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调方对脓毒症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8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炎调方组、对照组(炎调方减去大黄、芒硝),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术后分别于12h、24h、36h致死大鼠,测定血清IL-1β水平及观察各组肺病理切片的变化。结果血清方面假手术组与正常组相比,血清IL-1β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12h模型组的血清IL-1β水平与24h的血清IL-1β水平比较升高(P<0.05);造模后12h炎调方组血清IL-1β水平和模型组对比,有显著降低(P<0.01),差异在24h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炎调方去掉大黄和芒硝)与模型组对比,12h和24h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调方组血清IL-1β水平和对照组对比在12h水平显著降低(P<0.01),24h但是未见明显差异(P>0.05);肺病理切片方面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肺组织未见明显病理学损伤性变化。CLP术后12h,模型组的肺组织轻微充血,CLP手术后24h,与12h对比,模型组肺组织损害更甚,充血更明显,减方对照组肺组织病变情况较模型组无明显改变。炎调方组和模型组相比,病变范围略小。结论炎调方能明显下调脓毒症大鼠血清IL-1β水平,并且能减轻脓毒症大鼠肺组织损伤。

  • 标签: 炎调方 脓毒症 肺病理切片
  • 简介:骨关节炎(OA)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关节炎表现形式之一,是一种能够引起疼痛和不适的慢性疾病。大量的研究致力于其病理生理学的理解和治疗方法的应用。动物模型在研究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成像模式在理解OA的发病机制以及与疼痛之间的关系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成像研究也可以使疾病在体外监测的同时用于动物模型的研究。本文对OA动物模型的组织病理学、成像模式、疼痛的评估方法进行总结。

  • 标签: 骨关节炎 动物模型 成像 预后
  • 简介:背景:研究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解剖结构等的改变,其前提条件是必须建立一个安全有效且临床相似度高的脊髓损伤大鼠模型。随着研究的进展,基于不同目的各种相关的造模方式层出不穷,对后来的研究者在造模方式的选择难免造成些许干扰。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脊髓损伤挫伤型、压迫型、缺血损伤型、横断型各造模方式的有效性和死亡率的排序,为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造模方式提供有力证据。方法:通过检索截止时间为2018-03-11包括PubMed、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4个数据库所有关于脊髓损伤造模方式的文献,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最终纳入文献数据,运用Stata、Winbug软件进行网状分析,得出排序结果。结果与结论:最终17篇文献纳入研究,共506只SpragueDawley(SD)大鼠,脊髓损伤造模方式有效性排序:横断型>挫伤型>压迫型>缺血损伤型;造模方式死亡率从高到低的排序:横断型>挫伤型>压迫型>缺血损伤型。

  • 标签: 脊髓损伤 脊髓挫伤 脊髓损伤模型 大鼠 造模方式 网状Meta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海带粉对乳腺增生症(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 HMG)小鼠血清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注射苯甲酸雌二醇、黄体酮建立小鼠 HMG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 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海带粉低、中、高剂量组,给药 30天后,测量各组小鼠同侧第 2对乳头的高度及直径; 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乳腺组织变化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血清雌二醇( Estradiol2, E2)、孕酮( Progesterone, P)和促乳素( Prolactin, PRL)、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乳头直径、乳头高度增加( P<0.05)模型组小鼠乳腺组织中腺泡数目增多 ,腺泡和导管增生、扩张 ,细胞排列紊乱,表现出典型的乳腺增生症状。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乳房直径、乳头高度降低 (P<0.05),海带粉各剂量组小鼠乳腺增生小叶和腺泡数量减少,血清 E2、 PRL、 VEGF含量降低, P含量升高( P<0.05),海带粉高剂量组乳房直径减小( P<0.05),海带粉各剂量组 E2、 PRL、 P含量及 VEG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海带粉能减轻 HMG发展,其作用与降低小鼠血清 E2、 PRL、 VEGF以及升高 P含量有关,可能与通过下调 VEGF等途径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 标签: 海带粉 乳腺增生症( HMG) 雌激素 细胞凋亡 动物实验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桑葚汁对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小鼠建立糖尿病模型,分别用生理盐水、二甲双胍、桑葚汁灌胃给药后,于给药的第 0、 7、 14、 21d测量各组小鼠体重及空腹血糖值,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结果:桑葚汁组小鼠的体重与空腹血糖值均大于模型组,且两组都具有统计学意义 ;桑葚汁组对葡萄糖耐量的影响相比模型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用桑葚汁对 2型糖尿病无针对性疗效,但可调节血糖水平,增加体重。

