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护理干预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

陈艳

陈艳

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ICU525000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并就研究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ICU救治的64例机械通气的64例患者,调查这些患者的所进行的呼吸机相关因素的调查,尤其是那些高危因素的调查,并根据调查得出的结果进行相关护理干预的措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轻患者的痛苦。结果:经过在有护理干预的情况下的治疗,64例患者中有7例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经计算得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为7.29%,有1例患者不幸死亡,所以病死率为14.29%。结论:ICU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的阶段,如果加入护理干预的措施,会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对我院的救助效果会有很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原因分析;护理干预

在重症监护病房,也就是ICU中,呼吸机的应用是比较普遍的,因为机械通气可以有效地维持病人血氧饱和度,在病人呼吸出现困难时可有效地支持病人的呼吸,在危急的重症病人的抢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查阅资料可得出,呼吸机相关肺炎系机械的通气在开始后的48小时后发生的为医源性肺部感染,此类疾病为使用呼吸机治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致死率也相当的高,在医院的统计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9.0-24.0%,病死率为33.0-71.0%,对救治的效果的影响相当严重。所以随机选取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救治的64例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研究其发生VAP的原因,并进行调查进行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救治的64例患者,在这些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8例,女性患者有26例;所有患者的年龄在38岁到72岁之间,平均的年龄为40.2岁;原发病的情况是,患者休克的有13例,患者多发伤的是18例,还有12例患者是中毒的症状,还有11例患者患有慢性阻塞性的肺病,最后的10例患者是重型颅脑损伤。将这64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32例,而且此次分组时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进行分组实验的,是十分合法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还有原发病的情况等等的一些情况,这些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其两组的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人工机械通气的正常的护理,不做过多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的32例患者在进行正常的人工机械通气护理的基础上在给予护理干预,主要的措施如下:

1.2.1环境问题的监管

对于实验组32名患者所住的病房要进行严格的、彻底的消毒,所负责的相关的医护人员更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无菌操作进行工作,对于呼吸机的管路更要及时的进行消毒,严格预防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1.2.2对于气管导管套囊的相关管理

导管的气囊要进行密闭的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患者胃内以及呼吸道内的一些可流动的物质反流污染呼吸机。要做的处理是,首先将5ml气体注入到套囊中,保持气囊内的压力在2.7千帕到4.0千帕之间,在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时要及时的清除患者口咽部位的分泌物质,尽量避免患者的误吸,从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1.2.3呼吸机的管理

对于呼吸机管道内的异物,相关的护理人员要及时的进行清除,清除完毕还应当进行无菌操作的消毒,雾化器及湿化罐内液体应该每24个小时就要更换一次,并对其进行消毒防止出现感染的状况。

1.2.3患者呼吸道管理以及及时吸除痰液

为了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的畅通,要及时的对呼吸道进行湿化处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如果患者的口咽要是出现分泌物,应及时的进行清除,每次清除分泌物的时间不得超出15s,及时的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及身体状况的各项指标。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这两组患者平均的机械通气时间,还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患者的恢复状况等等。

1.4统计学方法

将此次试验所收集到的所有数据都采用SPSS15.0软件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处理,处理后所得数据要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汇报,计量资料所得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方式是采用χ2检验,当所得结果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32位患者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明显比观察组的患者的平均通气时间要长很多,两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的比较,其结果具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

3.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在ICU病房中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且是十分严重的几种并发症之一,如果患者一旦发生VAP,就不仅会令患者的住院时间增长,给患者增加住院的费用,更重要的是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身心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有相关的研究曾报道过VAP病发而引起的死亡率达到20%~71%。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可能会因为需要反复的吸痰,会对患者的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这就促使了有害细菌的滋生,极易引发感染。所以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重症患者,需要机械通气的情况下进行护理干预会大大降低患者患上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概率,这对患者的救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ICU患者如果进行护理干预,会有效的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减少患者的通气时间,为患者的早日康复赢得宝贵的时间。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英.内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4):286-290

[2]周勤,田君,郑凯中.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31-33.

[3]喻鹭,石艳,杜艳.ICU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析及护理对策

[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4):36-37.

[4]柳韦华,吕梅,王凤,等.体位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胃食管反流后误吸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7):25-27.

[5]郑莉茗.口腔护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3):27-29.

[6]连素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非药物性预防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