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开展已有10多年时间,国内外有多家报道.该技术应用成熟,成功率高,对孤立性肺内结节病灶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该技术由于多次、反复穿刺,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如气胸、出血等.1999年至2003年之间,作者应用同轴套管针技术,一次穿刺成功,多次取材,减少了穿刺的次数,减少了损伤.

  • 标签: 经皮肺穿刺活检 套管针 并发症 结节病 穿刺成功 病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组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共70例,随机分组,双手微切口组的患者实施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术,同轴微切口组采取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比较两组治疗后7d、1个月和3个月的视力水平以及角膜散光度、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在治疗前两组的视力水平以及角膜散光度无显著差异,而治疗后同轴微切口组治疗后7d、1个月和3个月的视力水平以及角膜散光度、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双手微切口组,P<0.05。结论: 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应用白内障治疗效果更好,可更好改善角膜散光和改善视力,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 标签: 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同轴双导管技术在后循环颅内支架植入術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间收治的21例后循环颅内段狭窄患者,对其实施脑血管支架植入术,经单导管输送失败后,改用同轴双导管技术,单导管成功者记为对照组,双导管成功者记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单导管技术支架输送成功率为33.3%,同轴双导管技术后均获得成功成功率为92.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后循环颅内段狭窄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同轴双导管技术可以提高支架植入术的成功率,且安全可靠,可行性强。 

  • 标签:   同轴双导管技术 后循环颅内支架 植入术 应用 
  • 简介:由国际中华名医协会与本部合作建中国大型健康医学(www.cc369.com),该是著名医师与广大患者和谐互动的平台。健康医学设有“中华名医”“专家个人网页人才库”“成名之路”。现该网站向全国征集名医,凡在我部发表过论文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作者,可免费收录入中华名医,或建“专家个人网页”。请作者将相片及资料寄往编辑部。

  • 标签: 医学网 健康 名医 中华 人才库 编辑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过程中,应用尿液隐血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者接受尿液隐血检验,为研究组,另一组患者则接受尿液分析仪检查作为对照,对干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尿液隐血检验的准确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尿液隐血检验法为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实施诊断可以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 标签: 尿液隐血检验 尿液分析仪检查 泌尿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2.0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MI60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具有瞳孔粘连的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42只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1只眼.第1组采用2.0mm微切口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植入适用于微切口的AkreosMI60人工晶状体;第2组行3.2mm传统的同轴超声乳化植入术和适用于常规切口的AkreosAO人工晶状体.术中采用钝性或囊膜剪剪开的方法分离粘连的瞳孔,以适应超声乳化手术之需.术中记录所采用的超声能量和时间,记录术后第1天、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对应的视力、角膜水肿、瞳孔表现及前房反应等情况.术后1个月检查最佳矫正视力,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术中第1组平均有效超乳时间为(0.52±0.33)min,累积超声能量为11.5%;第2组平均有效超声时间为(0.61±0.35)min,累积超声能量为14.2%.两组表现第1组超声时间更短,使用能量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12,P=0.011<0.05);裸眼视力术后第1天、第一周和第1个月,第1组视力≥0.5者分别占62.11%、74%和88.26%,第2组视力≥0.5者分别占53.16%、67.71%和73.2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45,P<0.05).术后第1个月两组BCVA≥0.5者均占9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42,P>0.05).角膜散光情况术前与术后比较,两组角膜散光均有一定的改变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1周.第2组散光大于第1组(χ2=4.048,P<0.05),而术后第1个月,角膜散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45,P>0.05).结论采用2.0mm同轴微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MI60人工晶状体植入可以在保证白内障超声乳化效率的基础上,减少角膜伤口导致的手术源性散光,对于手术后快速恢复和前房密闭的稳定性都有好处,也不会增加学习曲线.关键词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并发性白内障瞳孔粘连葡萄膜炎中图分类号R77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83-02

  • 标签:
  • 简介:摘要内质和线粒体为细胞中关系密切的细胞器,细胞应激可引发内质应激(ERStress),线粒体功能在ERStress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线粒体相关的内质网膜(MAMs)传递信号影响ERStress的发生与发展。

  • 标签: ER Stress MAMs 线粒体
  • 简介:Cochrane协作自1993年成立以来,协作发展迅速,取得瞩目成绩,至今已在全球建立14个中心,拥有近8000名协作者;建立50个Cbchrane系统评价小组,制作1389个系统评价。作为为循证医学寻找、创造、评价和提供证据的非赢利学术机构,Cochrane协作正面临着持续发展壮大所带来的十大挑战:如伦理、社会、逻辑和方法学等。1伦理学挑战(Ethicalchallenges)

  • 标签: COCHRANE协作网 发展 伦理学 社会学 逻辑学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计算机局域作为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组,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局域常见的应用问题出发,对医院局域维护措施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基于医院局域网管理与维护的策略。

  • 标签: 局域网 维护管理 网络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钛板颅骨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2年~2016年收治的采取钛板颅骨修补治疗颅骨缺损的患者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例,对两组患者手术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结果手术后相同时间段内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比率为84.6%(11/13),对照组患者则为23.1%(3/13),两组患者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为15.4%(2/13),对照组患者为53.8%(7/13),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钛板颅骨修补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钛网板 颅骨修补术 临床疗效
  • 简介:腹膜前铺法是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中一种更加符合解剖基础,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我科自2006至2008年对150例腹股沟疝的患者实施腹膜前铺法无张力疝修补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50例,其中男性136例,女性14例;年龄18~82岁,平均65.3岁;斜疝117例,直疝33例。原发疝116例,复发疝34例;按照国内腹股沟疝分型,Ⅱ型疝19例,

  • 标签: 腹股沟疝分型 临床分析 腹膜 无张力疝修补术 治疗 解剖基础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合成片在污染腹壁疝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术中有污染的切口疝、造口旁疝患者17例,分析其手术中的污染情况,所用Proceed合成片的特点、术中处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7例患者术中出现肠破裂、肠切除等而造成污染,经处理后我们应用人工合成片全部完成Ⅰ期修补。术后1、3、6、12个月门诊随诊,随访时间最长达60个月以上。17例患者未发现复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6%(3/17),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例患者2年半后发生片感染,经清创换药后痊愈;1例患者发生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后恢复。结论在污染腹壁疝手术中只要术中恰当处理污染、选择合适的合成片,是可以应用人工合成片完成Ⅰ期修补。

  • 标签: 腹部 合成网片 消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