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病情凶险,但目前对超急性期的辅助诊断主要靠心电图,实验主要利用组织多普勒应变成像的优点,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应变成像技术观测犬急性心肌梗死前、后心内膜下层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下层心肌径向峰值应变及应变达峰时间,分析其力学变化特征。方法:16只Beagle犬,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第一对角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同步记录心电图,在组织速度成像模式下,分别在急性心肌梗死前、后采集标准心尖短轴切面的连续5个完整心动周期内的二维动态组织多普勒速度图像,存于TDI-Q工作站。分别观测梗死区缺血前、后局部及心内膜下层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下层心肌径向峰值应变及应变达峰时间。结果与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局部以及心内膜下层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下层心肌的峰值应变较梗死前明显降低(P〈0.05);梗死区心肌各层次间峰值应变梯度消失;梗死区局部以及各层次心肌达峰时间均较缺血前延长(P〈0.05)。同时观察到梗死区基础状态心内膜下心肌及中层心肌分别与其局部心肌的峰值应变呈正相关(r=0.617,P〈0.01;r=0.556,P〈0.01),而与梗死区则无相关性(r=0.338,P〉0.05;r=0.218,P〉0.05)。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区不同层次心肌间峰值应变梯度消失,局部及不同层次心肌峰值应变明显减低,而达峰时间明显延长,是梗死区心肌结构异常、功能障碍的反映,从而导致心脏整体运动不协调,引起心脏整体的非同步化运动,是触发心力衰竭的重要力学机制之一。

  • 标签: 实验动物 组织构建 急性心肌梗死 应变成像 超声心动图 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在信息发达的现阶段,人们离不开各种信息设备,而其中以学生和白领尤为突出,因为长时间久坐、低头使用手机,电脑等信息设备,他们的身体也承受着极强的负担,基于改变此情况的想法,我们研究的设备保证使用便捷的基础上,增添了颈椎按摩,扩胸展肩,矫正姿势,减少身体负担等一系列功能,帮助各年龄段人群减轻身体负担,实现完美自我。

  • 标签: 颈椎保护 矫正 减轻负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研究发现褪黑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对生物的昼夜节律、心血管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性成熟及生殖、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及衰老、眼部疾病等均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褪黑素的保护作用做出简要概述。

  • 标签: 褪黑素 保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无保护性阴道分娩在自然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年 1月至 2016年 1月在我院经传统保护性经阴道分娩产妇 250例作为对照组、 2017年 1月至 2020年 1月在我院经新型无保护性经阴道分娩产妇 250例作为研究组,针对两组产妇的产前产后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导致剖宫产率达 16%,会阴侧切率达 20.5%,会阴裂伤 1度率达 78%、 2度率达 21.3%,会阴水肿率达 54.5% ,产后大出血率达 3.4% 。研究组胎儿宫内窘迫导致剖宫产率达 1.7%,会阴侧切率达 2%,会阴裂伤 1度率达 75.6%、 2度率达 9.5%,会阴水肿率达 18% ,产后大出血率达 2%. 两组产妇胎儿宫内窘迫导致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 2度率、会阴水肿率( P< 0.05)有统计学意义。会阴裂伤 1度率、产后大出血率( P> 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无保护性阴道分娩有必要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无保护性 阴道分娩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婴幼儿皮肤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生理特点,其结构、成分和功能都与成人显著不同。多数观点认为至少在出生后的一年内皮肤结构和功能仍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婴幼儿皮肤较成人角质层薄,角质细胞小,皮肤的水合能力还不完善,角质层中含有较多的水分和较少的天然保湿因子等,这些特点使婴幼儿更容易产生各种皮肤问题。本文从护理需求和皮肤保护方法两方面入手对新生儿皮肤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新生儿皮肤护理要点,一起为新手爸妈新生儿皮肤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新生儿 皮肤护理 需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ARDS是临床常见危重症之一,死亡率较高,严重创伤和感染会间接和直接对肺功能造成损伤,主要是以非心源性肺水肿、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症状。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患者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若不适当机械通气会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肺保护通气治疗是治疗ARDS的主要策略,主要包括有小潮气量通气、低气道平台压、适当呼气末正压PEEP以及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本文主要对ARDS病理特征、病因和危险因素展开分析,分析肺保护通气治疗应用在ARDS中的效果。

  • 标签: 患者 ARDS 进展 肺保护通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