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飞速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髙,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公立医院作为医疗卫生部门的重要窗口单位,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立医院理应成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实践者和先行者,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 然而当前所有的公立医院普遍营利动机强烈,忽视其理应承担的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社会责任。究其原因是政府的主体责任缺失,对公立医院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现有的公立医院要依靠社会求生存,经济效益好的新项目被不断引进、推广,收费低廉的、经济效益差的适宜检查和治疗不断被抛弃,这直接加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负担,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人民大众的幸福感缺失。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疗作为关系国家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其顺利发展对于社会经济民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最为提出的区别就是其自身的公益,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目前很多公立医院将盈利作为医院的唯一标准,致使公立医院的公益日益退化,非常不利于公立医院的长远发展。而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也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其公益的特点迫切需要进行思路的转变。本文立足于目前公立医院的现状,结合公益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的重要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构建公益医院绩效考核的检验,为公立医院进行绩效考核提供借鉴。

  • 标签: 公益性 公立医院 绩效考核 体系构建 意义 策略
  • 简介:摘要医疗作为关系国家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其顺利发展对于社会经济民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最为提出的区别就是其自身的公益,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目前很多公立医院将盈利作为医院的唯一标准,致使公立医院的公益日益退化,非常不利于公立医院的长远发展。而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也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其公益的特点迫切需要进行思路的转变。本文立足于目前公立医院的现状,结合公益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的重要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构建公益医院绩效考核的检验,为公立医院进行绩效考核提供借鉴。

  • 标签: 公益性 公立医院 绩效考核 体系构建 意义 策略
  • 简介:目的综合评估2009~2011年4月成都市新津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为完善和推行成都市公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证据。方法根据成都市新津县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数据,定量描述和比较新津县健康档案、慢病管理、分娩管理和精神卫生情况。结果①新津县2010年体检88772人,检出健康问题14497例(检出率16%),每检出1例成本为122.5元。②截至2011年4月,新津县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8.2%,但不同机构建档率差异较大(68.08%~109.02%),部分档案内容不完整。③高血压患者共7318例,建档率90.1%;糖尿病患者共2187例,建档率95.1%。④2009~2011年死胎、死产和新生儿产后死亡率均低于4‰,连续8年产妇零死亡,剖宫产率达61%。⑤2010年精神病患者管理率97.3%,比2009年减少2.7%。结论①新津县全民免费体检率不高,疾病检出率低。②健康档案建档率较高,覆盖人群较广,接近全民覆盖。③慢病建档率较高,但慢病发现率较低。④对精神病患者的管理率接近100%。⑤新津县实施产科上收至县级医疗机构,有效控制和降低了产妇与新生儿死亡风险,但剖宫产比例过高。⑥新津县基于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具有一定示范意义,但数据收集、使用和挖掘需进一步改进。

  • 标签: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卫生改革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绩效评估 新津县
  • 简介:目的调查新津县各级医疗机构2009和2010年门、急诊和住院疾病构成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线数据。方法收集2009和2010新津县县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共17家医疗机构门、急诊及住院患者ICD-10系统疾病构成和单病种构成数据。采用MicrosoftExcel2003和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2009和2010年,全县各级医疗机构门、急诊前20位疾病就诊人次年增长106.8%,住院人次年增长43.2%。按ICD-10标准分类,门、急诊疾病谱为11类,2009和2010年前3类系统疾病均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累计构成比分别为85.1%和82.7%。2009和2010年前3位单病种均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和浅表损伤,累计构成比分别为61.6%和59.5%。②住院患者疾病谱为12类,2009和2010年前4类系统疾病均为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均居首位,累计构成比分别为53.6%和50.8%。2009和2010年前4位单病种均为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肺疾病和急性胃炎,累计构成比分别为48.12%和49.54%。另外,高血压、糖尿病住院人次增加明显,上升至住院前10位单病种。③急性系统疾病多分布在乡院,慢性系统疾病多分布在县级医院。结论新津县2009和2010年主要系统疾病为呼吸、消化和循环系统疾病,其中县级医院以慢病为主,社区/乡院以急性感染性疾病为主。该县常见病种较集中且稳定,为基本医疗项目和基本药物的遴选提供了良好条件。

