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夏科氏关节病是一种渐进性的、非感染性的破坏关节的疾病,最常见于足踝部。1868年JeanMartinCharcot首次报道在三期梅毒脊髓痨患者中发现了这种疾病。1936年乔丹发现夏科氏关节病与糖尿病有相关性,现在在发达国家已经证实糖尿病是夏科氏关节病最常见的病因旧。还有一些少见的病因如酗酒、脊髓空洞症、麻风病等。

  • 标签: 夏科氏关节病 分期 脊髓空洞症 非感染性 三期梅毒 发达国家
  • 简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肝脏第2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且预后非常差。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在第7版《AJCC肿瘤分期手册》中首次将ICC与肝细胞癌分开,单独设置章节.反映了ICC的危险因素与肝细胞癌的差异性。而最近出版的第8版《AJCC肿瘤分期手册》中进一步对ICC的TNM分期系统进行了更新。其中,不再以肿瘤大体分型特征进行T分期.同时淋巴结转移(N1期)被归人ⅢB期,而非第7版中归入Ⅳ期。另外还对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等做出了明确定义,并推荐至少清扫6枚区域淋巴结方可进行准确的N分期。第8版AJCC肝内胆管细胞癌分期系统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准确地显示患者预后,对临床具有更高的指导价值。

  • 标签: 肝内胆管细胞癌 TNM分期 第8版 美国癌症联合会 解读
  • 简介: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病死率极高,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治疗方案。影像学检查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术前评估十分重要。准确的肿瘤分期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可根据分期选择合适治疗方案,并判断患者的预后。近期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对胰腺癌分期标准进行了更新,主要更新点在T分期和N分期,本文旨在从影像学角度对AJCC第8版胰腺癌TNM分期更新要点进行解读。

  • 标签: 胰腺癌 肿瘤分期 影像学检查 美国癌症联合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分期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3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组均为19例,参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应用中医分期辨证,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实验组优于参照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分期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分期辨证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对开放性骨折进行分期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46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应用分期治疗理念进行诊治,其中GustiloⅠ型35例,GustiloⅡ型54例,GustiloⅢA型29例,GustiloⅢB型22例,GustiloⅢC型6例,通过对伤情评估,清创,初步固定骨折,预防感染,终末固定一系列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其中98例患者骨折进行内固定后获得骨性愈合,34例患者因骨不连行植骨内固定术,6例患者因发生感染而采用外固定治疗,感染控制后行植骨内固定术,8例患者因局部软组织条件差而采用骨迁移技术治疗骨不连或骨缺损。康复效果优118例,良15例,可10例,差3例,总优良率为91.1%。结论:开放性骨折的治疗难点为防治感染,我们对开放性骨折进行评估分型,清创,固定骨折,闭合创面等一系列分期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开放性骨折 分期治疗
  • 简介: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MSCT)对原发性胃癌患者T分期的评估效果,旨在提高胃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受(3家医院)治疗的原发性胃癌患者105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MSCT检查,将CT检查结果与胃癌的大小、位置等病理特征比较,并评价CT的分期诊断准确程度.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105例胃癌患者CT病灶的长度、厚度及不同T分期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CT值采用F值比较;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一致性检验Kappa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者病灶的长度、厚度随着T分期的升高CT值也增高;静脉期及延迟期的病变CT值随着T分期升高而逐级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5例患者中,胃周脂肪模糊的患者为74例(70.5%),占比最高;光整型患者21例(20.0%)其他类型10例(9.5%);CT诊断105例胃癌患者中,T4期准确度最高(98.7%);T1期(91.2%)、T2期(89.0%)次之,T3期(87.6%)准确度最低.结论MSCT对原发性胃癌患者T分期的评估效果显著,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胃肿瘤 肿瘤分期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的临床疗效展开观察。 方法 择选我院 2013 年 6 月至 2016 年 6 月所收治的 60 例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探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 30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针灸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探究组患者则选用分期针灸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展开观察与对比。 结果 在临床疗效上,探究组患者中有 20 例患者完全痊愈, 6 例患者显效, 3 例患者病情好转, 1 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 96.67% ;对照组中有 12 例患者完全痊愈, 5 例患者显效, 2 例患者病情好转, 11 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 63.34% ;对此,探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针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应用分期针灸法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病症情况,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分期针灸 神经麻痹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临床Fontaine分期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CTA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临床诊断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且接受双下肢动脉CTA患者的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Fontaine分期。并对下肢动脉进行CTA分级。分析不同临床Fontaine分期患者下肢动脉的狭窄程度。结果不同临床Fontaine分期患者下肢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24,P<0.001)。膝上动脉、膝下动脉、足背及足底动脉不同Fontaine分期的狭窄程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上动脉:χ2=69.24,P<0.001;膝下动脉:χ2=111.59,P<0.001;足背及足底动脉:χ2=94.15,P<0.001)。膝上动脉与膝下动脉、足背及足底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59,P<0.001;Z=10.47;P<0.001)。膝下动脉与足背及足底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66,P<0.001)。膝下动脉闭塞常伴侧支血管生成。结论CTA诊断结果能准确反映下肢动脉临床分期,是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的理想检查方法。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下肢 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在针对胰腺癌患者展开临床分期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医师有效改善胰腺癌患者的检查诊断准确性,提供经验借鉴。方法择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临床收治的66例经确诊的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全部患者组织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并将检查诊断结果与最终手术治疗后获取到病理检查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涉及的66例胰腺癌患者中,经由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确诊有胰腺癌Ⅰ期患者10例,Ⅱ期患者8例,Ⅲ期患者20例,Ⅳ期患者28例;而在患者临床手术治疗环节结束后的病理组织检查过程中,则确诊有胰腺癌Ⅰ期患者9例,Ⅱ期患者8例,Ⅲ期患者20例,Ⅳ期患者29例。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胰腺癌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诊断,在与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处置后的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背景之下,证实其具备较高水平的临床分期诊断确诊准确性,能够为临床医生尽早判断胰腺癌患者病程发展分期阶段构筑和提供稳定且充分的医学技术依据,在确保胰腺癌患者获取到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基础上,能够充分改善患者的整体性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加以推广普及运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胰腺癌 诊断 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肛周脓肿术后中医分期护理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某院接收的行肛周脓肿术治疗患者82例纳为本次研究对象,抽取时间区间为2016年2月-2017年6月时间区间,并将选取的对象以前瞻性单盲设计原理随机分为对应组及实验组各41例患者,对应组进行常规干预,试验组使用中医分期护理干预,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肛周皮肤恢复时间、肛门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状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对应组,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肛周皮肤恢复时间、肛门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更短;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使用中医分期护理对行肛周脓肿术患者进行干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同时肛周皮肤、肛门功能及术后恢复时间用时显著降低,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中研究学习。

