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院于1992年及1994年分别收治两例风车状手畸形患儿,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手畸形 治疗 患儿
  • 简介:目的重建角结膜表面,预防状胬肉复发。方法采用羊膜移植手术治疗状胬肉。随访1~15个月,观察其效果。结果形成了稳定的眼球表面,状胬肉复发率降至7.89%。结论本术式能有效修复角膜、结膜缺损,重建眼球表面.预防状胬肉的复发;临床效果理想。

  • 标签: 翼状胬肉 治疗 羊膜移植 眼球 结膜 复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状胬肉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于黔东南州人民医院眼科(原供职单位)收治的50例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状胬肉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92.00%、角膜上皮修复时间(2.86±1.02)d、住院时间(8.24±2.31)d明显优于对照组64.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能够有效提高状胬肉的治愈效果,降低其复发率,并缩短恢复及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治疗状胬肉对患者术后干眼及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78眼)原发性静止期状胬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51眼)和对照组(27例27眼),对照组行单纯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行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观察2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患眼角膜上皮修复情况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试验)结果、角膜荧光染色(FL)评分。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角膜上皮修复0级、1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2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BU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SchirmerⅠ试验结果及FL评分2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后患者干眼症发生率较单纯状胬肉切除术低,角膜上皮修复较好,泪膜破裂时间较长。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 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 干眼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8例桡骨远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4例患者行内固定,观察组44例患者行外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1.82%,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56.82%,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固定物易取花费低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 外固定 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184-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状胬肉患者应用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状胬肉患者4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状胬肉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12例(60%)、有效6例(30%)、无效2例(10%)、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7例(35%)、有效7例(35%)、无效6例(30%)、总有效率为7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随访半年,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2例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状胬肉效果显著,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生物羊膜移植 翼状胬肉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状胬肉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的观察。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06月使用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160例(172只眼)状胬肉患者,定期随访至2015年06月,观察其复发率以及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其中7名患者复发8眼,复发率仅为4.65%;术后上皮愈合良好,无明显手术痕迹,结膜移植片无充血增厚,角膜表面光滑、透明,治疗效果良好。结论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术式,术后复发率低,无明显手术痕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状胬肉切除联合下方自体结膜移植治疗原发性状胬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2年8月本院32例原发性状胬肉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状胬肉切除术结合上方自体结膜移植术,观察组实施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下方自体结膜移植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

  • 标签: 原发性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切除术 下方自体结膜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状胬肉切除伴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0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44例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31只眼,对照组22例32只眼;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结膜瓣愈合时间、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治疗效果、复发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切开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0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44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对照组22例)和有限切开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组(实验组22例)。通过比较两个组别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评分及并发症情况,初步探讨两种方式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差异。结果在踝关节恢复程度优良率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限切开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优异,是一种临床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 外固定 疗效对比
  • 简介:根据4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的结论,对于骨盆环骨折患者,目前仅有少量的证据支持:与延迟固定相比,早期固定能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可能获得更好的短期功能恢复。但这些结论可能受到混杂因素的影响。因此,应开展随机对照研究来明确这些问题,包括明确和统一“早期”和“延迟”的定义,且对患者的长期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 标签: 骨盆环骨折 早期固定 随机对照研究 骨折患者 肺部并发症 队列研究
  • 简介: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一般认为是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球结膜纤维血管组织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呈三角形,可侵犯角膜,单眼或双眼受累,因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故名为状胬肉,是最为古老的眼病。它不仅出现眼刺激征及外观缺陷,还可以不同程度地影响视力,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本研究观察42例(48眼)状胬肉患者术前及术后散光及视力的变化情况。现总结如下: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散光 术后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合外固定架跨踝关节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选用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6例pilon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8例,对照组应用外固定架跨踝关节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方案基础上应用有限内固定,对两组治疗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情况、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37%相比于对照组的78.95%,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内固定合外固定架跨踝关节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非常好,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加快了患者的恢复速度,缩短了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有限内固定 外固定架跨踝关节固定 pilon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探究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的疗效对比。方法在我院骨科中选择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目标,随机抽选50例,采用不同的固定治疗方法进行分组,每组各25例,选择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为对照组,选择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的手术指标以及骨折复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掌倾角和尺偏角的复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选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的临床效果更佳,其骨折复位情况显著更优,值得深究。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状胬肉切除术和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状胬肉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我院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处于进行期的原发性状胬肉患者 80 例 随机分为两 组: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 40 例 (42 眼 )。 对照组行单纯状胬肉切除术,研究 组行状胬肉切除术联合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泪膜破裂时间、角膜散光度,比较术后 3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 1 周,两组泪膜破裂时间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术后 1 周、 1 个月及 3 个月泪膜破裂时间、角膜散光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 1 周、 1 个月及 3 个月的角膜散光度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术后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状胬肉对泪膜稳定性及散光度的改善效果与单纯胬肉切除相当,但复发率较低 ,值得推广。

  • 标签: []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terygium excision and limbal stem cell autograft transplantation on pteryg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