  • 标签: 疾病负担 新津县 ICD-10 单病种 横断面调查
  • 简介:目的调查2010年成都市新津县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乡村医生人力资源现况,为进一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新津县乡村医生人力资源信息。用Excel2003和SPSS13.0软件对该县村医年龄、性别、执业资质及工龄等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2010年成都市新津县各乡院管辖的乡村医生共213人,平均每个乡院管辖19名乡村医生;②乡村医生数达国家要求(每千人口至少1名乡村医生)的乡院仅3家,占27.3%;其余8家乡院管辖的村医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人力缺口;③村医男女性别比为2.2:1(68.5%vs.31.5%),年龄≤45岁者占42.8%,45~59岁占18.8%,≥60岁者占38.5%;中专和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90%(分别为52.6%和38%)。④村医中具有乡村医生资质者占94.8%,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仅占1.4%和3.6%;工作年限≥30年者占44.6%,20~29年者占12.2%,10~19年者占29.6%,5~9年者仅占6.1%。结论新津县乡村医生总体数量不足,缺口较大;年龄结构老化,受教育程度偏低,执业资质欠缺。需逐步调整相关政策,保障乡村医生队伍的稳定性,改善服务资质与质量,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人力资源 调查 乡村一体化管理 乡村医生 新津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方法选取24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者,采用二交叉法单剂量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试验制剂及参比制剂各20mg,采用LC-MS/MS串联质谱法对所有患者血浆中的依那普利、依那普利拉的浓度进行测定,计算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结果24例健康受试者分别口服20mg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受试制剂、参比制剂后,以依那普利计算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0.86±39.59)%,以依那普利拉计算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0±31.1)%;马来酸依那普利、依那普利拉的tmax经非参数秩检验结果显示均无明显差异(P>0.05);马来酸依那普利、依那普利拉的ρmax和AUC0-8h经对数转换、方差分析,两者在α=0.05时均无明显差异,单双侧t检验显示两者均生物等效。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在健康人体内均具有生物学等效

  • 标签: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 生物利用度 生物等效性
  • 简介:随着纳米材料在医药领域应用的发展,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虽然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许多风险因素亟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通过分析关于纳米材料的吸收、生物效应、对生物体损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其生物安全进行了风险评估,同时对纳米材料生物安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纳米材料 生物安全性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1月在本院进行微生物检验的240例患者。将其1:1随机划入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微生物标本采集方法,试验组对微生物标本采集过程进行规范控制。对比两组患者的采样和检验结果。结果:1)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伤口分泌物标本(93.33%vs70.00%)、痰液标本(96.67%vs83.33%)采集合格率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2)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伤口分泌物标本(53.33%vs13.33%)、血液标本(63.33%vs26.67%)、尿液标本(46.67%vs20.00%)、痰液标本(43.33%vs16.67%)的阳性检出率明显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3)试验组对检验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8.33%vs92.5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生物标本采集对微生物检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规范采集才能提高标本合格率和阳性检出率,提升检验结果的可靠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标本采集 阳性检出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1月在本院进行微生物检验的240例患者。将其1:1随机划入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微生物标本采集方法,试验组对微生物标本采集过程进行规范控制。对比两组患者的采样和检验结果。结果:1)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伤口分泌物标本(93.33%vs70.00%)、痰液标本(96.67%vs83.33%)采集合格率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2)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伤口分泌物标本(53.33%vs13.33%)、血液标本(63.33%vs26.67%)、尿液标本(46.67%vs20.00%)、痰液标本(43.33%vs16.67%)的阳性检出率明显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3)试验组对检验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8.33%vs92.5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生物标本采集对微生物检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规范采集才能提高标本合格率和阳性检出率,提升检验结果的可靠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标本采集 阳性检出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生物反馈治疗功能便秘的护理体会。方法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直肠肛门测压记录直肠肛管静息压,肛管自主收缩时间,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域。结果(1)功能便秘患者直肠肛管静息压,肛管自主收缩时间,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域值与正常值比较均明显增高。(2)而治疗后直肠肛管静息压,肛管自主收缩时间,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域值降低。(3)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可改善直肠肛门压力到达治疗便秘的目的。

  • 标签: 功能性便秘 生物反馈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侵袭牙周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为侵袭牙周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次研究起止时间:2018年2月-2021年4月,将接诊的90例侵袭牙周炎患者纳入观察组,以同期进行龈下菌斑检查的90名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对所有人员均实施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Pg)、中间普氏菌(Pi)、牙密螺旋体(Td)、直肠弯曲杆菌(Cr)、福赛坦氏菌(Tf)等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变黑普氏菌(Pn)、伴放线放线杆菌(Aa)检出方面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侵袭牙周炎病原微生物较多,主要为Pg、Td、Tf、Cr,其他病原菌检出率较低,临床对侵袭牙周炎诊治中应重视上述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 标签: 侵袭性牙周炎 病原微生物 牙菌斑 龈下微生物 病因学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仪在功能便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 56例接受生物反馈治疗的功能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患者在接受了治疗前后肛管静息压等多种指标变化的状况,并在治疗结束时和随访 2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经治疗,患者肛管静息压、直肠感知阈值、排便阈值、最大耐受量分别下降到(54.6±7.8) mmHg、( 46.4±0.7) mL、( 110.2±16.5) mL、( 201.7±13.8) m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能够体现出统计学意义( P<0.05)。相较于治疗结束的情况来说,对患者进行了 2个月的随访后发现其痊愈率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 2个月后治疗总有效率与结束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功能便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明显改善功能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治疗结束后,患者需加强排便锻炼,以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

