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人体的皮肤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很易受到伤害,出现衰老、缺水、长痘等皮肤问题。我们皮肤包含很多层组织肌理,其中较为重要且常见的一是角质,这保护膜的存在,让皮肤可有效对抗外界灰尘与紫外线的长期侵害。本文对基础皮肤护理以及角质保护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仅供专业人士的参考与指导。

  • 标签: 皮肤护理 角质层 基础保护
  • 简介:【摘要】 目的:基于阿奇霉素的药理特性,探讨其在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16螺旋CT与DR胸片在肋骨骨折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收治入院的50名肋骨骨折患者,伤后48h行MSCT胸部扫描重建以及DR正斜位切线位摄片,对比两者骨折诊断结果以及肋骨骨折显示率。结果CT三维重建发现肋骨骨折96处,诊断率100%,DR胸片发现骨折76处,诊断率79.5%。CT同时隐匿性骨折12处。结论16螺旋CT相较于DR胸片,对于肋骨骨折诊断率更高,弥补了DR胸片对于隐匿骨折和肋软骨骨折无法明确诊断的缺点,大大降低了肋骨骨折的漏诊率,为临床开展治疗提供了详尽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16层螺旋CT DR胸片 肋骨骨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过阿奇霉素对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的效果和药理特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0例)采用红霉素进行治疗,研究组(40例)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5%和75%);在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5%)明显低于对照组(22.5%),组间对比均形成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安全性比较高,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阿奇霉素 药理特性
  • 简介:摘要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已成为全球最高,肺癌5年平均生存率仅16%,云南宣威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全国首位,宣威肺腺癌具有显著的地域性。放射治疗是晚期肺癌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在体外及体内试验中宣威肺腺癌较普通肺腺癌更敏感,因此肺腺癌患者有可能从放射治疗中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率,研究放射治疗后宣威肺癌细胞生物学变化对进一步研究肺癌细胞分化、增殖、侵袭、抗凋亡及放射治疗十分重要。

  • 标签: 放射治疗 肺癌细胞 放射后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阿奇霉素治疗治疗 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 药理特性。方法:随机选取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5 月我院收住入院治疗的 1 小儿呼吸道感染 患儿 146 例,分为研究组 I 和研究组 Ⅱ ,每组 73 例 。研究组 I 给予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 研究组 Ⅱ 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 。一周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结果:研究组 I治疗总有效率差于研究组Ⅱ , P 值< 0. 05, 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 I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Ⅱ, P 值< 0. 05, 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与 阿奇霉素 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均有较好的效果, 但阿奇霉素 用于 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更好 ,不良反应更少,值得借鉴应用 。

  • 标签: 阿奇霉素 小儿呼吸道感染 药理特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肌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接受保留膀胱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根据 2010年 1月至 2011年 8月我院的 43例肌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来进行分析,围棋使用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观察组 30例患者接受开腹手术切除部分膀胱,对照组 13例患者接受电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有复发病例 9例,观察组的复发率是 30%,患者平均复发时间 9.4个月;对照组患者有 5例复发,复发率是 38.5%,患者平均复发时间 8.7个月。观察组患者术后 1年无瘤生存 24例, 3年无瘤生存 16例,对照组为 10和 6例,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结论:膀胱手术治疗肌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好,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 保留膀胱;肌浸润性膀胱癌;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相关性胆囊可逆性结石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11月-8月45例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出现胆囊可逆性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5例患者属超声筛查疑似头孢菌素相关性胆囊可逆性结石,其余40例患者属查体、外伤或胸部CT检查等偶然发现,但追问病史所有患者均有静脉注射头孢菌素药物的用药史。CT图像中可明确显示胆囊内高密度影形态及密度特点,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45例患者所见胆囊可逆性结石CT值在50-200hu之间,大多数为层状泥沙样结石,约91%,其余为结节样高密度影。结论头孢菌素相关性胆囊可逆性结石在CT中表现为结节状或泥沙样高密度影,其密度较均匀、边界清晰,形态以层状多见,诊断并不难,但要密切询问用药史,避免临床过度干预、治疗。

  • 标签: 头孢菌素 胆囊 可逆性结石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CT造影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患者24例开展观察研究,术前均进行64CT造影检查,并根据造影检查结果进行介入治疗,术后进行CT血管造影复查。结果64CT造影结果明确显示24例患者下肢动脉闭塞/狭窄程度、范围准确,行经皮腔球囊扩张术及血管内支架治疗18例,单纯行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6例。术后踝肱指数(0.88±0.12),显著高于术前(0.49±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中进行64CT造影检查,发现血管狭窄4例,再次开展皮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结论64CT造影检查无创、准确、快捷,可作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的重要评估依据。