  • 标签: 肛周脓肿术 中医分期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推拿临床中常见的金商科疾病之一,是指由于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导致脊柱失稳引起肌肉劳损或刺激、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腰腿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候群。诊断时应以临床症状、体征河影像学检查三者相互参照为依据。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精确诊断和分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针刺法分期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5)接受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n=35)接受不同针刺法分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不同针刺法分期治疗可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腰腿疼痛和功能障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分期治疗 针刺
  • 简介:摘要伴随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还有各种老年常见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就是最常见、最多发的老年疾病之一。医学不断发展,对于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也同样在进步,本文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现有治疗进展进行总结,希望能为研究膝骨性关节炎的医学同行带来帮助。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MRI影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价值。方法收取我院80例直肠癌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直至2017年2月,并将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CT影像诊断,观察组患者实施MRI影像诊断,将两组直肠癌患者的检出率、T1-2期、T3期、T4期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直肠癌患者中,阳性患者有35例、阴性患者有5例、检出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患者检出率67.50%(P<0.05),观察组直肠癌患者中,T1-2期28.57%、T3期28.57%、T4期检出率42.86%和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P<0.05)。结论将CT、MRI影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价值进行对比,MRI影像诊断更具优势。

  • 标签: CT MRI 影像诊断 直肠癌 临床术前 分期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与螺旋CT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MRI检查,实验组采用螺旋CT检查,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用MRI对T分期进行评价的总准确率为87.5%,而CT对T分期进行评价的总准确率为75.0%,MRI明显好于CT检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用MRI评价N分期的总准确率为85.0%,显著高于CT评价的总准确率(7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比螺旋CT在直肠癌术前的检查更准确,能为医生提供更可靠的分期信息,促进患者进一步治疗和减少手术创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直肠癌 术前分期 MRI 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联合MRI用于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11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CT组实施CT检查。MRI组实施MRI检查。联合组实施CT联合MRI检查。结果CT组的诊断准确率为67.57%,MRI组的诊断准确率为78.38%,联合组的诊断准确率为89.19%,三组两两进行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运用CT和MRI联合检查,诊断率非常高,虽然两种检查方式均有各自的优势,但是CT和MRI联合检查可以对子宫的具体情况、肿瘤病变以及转移、癌变组织情况直观显示出来,从而给予医师临床治疗依据,降低手术危险,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CT和MRI联合应用在初诊食管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从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初诊食管癌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及MRI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为标准,分析CT和MRI对食管癌分期的诊断结果。结果70例患者病理结果为鳞癌52例,腺癌12例,其他6例;N0期24例,N1期46例;T1期6例,T2期17例,T3期32例,T4期15例;平均病变长径(16.72±3.41);CT联合MRI诊断T1、T2期灵敏度高于CT,诊断T3、T4期特异度、准确度高于CT、MRI(P<0.05);CT联合MRI诊断NO、N1期灵敏度高于CT,特异度、准确度高于CT和MRI(P<0.05)。结论在初诊食管癌分期诊断中,CT和MRI联合可提高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食管癌 分期 CT MRI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