  • 标签: 桑葚汁 小鼠 降血糖 二甲双胍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海带粉对乳腺增生症(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 HMG)小鼠血清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注射苯甲酸雌二醇、黄体酮建立小鼠 HMG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 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海带粉低、中、高剂量组,给药 30天后,测量各组小鼠同侧第 2对乳头的高度及直径; 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乳腺组织变化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血清雌二醇( Estradiol2, E2)、孕酮( Progesterone, P)和促乳素( Prolactin, PRL)、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乳头直径、乳头高度增加( P<0.05)模型组小鼠乳腺组织中腺泡数目增多 ,腺泡和导管增生、扩张 ,细胞排列紊乱,表现出典型的乳腺增生症状。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乳房直径、乳头高度降低 (P<0.05),海带粉各剂量组小鼠乳腺增生小叶和腺泡数量减少,血清 E2、 PRL、 VEGF含量降低, P含量升高( P<0.05),海带粉高剂量组乳房直径减小( P<0.05),海带粉各剂量组 E2、 PRL、 P含量及 VEG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海带粉能减轻 HMG发展,其作用与降低小鼠血清 E2、 PRL、 VEGF以及升高 P含量有关,可能与通过下调 VEGF等途径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 标签: 海带粉 乳腺增生症( HMG) 雌激素 细胞凋亡 动物实验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桑葚汁对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小鼠建立糖尿病模型,分别用生理盐水、二甲双胍、桑葚汁灌胃给药后,于给药的第0、7、14、21d测量各组小鼠体重及空腹血糖值,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结果桑葚汁组小鼠的体重与空腹血糖值均大于模型组,且两组都具有统计学意义;桑葚汁组对葡萄糖耐量的影响相比模型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用桑葚汁对2型糖尿病无针对性疗效,但可调节血糖水平,增加体重。

  • 标签:
  • 简介:摘要:线粒体膜复合体活性下降,会引发呼吸链缺陷,有可能导致糖尿病产生。可采用蓝绿温和胶电泳对线粒体膜上的复合体进行分离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探索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纯化完整的正常小鼠与糖尿病模型小鼠肝脏线粒体,采用非离子去垢剂增溶,非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进行膜复合体分离,再辅以 2D-PAGE以分离这些复合体的亚基,找出二者的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检测分析,鉴定出四个差异蛋白, Cps1、 Mdh2、 Aldob、 Otc,这些线粒体膜蛋白在糖尿病产生过程中发生下行性变化,提示这些线粒体蛋白可以为糖尿病发生机制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呼吸链复合体 糖尿病 蓝绿温和胶电泳 肝脏线粒体 差异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中心静脉导管 相关性血栓风险评估构建评估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评价。方法 在 2017年 6月 -2018年 11月间,选取我院收治的 174例中心静脉导管 患者 进行研究,分成血栓组( 49例)与非血栓组( 125例)两组,并建立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同时进行检验、评价。结果 研究中心静脉导管 相关性血栓具有独立危险因素的有:血栓史、糖尿病、高凝患者 等。结论 对中心静脉导管 相关性血栓风险通过风险模型进行评估时,评估的内容少,操作性高,预测效果理想,可快速筛选出风险加高的患者。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风险模型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风险评估构建评估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在2017年6月-2018年11月间,选取我院收治的174例中心静脉导管患者进行研究,分成血栓组(49例)与非血栓组(125例)两组,并建立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同时进行检验、评价。结果研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具有独立危险因素的有血栓史、糖尿病、高凝患者等。结论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风险通过风险模型进行评估时,评估的内容少,操作性高,预测效果理想,可快速筛选出风险加高的患者。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风险模型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来曲唑诱导3月龄Dunkin-Hartley成年雌性豚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动物模型的血清激素水平以及体质量的变化。方法利用来曲唑灌胃法构建多囊卵巢综合征豚鼠模型。运用放免法分别测定血睾酮(Testosterone,T)、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连续测量豚鼠体重,并计算每只豚鼠的体重增幅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实验组血清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0.05)。实验组豚鼠体质量增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使用来曲唑诱导豚鼠PCOS模型,无论在影响血清性激素还是体质量改变与临床表现很接近,符合动物PCOS造模要求。