  • 标签: 64层CT造影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诊断分级所产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对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诊断分级。结果对本文研究过程中的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等级的划分,包括了14例重级急性胰腺炎患者,9例中级急性胰腺炎患者,以及25例轻级急性胰腺炎患者。结论把16排螺旋CT诊断分级方法运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过程中能够充分反应出患者病变产生的阶段与过程,从而对患者预后评价及制定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16排螺旋CT 诊断分级 临床意义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 64螺旋 CT血管造影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 2015年 10月 -2017年 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 28例头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 64螺旋 CT血管造影检查,采用相同技术参数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将原始数据上传到工作站自动减影,并对减影后数据进行 3D-VR、 MPR、 MIP等处理,评估诊断价值。结果:经 64螺旋 CT血管造影诊断证实, 28例头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中 3例患者颈脑血管属完全正常,有 2例为颅内动脉瘤, 1例为颅内动静脉畸形, 12例为血管变异,且主要是动脉血管变异(其中包括起源和行径以及发育粗细等), 13例为动脉硬化、狭窄(大脑前、中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颈内和颈总动脉等狭窄)、闭塞,诊断率和检出率高。结论: 64螺旋 CT血管造影具有无创和高效的特点,对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64螺旋 CT; 血管造影; 头颈部; 血管性疾病; 诊断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与64螺旋CT诊断恶性梗阻性黄疸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6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资料予以探讨,均予MRCP与64螺旋CT检查,比对分别影像诊断及病理结果。结果本组MRCP与CT梗阻水平定位诊断与定性诊断符合率对比(100.00%vs100.00%)、(96.88%vs93.75%)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CP检查的梗阻原因诊断符合率93.75%较之CT诊断符合率75.00%显著更高(P<0.05)。结论MRCP与CT检查应用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诊断中各具优势,前者于梗阻原因推断方面价值更高,后者更方便、快捷。

  • 标签: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64层螺旋CT 恶性梗阻性黄疸
  • 简介:背景:文献表明脊柱力线与腰痛密切相关.目的:研究不同腰痛疾患的脊柱力线特征.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69例腰痛患者,其中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lowbackpain,NLBP)患者4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腰痛患者25例,同时招募24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脊柱形态测量仪(Spinalmouse(R))测量各组T1~S1相邻两脊椎的椎间角度,由此获得胸曲、腰曲、骶骨倾角的角度及所得各值在矢状面和冠状面动力位中的变化.然后将腰痛各组与对照组作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LBP组站立位脊柱各节段椎间的角度基本一致(P>0.05);矢状面动力位上胸椎活动度增加,腰椎、骨盆活动受限;冠状面动力位上胸椎、腰椎及骨盆均有不同程度活动度受限(P<0.05).与对照组比较,LDH组腰3/4前凸角度变小;矢状面动力位上胸椎活动度增加,腰椎活动度受限;冠状面动力位上,腰椎活动度受限(P

  • 标签: 腰痛 脊柱力线 角度 活动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胶质瘤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16螺旋CT对脑胶质瘤的诊断及各分型鉴别诊断。方法使用16螺旋CT机,采用多时相薄层连续扫描技术收集原始数据,进行MRP、MIP等技术重建,对2015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脑肿瘤患者进行CT检查,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CT表现发病部位,额叶9例,颞叶3例,枕叶1例,第四脑室1例,跨叶者2例;平均低密度者6例,混杂密度10例,伴钙化3例,出血1例。增强扫描,8例轻度环形强化,4例呈中度到明显强化,壁结节强化者1例,4例未见强化。结论CT检查可以对胶质瘤的定位、定性进行准确诊断。

  • 标签: 16层螺旋CT 胶质瘤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64排128螺旋CT在冠状动脉与支架术后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选在院心内科诊断和治疗的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患者66例,对照组为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研究组为64排128螺旋CT检查结果,比较这不同的两种检查方式对冠状动脉与支架术后狭窄严重程度的详细诊断情况。结果64排128螺旋CT的实际检查结果与金标准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相似。结论64排128螺旋CT对冠状动脉支架后狭窄程度的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冠状血管造影 支架内再狭窄 东芝64排128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诱导分化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去分化后的干细胞特性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胎牛血清及淋巴细胞分离液等,从实验的角度出发,对诱导分化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去分化后的干细胞特性及潜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第5代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与去分化1d成肝细胞诱导分化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向骨细胞诱导分化后,转化为了典型的骨细胞形态。经PCR检测发现,两者的表达相似。样本H浓度46.80ng/μL、总量0.81μg、A260/A280为1.75、RIN为8.49%、28S/18S为2.59%。结论去分化后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可有效保留细胞形态,维持干细胞标记物表达水平,与未经处理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相比,其增值能力更强。

  • 标签: 诱导分化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肝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胎儿颈项透明联合鼻骨测量在染色体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5年 4月 -2017年 6月本科接诊的产前筛查阳性孕妇 50例为实验组,择同期接诊的常规检查染色体正常的 50例孕妇为对照组。综合分析两组超声胎儿颈项透明与鼻骨测量的结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的 NB和 NT测量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积极利用超声技术做胎儿颈项透明联合鼻骨测量,可有效提高其染色体异常诊断的准确性,且该技术还具备检查费用低以及操作简便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颈项透明层 超声检测 鼻骨测量 染色体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