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儿科患儿测量体温是件不容易的工作。经常在测量时患儿不配台,哭闹不安,有时甚至难以取得准确的体温数据。笔者从2004年8月-2005年1月,选用红外耳式体温与水银体温。通过给300例患儿测量体温。对照观察,探讨红外耳式体温在临床的实用价值和可行性。

  • 标签: 水银体温计 耳式体温计 实验观察 红外 对照观察 实用价值
  • 简介:摘要:红外额温是一种典型的非接触式体温,使用便捷、响应快、可避免交叉感染,但准确度和稳定性易受影响。介绍了红外额温的工作原理和国内注册情况,针对注册过程中的技术审评关注点进行了重点阐述,以期对该类产品的注册人员和审评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 标签: 红外额温计 技术审评
  • 简介:摘要:科技的快速进步,医疗器械的迅速发展已是必然。传统的血压由于误差造成因素多、操作麻烦、不便捷等等原因正在逐渐被电子血压给替代。但是科技永远是在进步的,仅仅用来测量血压的电子血压也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被新一代的血压所取代,所以我们需要紧更时代的步伐让血压进化成多元化的医疗产品。本文主要是对电子血压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前景进行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智能分光比色内镜( FICE)在早期食管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6年 1月至 2017年 6月疑似食管癌患者 1257例,先后经过 FICE内镜和碘染色内镜检查,对比两种内镜的敏感度、特异度、 ROC曲线下面积、胃镜后疼痛评分。结果 1257例疑似患者中病理确诊为早期食管癌的共 62例, FICE胃镜诊断早期食管癌的敏感度为 95.24%,特异度为 99.75%;碘染色胃镜的敏感度为 92.06%,特异度为 99.83%,两组 ROC曲线下面积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FICE内镜后疼痛自评表得分低于碘染色内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FICE内镜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上可取得很好效果,相比碘染色内镜,其疼痛程度更低,拥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 ] 食管肿瘤 智能染色内镜 碘染色内镜
  • 简介:目的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桑元止渴胶囊中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无水葡萄糖为对照,桑元止渴胶囊样品和对照品在苯酚、硫酸作用下显色,室温放置30min,波长485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多糖浓度在13.65~95.55mg·L-1范围内,吸光度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0.0112C+0.0231,r=0.9994。结论分光光度法可以用于桑元止渴胶囊多糖的测定。

  • 标签: 桑元止渴胶囊 多糖 分光光度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基层卫与公 安联合执法 是一项 降低执法成本与执法风险 的 创新 工作,是 完善“执法联动 、数据共享、信息互通”机制、 建立健全综合监管制度 的有效举措 。本文就 基层卫与公安联合执法 进行探讨,旨在更好地为加强基层卫生监督执法强度、提升执法效能、保障辖区人民群众的健康作出新贡献。

  • 标签: 卫计公安 联合执法 职能整合
  • 简介: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万艾可片中枸椽酸西地那非.方法在292.6nm处直接测定万艾可片中枸椽酸西地那非的含量.结果在测定波长处,浓度与吸收度成良好的线形关系,加样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9.08%,0.2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万艾可片的质量控制.

  • 标签: 枸橼酸西地那非 万艾可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检测丹参药材中重金属的残留量,为其种植及临床应用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Pb、As、Hg,并用标准曲线测定丹参药材中上述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丹参药材中Pb、As、Hg含量分别为:Pb ≤ 2.326 mg/kg,As ≤ 0.5634 mg/kg,Hg = 0 mg/kg。结论:丹参药材检测批次中Pb、As、Hg等3种重金属含量均远低于2020版《中国药典》(一部)限度要求,安全性较好。

  • 标签: [] 丹参 重金属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焦度的正确使用设置、仪器内部参数、对焦度使用和检定之前能否有效的设置以及内部参数将会对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本研究将研究样本定位于LM-600PD全自动焦度,详细的介绍其关键参数的设置。

  • 标签: 焦度计 故障分析 日常维护
  • 简介:摘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中国药典》中药物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在药品检验中主要用于药品的性状、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含量均匀度和溶出度的检查,具有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的优点,适用于微量和恒量物质的分析。检验时,一般采用配制供试品溶液的同批溶剂为空白对照,采用1cm的石英吸收池,在规定的吸收峰波长±2nm以内测试几个点的吸收度,或由仪器在规定波长附近自动扫描测定,以核对供试品的吸收峰波长位置是否正确,除另有规定外,吸收峰波长应在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波长±2nm以内,并以吸光度最大的波长作为测定波长,通过核实波长位置,来判断药物含量及成分是否符合规定。

  • 标签: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药物分析鉴别 杂质检查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探讨苯酚滴耳液中苯酚含量测定的简便方法。方法采用称量法取样和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法。结果标准曲线在15~45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测得8批的平均回收率为100.42%,RSD为0.68%。结论方法准确可靠,简便易行,回收率高,适用于该制剂的快速测定。

  • 标签: 苯酚滴耳液 苯酚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简介:采用安全、可靠的技术对血液成分中病毒等病原体进行灭活处理,阻断血液筛查中漏检或某些未列入筛查范围的病原体的传播,这是杜绝输血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也是应对突发性的经输血传播感染性疾病的公共卫生事件最迅速有效的办法,如2002年FDA建议在血液筛查中增加检测美洲锥形虫,之前亚甲蓝(MB)光化学法已被证实可部分杀灭美洲锥形虫(〉3.5log)。2003年我国SARS爆发后,也已证明SARS可被MB光化学法灭活(约6.5log)。

  • 标签: 血液病原体灭活 有机溶剂 去污剂 亚甲蓝 补骨脂素 核黄素
  • 简介:目的测定注射用甘氨双唑钠中的甘氨双唑钠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276nm.结果甘氨双唑钠在5~30μg*ml-1(r=0.9999)范围内,吸收度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55%,RSD为0.69%(n=6).结论方法稳定、简便易行、快速、准确,可做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注射用甘氨双唑钠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