  • 标签: 来曲唑 多囊卵巢综合征 豚鼠 动物模型* 通讯作者E-mailhongshusui@163.com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来曲唑诱导 3月龄 Dunkin-Hartley成年雌性豚鼠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动物模型的血清激素水平以及体质量的变化。方法 利用来曲唑灌胃法构建多囊卵巢综合征豚鼠模型。运用放免法分别测定血睾酮( Testosterone ,T)、促黄体生成素( luteinizing hormone ,LH)、卵泡刺激素(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连续测量豚鼠体重,并计算每只豚鼠的体重增幅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实验组血清 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值 。实验组豚鼠体质量增幅明显高于对照组 (P值 。结论 使用来曲唑诱导豚鼠 PCOS模型,无论在影响血清性激素还是体质量改变与临床表现很接近,符合动物 PCOS造模要求。

    关键词:来曲唑;多囊卵巢综合征;豚鼠;动物模型1 多囊卵巢综合征 (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一种妇科临床常见的育龄期女性生殖内分泌代谢异常综合性疾病。医学研究证实,生育期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率在 10%-15%左右,约占不孕症患者总数的 30%-40%[1]。其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的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卵巢呈多囊状改变、睾酮( T)升高、促黄体生成素( LH)和卵泡刺激素( FSH)比例升高 [2]。使用来曲唑诱导 PCOS大鼠和小鼠模型均表现出和人类 PCOS相似的症状,豚鼠在动情周期等方面和人类更为接近,妊娠期更长,因此该模型有望成为更加完美的 PCOS动物模型。因此,本课题对来曲唑诱导成年雌性豚鼠 PCOS 动物模型进行系统的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药物 来曲唑( Lot: M217A)购自美仑生物公司, CMC(羧甲基纤维素钠)购自郑州特正商贸有些公司。 1.2动物模型的构建 选择 3月龄成年 Dunkin-Hartley雌性豚鼠 , 随机分为两组 , 实验组及对照组各 10 只。造模型,采用来曲唑灌胃法。将来曲唑以 2.0mg/kg.d对豚鼠连续灌胃 28天,正常组按相同剂量灌服 1%CMC溶液 28天。 1.3 检测项目及方法 灌胃之日起,每日称体重。灌胃结束后,禁食 8小时后活体心脏取血,离心,分离血清,测 T、 LH、 FSH。 1.4血清激素水平测定 采用放免法,由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测定,睾酮、促黄体生成素及卵泡刺激素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购自天津协和医药科技集团。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分析软件进行处理,数据采用均数 ±标准误( Mean±SE)表示。两组组间比较,符合正态性和方差齐性者,采用成组 t检验;不符合正态性和方差齐性者,进行秩和检验;以 p=0.05作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动物体质量 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体质量增加幅度相比较 , 有显著性差异 (P<0.05)(见表 1)。实验组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 表 1 实验组及对照组豚鼠体质量 (g)增幅比较 (n=10) 豚鼠体质量增幅( g) 实验组 66.900±21.687a 对照组 42.061±19.607b 2.2 血清性激素测定 实验组及对照组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 :实验组血清 T 浓度显著地高于对照组 (P< 0.05);血清 FSH 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均值偏高 , 无显著差异;血清 LH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偏低,无显著差异 (见表 2)。 表 2 实验组及对照组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 n=10) 组别 T( ng/dL) FSH(mIU/mL) LH(mIU/mL) LH/FSH 实验组 242.107±129.558a 1.909±1.190a 1.991±1.281a 1.377±0.811a 对照组 63.525±33.500b 1.343±1.007a 3.483±1.523a 3.642±2.483a 3 讨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最为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紊乱疾病,育龄妇女中约有 6%–8%的发病率 [3]。到目前为止, PCOS的具体病因学目前还不清楚。因此,动物模型对于进一步明白 PCOS的发病机制以及评估 PCOS的治疗手段都显得极其重要。 Kafail等 [4]首次采用来曲唑建立一种新的 PCOS大鼠动物模型,其血清 T、 LH水平升高;卵巢形态学变化显著,体积较大,包膜增厚,卵巢表面可见明显的囊状扩张,这些变化均与人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极其相似。豚鼠与人卵巢周期极为相似是作为研究人类生殖极好的动物模型,可以弥补其他啮齿类动物的诸多不足。本研究利用来曲唑诱导豚鼠建立 PCOS模型,研究发现,实验组血清睾酮( T)的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这与 PCOS雄激素升高的内分泌特征基本相符。实验组的体质量明显增加,增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这与人类 PCOS病人的肥胖症状相似。 综上所述,传统的来曲唑造模方法,注重卵巢组织学改变方面的研究,本实验证明来曲唑模型在血清激素水平和体质量方面仍可有较好的表现,符合动物 PCOS造模要求。本实验例数较少,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容量,增加检测指标,以求实验结果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1]Escobar-Morreale HF.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definition, aetiolog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Nat Rev Endocrinol, 2018, 14(5): 270-284. [2]Caldwell AS, Middleton LJ, Jimenez M, 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reproductive, metabolic, and endocrine features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in female hyperandrogenic mouse models. Endocrinology, 2014, 155(8): 3146-59. [3]Walters KA, Allan CM, Handelsman DJ.Rodent models for huma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Biol Reprod, 2012, 86(5): 149, 1-12. [4]Kafali H, Iriadam M, Ozardali I, et al.Letrozole-induced polycystic ovaries in the rat: a new model for cystic ovarian disease. Arch Med Res, 2004, 35(2): 103-8.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编号: 201810439089)

