缘高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椎椎弓根植骨附加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明显,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经伤椎椎弓根植骨 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腭部挫裂的原因和治疗的方式方法。方法收集我院口腔急诊收治的儿童腭部挫裂受伤原因,受伤部位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主要受伤原因是摔倒后硬物(筷子,刀等)戳伤上腭,其它的是车祸引起,受伤部位多为软腭,也有硬软腭交界处。结论患儿受伤后急由家长带领下到就诊,早期清创缝合是治愈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小儿 腭部挫裂伤 清创缝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羊膜移植治疗角膜溃疡及角膜化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羊膜移植术治疗的角膜溃疡患者40例(40只眼)以及眼角膜化学18例(18只眼)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接受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的角膜溃疡患者41例(41只眼)以及眼角膜化学17例(17只眼)作为对照组,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角结膜情况、视功能、并发症等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2.5%,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率、复明率分别为96.55%、88.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3%、70.7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膜移植治疗角膜溃疡及角膜化学临床疗效显著,经济方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角膜溃疡;角膜化学;羊膜移植术;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7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16-0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