  • 标签: 生物反馈治疗 功能性便秘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微生物检验中规范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病例选自在2019.06-2021.06时间内,在本院就医的300例患者,均接受微生物检验,以奇偶法实施分组。常规组提供常规标本采集法,实验组提供规范化微生物采集法,统计标本阳性率。结果:实验组诶生物标本阳性检出率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通过对微生物标本采集流程进行规范后,可有效增强微生物检验标本阳性检出率,为临床提供有效、准确的检验结果,适宜深入研究与推广。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标本采集 规范化流程 检验结果 阳性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探讨影响微生物检测质量的因素及质量控制策略,进一步了解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方法将128例行微生物检验的患者纳入研究,分析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并提出质量控制策略。结果检验方案设计、检验操作、标本采集及处理均会对微生物检验质量造成影响。结论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诸多,需采取相应的策略,提高微生物检验质量,进而提升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作用。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临床应用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中心 2019年 1月~ 6月仿制药生物等效试验中,受试者筛选失败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探讨提高筛选成功率的对策。方法:分析某中心仿制药生物等效试验的 1456例健康受试者筛选过程,对筛选失败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针对原因和影响因素,制定对策提高筛选成功率。结果:与受试者筛选失败有关的因素包括身份鉴定、既往史、体格检查、身高体重测量、生命体征测量、实验室检查和依从等,其中实验室检查不合格,占 34.40%;生命体征测量不合格,占 14.15%;既往史询问和身高体重测量也各占 11.23%和 9.40%。结论:实验室检查不合格、生命体征测量不合格、既往史不合格、身高体重不合格是受试者筛选失败的主要原因。可从规范受试者来源、加强教育、数据库查重,强化单独知情同意过程,制定科学的正常值参考范围等方面提高受试者的筛选成功率。

  • 标签: 生物等效性试验 健康受试者 筛选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细菌腹泻病原微生物的检验结果。方法我院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将44例儿童细菌腹泻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疾病的回顾和系统的分析。并且在这过程中,将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以帮助患儿促进其自身健康的恢复。结果根据研究人员所进行研究显示,44例细菌腹泻患儿中共检出39株病原菌,其中一共有16株志贺菌(41.03%),12例弧菌属(30.77%),以及11例气单胞菌(28.21%)。并且在这之中,志贺菌占据着其中较高的比例。同时,根据研究人员所进行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志贺菌、弧菌属、气单胞菌等病原菌对头孢哌酮、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结论通过对儿童细菌腹泻的患儿进行研究治疗工作之后发现,志贺菌是儿童细菌腹泻的常见病原菌,并且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因此为了减少临床耐药情况,在对患儿进行疾病治疗的过程中,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进行疾病的治疗工作,从而促进患儿治疗效果的改善,促进患儿身体健康的恢复。

  • 标签: 细菌性 腹泻病原微生物 检验
  • 简介:前房积血、虹膜根部断离、晶体脱位、房角后退、球内异物等眼前节的损伤可以导致视力下降甚至致盲.因此,细致周密的检查对于保护眼外伤患者视力极为重要.由于外伤后常伴有屈光间质不清、低眼压等,仅凭临床常规检查往往不能明确诊断.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是通过高频超声(50~100MHz)对眼前节5mm深度组织结构进行扫描,获得任何子午切面的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图像,同时对眼前节的许多结构作出定量分析的一种非侵人性的检查方法.即使在屈光间质混浊的情况下亦可以对角膜、巩膜、前房角、虹膜睫状体、周边脉络膜以及前部玻璃体进行详细的检查,且UBM可以发现CT及超声难以发现的组织结构变化和微小异物,因此利用UBM对外伤眼检查极为重要.

  • 标签: 超声生物显微镜 机械性眼外伤 组织结构变化 屈光间质混浊 虹膜根部断离 视力下降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细菌食物中毒的微生物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某市农贸市场、超市、餐饮厅进行检查,随机抽取100件鲜冻水产品与200件生食水产品,对300分水产品样本中的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进行监测,观察不同采样点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情况。结果:在300件水产品样本中,共检出53株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7.67%;超市采集水产品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为49.02%,明显高于农贸市场的6.90%与餐饮厅的8.70%,差异显著(P

  • 标签: 细菌性食物中毒 微生物 副溶血性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