    1* 通讯作者: E-mail: hongshusui@163.com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对 D-半乳糖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 AD)模型大鼠 Rho/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 ROCK)通路的影响。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及蒸馏水喂养,模型组给大鼠 150mg/kg*d皮下注射 D-半乳糖,连续 42天,制备 AD大鼠模型。造模 14天后,第二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第三组给予 0.04%EGCG2mg/kg*d灌胃,连续 28天,前后分别采用 Morris水迷宫检验大鼠的行为变化,制作 HE染色切片,免疫组化检测 β 淀粉样蛋白和 ROCK的表达。 结果: Morris水迷宫测试中,模型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高于 EGCG组和西药组。 对照组、 EGCG组和西药组大鼠的 β 淀粉样蛋白显著低于模型组大鼠( P < 0.05); 对照组、 EGCG组和西药组大鼠的 ROCK蛋白的表达显著高 于模型组大鼠。 模型组大鼠的 SOD、 GSH-Px水平显著低于 EGCG组和 西药组( P < 0.05)。 结论: EGCG可能通过抑制 β 淀粉蛋白和激活 ROCK的表达水平,增加 SOD、 GSH-Px表达来改善其认知障碍。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施工行业得以迅速崛起。BIM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施工行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通过数字化信息建模,研究施工工程的生命周期,将影响施工过程的因素充分体现在信息模型中,以期得到最佳的施工设计方案。BIM技术的应用符合我国目前提倡绿色施工的要求,本文简要分析BIM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的存在价值与应用方法,并简述绿色施工具体措施。

