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脱牙本质的再化对于提高牙本质粘结稳定性和控制原发性或继发性龋病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牙本质再化策略不适用于通过酸蚀和冲洗以及自酸蚀粘接剂系统形成的混合层内的完全脱牙本质再化。仿生再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不同方法,它试图用液体状无定形磷酸钙纳米前体颗粒回填脱牙本质胶原,这些颗粒由非胶原蛋白的仿生类似物稳定。

  • 标签:
  • 简介: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人工肝及血液净化科技攻关基金委员会、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肝与人工肝学组联合举办,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洛阳市人民政府2007国际牡丹花会办公室等单位协办的“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将于2007年4月在千年古都河南洛阳隆重召开,预计将有近200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参加大会。

  • 标签: 血液净化 重型肝病 学术年会 人工肝 征文通知 中华医学会
  • 简介:含量(BMC)的测量方法可分为定性、半定量和定量三类,其中定性和半定量测量法不能做早期诊断,也不能作为BMC动态变化的敏感指标.已不再作为BMC测量的常规手段。目前,流行的测量方法如单光子测量、双光子测量、双能X线吸收仪和定量CT以及近期发展起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矿含量 测量方法 诊断
  • 简介:摘要:龋病是最常见、最广泛的口腔慢性疾病。由于缺乏防龋性能,传统的龋齿充填材料很容易引起继发龋,导致治疗失败。纳米材料可以干扰细菌的新陈代谢,抑制生物膜的形成,减少脱,促进再化,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龋病治疗策略。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对再化纳米防龋材料进行综述。

  • 标签: 龋齿 纳米材料 抗菌 再矿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每年的4月份是“全国爱国卫生运动月”。我国的爱国卫生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历史背景,并曾一度被提到政治任务的高度。1952年2月29日,美国飞机共14批148架次侵入我国安东(丹东)、抚顺、凤城等地,播撒带有病毒、细菌的昆虫,对我国发动了细菌战争。当年3月14日,政务院决定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任务是领导反细菌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3月19日,

  • 标签: 爱国卫生运动 反细菌战 政治任务 委员会
  • 简介:摘要随着牙本质粘接剂和粘接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牙本质的粘接性能。但迄今为止,牙本质粘接的持久性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采用生物仿生化的方法再化脱牙本质、混合层中树脂渗透不全区域是解决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有效手段之一。正常化牙本质中的胶原基质由于被纤维内和纤维间的磷灰石晶体加强而呈现出良好的抗蠕变性。仿生再化是在拟生态类似物诱导下,利用无定形磷酸钙纳米级前躯体颗粒再化脱的胶原纤维。本文就树脂牙本质界面胶原纤维再化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再矿化 仿生矿化 牙本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脱方法酸蚀牙根后,根面形貌的变化及胶原纤维暴露面积,探索牙根再植的最佳存活条件.方法收集离体狗牙,制备5mm×5mm大小的根片,随机分为7组:A组未经酸蚀处理,即空白对照组;B组采用30%柠檬酸浸泡处理1h;其余5组使用浸有30%柠檬酸溶液的小棉球擦拭牙面,时间分别为3min、5min、10min、20min和30min,设为C-3、C-5、C-10、C-20、C-30组.处理后样本扫描电镜观察根面微观形貌.热重分析仪SDT检测酸蚀处理对牙根无机物损耗的影响.在根面接种骨髓间充质细胞,观察细胞早期附着及增殖情况.结果未处理的根面可见明显玷污层,经柠檬酸浸泡1h后根表面光滑,未见有暴露的胶原纤维.而使用擦拭方法处理的根面不仅能去除玷污层,而且能暴露胶原纤维,且随擦拭时间的变化暴露的胶原量也有明显差异.C-5组根面暴露的胶原面积高于C-3组,而处理时间超过10min的根面可以发现牙骨质的大面积脱,牙本质小管暴露,且胶原纤维也随着牙骨质的剥脱而破坏.此外,接种在酸蚀根面的细胞附着形态较好,增殖活性强于未处理根面.结论柠檬酸根面擦拭处理5min为理想的再植牙根表面处理方式.

  • 标签: 柠檬酸 根面处理 细胞定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发生情况。方法选取56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分析患者口腔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情况及脱程度。结果治疗前牙釉质脱人数比例为16.14%,78颗牙齿发生1级脱。治疗后脱人数比例为46.4%,211颗牙齿发生不同程度脱,牙釉质脱人数比例差异和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牙齿脱137颗,下颌牙齿脱74颗,上颌牙齿脱率与下颌牙齿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可加重牙釉质脱问题,完善正畸治疗方法、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采取预防措施可预防牙釉质脱问题。

  • 标签: 口腔正畸 牙釉质 脱矿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250-0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ON渗透树脂治疗青少年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2~17岁已行固定矫治且存在釉质脱的青少年患者20例,选择患者中脱的100颗前牙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脱的牙随机分为实验组(50颗)和对照组(50颗)。实验组使用ICON渗透树脂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氟化剂再化治疗,分别在治疗1年后观察龋齿情况,比较两组病症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半年、1年后,实验组患者治疗的为12.00%、10.00%,对照组患者的患龋率为18.00%、16.00%;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实验组的患牙治疗有效率(90.00%)优于对照组(8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正畸治疗患者牙釉质脱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达州市中心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2月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138例,收集临床资料,统计牙釉质脱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正畸治疗发生牙釉质脱的危险因素。结果138例正畸治疗患者其牙釉质脱的发生率为21.01%;患者性别、疾病种类非影响正畸治疗患者牙釉质脱的单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前牙区、使用传统直丝弓矫治器、酸蚀时间≥15s均为影响正畸治疗患者牙釉质脱的危险因素(P〈0.001)。结论年龄较大、前牙区正畸、使用传统直丝弓矫治器及酸蚀时间长的正畸患者发生牙釉质脱的几率高,针对影响因素制定相关防范措施可降低患者牙釉质脱的发生率。

  • 标签: 正畸治疗 牙釉质脱矿 影响因素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的流行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正畸治疗患者12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矫正治疗后患者发生牙釉质脱的危险因素与流行情况。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不良习惯改变、甜食摄入、刷牙频率、正畸疗程等是影响矫治患者牙釉质脱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中应尽早进行预防干预,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 标签: 牙釉质脱矿 正畸固定矫治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