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无偿献血事业蓬勃发展,荆门市医疗临床用血100%来源于自愿无偿献血。但是,采血小板发展不平衡,由于设备和场地的限制、采集时间长等影响,给招募工作带来一定难度,现阶段采集与临床需求出现了一些矛盾。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这一矛盾已得到了很好地解决,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公众 机采血小板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创伤感染患者呼吸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例腹部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采用呼吸辅助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的氧分压、PH、二氧化碳分压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例患者中,14例抢救成功,6例抢救失败死亡,死亡病例死于心、脑、肾和其他器官衰竭。结论及早发现腹部外伤感染引起的呼吸衰竭和正确的呼吸治疗是抢救腹部外伤感染患者的最重要手段。

  • 标签: 腹部外伤 感染 呼吸机治疗
  • 简介:随着高性能战斗的陆续装备部队,极大提高了部队作战能力和作战效能。但是给航卫保障带来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困难。为此,通过深入分析高性能战斗对机体的影响,笔者提出飞行三个阶段的应对保障策略,指导实际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军队卫生 航空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寻求治愈浆细胞性乳腺炎较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随机分组治疗组40例,应用周波炎症拔罐治疗;对照组40例,运用普通抗生素和超短波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较快,疗效显着,两疗效间χ2=19.55,(p<0.01)优于单纯抗生素和超短波治疗组。结论治疗组安全、舒适副作用小,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一种好方法,值得临床借荐。

  • 标签: 浆细胞性乳腺炎 周波 炎症机 拔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ICU呼吸相关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并就研究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ICU救治的64例机械通气的64例患者,调查这些患者的所进行的呼吸相关因素的调查,尤其是那些高危因素的调查,并根据调查得出的结果进行相关护理干预的措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轻患者的痛苦。结果经过在有护理干预的情况下的治疗,64例患者中有7例发生呼吸相关肺炎,经计算得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为7.29%,有1例患者不幸死亡,所以病死率为14.29%。结论ICU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的阶段,如果加入护理干预的措施,会降低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对我院的救助效果会有很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原因分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应用三维适放疗同步化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例均行适放疗和化疗,观察组采用放疗同步化疗,对照组采用先化疗后放疗,或按化疗一放疗一化疗的顺序进行。结果近期疗效比较,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3年生存率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三维适放疗同步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副作用可为大部分患者所接受。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三维适形放疗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呼吸治疗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ICU在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在进行常规补液、抗炎、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呼吸通气治疗,持续治疗7d。观察治疗后,患者的病死率、脱机率、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后,98例ARDS患者中,成功脱机75例,脱机率为76.5%,平均带机时间为(6.9±3.1)d,死亡23例(23.5%),平均带机时间为(10.1±4.2)d。成功脱机患者治疗后的PaO2、PaCO2、心率、PH值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呼吸治疗,可有效提高脱机率,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 ICU 脱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NIPPV序贯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E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进行气管插管有创通气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观察组拔管后立即给予NIPPV进行过渡撤;对照组继续气管插管,选择压力支持通气PSV过渡撤。对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变化、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再插管率和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IPPV时间、总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再插管率、VAP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H、PaCO2、PaO2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改善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时,以PIC窗作为切换点的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VAP的发生。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机械通气 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