  • 标签: 绿色施工 BIM技术 建筑行业 数字化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拟建立一套有效的腹腔镜低体温的评价体系,评估患者发生术中低体温的风险,并在院内对该路径进行管理和验证。方法前瞻性纳入某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接受各类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以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的变量为自变量绘制nomogram图,建立评价模型并进行相关验证。结果共196例患者被纳入此项研究。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基础体温、手术种类、室温、麻醉时间、气腹时间、晶体液、胶体液、术中输液、CO2流量与低体温发生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基础体温、手术种类、麻醉时间、室温与低体温发生相关,最终拟合的模型为logit(P/1-P)=56.893–1.216*基础体温+0.377*手术种类+0.009*麻醉时间-0.653*室温。结论基础体温、手术种类、麻醉时间、室温可能与低体温发生相关,根据这些变量建立的评价模型可以有效的预测腹腔镜患者术中低体温的风险。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围术期 低体温 评估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在诊断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我院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这段时期于我院接受诊疗的脑卒中并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2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随机抽取24例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基础信息、危险度分级和Caprini风险评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和脑卒中类型无明显差距,数据经检验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蛛网膜下腔出血、长期卧床及瘫痪情况具有显著差距,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2例低危患者,3例中危患者,5例高危患者,14例极高危患者,对照组中,7例低危患者,5例中危患者,7例高危患者,5例极高危患者。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可对脑卒中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行有效评估,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 脑卒中 深静脉血栓 有效性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在诊断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我院将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月这段时期于我院接受诊疗的脑卒中并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2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随机抽取 24例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基础信息、危险度分级和 Caprini风险评分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和脑卒中类型无明显差距,数据经检验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蛛网膜下腔出血、长期卧床及瘫痪情况具有显著差距,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中, 2例低危患者, 3例中危患者, 5例高危患者, 14例极高危患者,对照组中, 7例低危患者, 5例中危患者, 7例高危患者, 5例极高危患者。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讨论: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可对脑卒中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行有效评估,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 脑卒中 深静脉血栓 有效性
  • 简介: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对老年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健康行为变化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3例老年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延续性健康教育,观察组以跨理论模型指导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出院1周、12个月时饮食情况,出院1周、12个月时所处行为改变阶段,12个月复发情况。结果出院1周,两组饮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2个月,观察组每日饮水量明显更多,动物蛋白食物、富含草酸食物使用量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周,两组行为改变阶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观察组所处阶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跨理论模型能够促进老年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落实健康行为,这有助于减少复发。

  • 标签: 老年 复杂性肾结石 跨理论模型 健康教育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以氧化苦参碱作为镇痛药物研究其对偏头痛模型小鼠的镇痛效果,观察其前后行为学变化和血清 NO的含量。 方法:将 30 只健康 KM 小鼠随机分为假模型组、模型对照组、氟桂利嗪组、高剂量氧化苦参碱组、中剂量氧化苦参碱组、低剂量氧化苦参碱组。在 30min 内 观察研究中小鼠的行为学变化,以硝酸还原酶法测量血清 NO含量。结果:低剂量氧化苦参碱组的平均挠头次数和血清 NO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 P> 0.05) ,然而在平均爬笼次数水平上与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 其余各组在血清 NO含量, 挠头次数和爬笼次数 与模型对照组 的比较中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 :氧化苦参碱对偏头痛模型小鼠的镇痛效果显著。

  • 标签: 氧化苦参碱 偏头痛 行为学
  • 简介:【摘要】目的:以氧化苦参碱作为镇痛药物研究其对偏头痛模型小鼠的镇痛效果,观察其前后行为学变化和血清 NO的含量。 方法:将 30 只健康 KM 小鼠随机分为假模型组、模型对照组、氟桂利嗪组、高剂量氧化苦参碱组、中剂量氧化苦参碱组、低剂量氧化苦参碱组。在 30min 内 观察研究中小鼠的行为学变化,以硝酸还原酶法测量血清 NO含量。结果:低剂量氧化苦参碱组的平均挠头次数和血清 NO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 P> 0.05) ,然而在平均爬笼次数水平上与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 其余各组在血清 NO含量, 挠头次数和爬笼次数 与模型对照组 的比较中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 :氧化苦参碱对偏头痛模型小鼠的镇痛效果显著。

  • 标签: 氧化苦参碱 偏头痛 行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