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血防水利工程对防治山丘型流行区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 针对西昌市邛海入水河-高仓河血防水利工程与螺情较重的七个重点乡镇的30条沟渠开展血防水利工程(修建沉螺池、沟渠硬化),搜集2018年-2020年以来工程建设完成后螺情状况。结果 水利血防工程建设完成后,西昌市高仓河流域及重点乡镇钉螺密度有明显减少。结论 血防水利工程对钉螺控制及血吸虫病防控有积极的效果。工程完成后必须加强硬化沟渠和沉螺池的维护与管理,保证工程稳定运转。

  • 标签: 血防水利工程 山丘型流行区 血吸虫病 效果
  • 简介:摘要: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黄河流域地区为我国农业大省分布区,也应该把握好乡村振兴的机遇,加速推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针对当前黄河流域乡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链、基于黄河文化打造旅游产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等多种策略,旨在为当地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 标签: 乡村振兴 黄河流域 经济发展 旅游 资源
  • 简介: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乡村众多,乡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乡村医生(简称“村医”)和乡村基层卫生机构承担了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网底的重要职责,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发挥着基石作用。本文通过对各地乡村公共卫生服务情况的调研和相关文献检索,识别当前乡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和村医队伍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探讨了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公共卫生服务 基层卫生机构 乡村医生
  • 简介:摘要:乡村医生队伍是基层卫生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农民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群体,也是保证乡村振兴战略中加强人才支撑顺利完成的步骤。本次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域对乡村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进行研究,主要目的是了解村医生队伍建设现状,确定在人才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之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方法,以此提升河北省乡村卫生医疗服务保障水平。本次研究对于乡村人民群众健康与安全,对于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而言均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 标签: 乡村振兴战略 河北省 乡村 卫生人才 队伍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乡村脑梗塞十二小时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的30例脑梗塞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12小时之内采用尿激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二小时内使用尿激酶治疗乡村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脑梗塞 十二小时内 治疗效果 时间窗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是医院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提供物品质量的好坏与医院感染发生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的效果。它的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是保证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前提。加强供应室的各个环节质量监控管理,是保证无菌用品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本文结合乡村卫生院情况,就环境卫生及消毒灭菌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正确操作、预防措施予以总结。

  • 标签: 环境卫生 消毒 灭菌效果 监测管理
  • 简介:摘要:中医药传承和发展是健康乡村建设中文化和人才的重要支撑点,在新时代健康乡村的国家战略方针指引下,中医药所具备的独特治疗如亚健康调理、慢性病治疗、体质辨识、早期干预、健康养身、吐纳导引及针灸、推拿、拔罐、刮痧、压穴等等疗法更突显出十分广阔的天地和优势,因此正确理解中医理论体系和辨治思想,对做好中医药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乡村居民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的提升居民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荆州市5525名乡村居民采用《2019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乡村居民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因素。结果荆州市乡村居民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为15.8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荆州市乡村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结论 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了政府为主导,行业为主体,教育、媒介积极参与,其他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建议。

  • 标签: 乡村居民 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攀西地区目前缺乏“县乡村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模式,探讨在市级医院帮扶下发展很好的县级医疗机构中,率先开展“县乡村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模式,为促进医联体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方法 本调查采用文献研究,问卷星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于2021年5月-7月选择攀西地区四家县级医院及所选县辖乡镇村社卫生院运行情况,了解县乡村医联体的开展情况、运行中的障碍等,设计问题30个,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9份,有效回收率为89.50%。结果 四家医院中只有一家医院已经建立了县级医疗集团占,把辖区内的12家乡镇卫生院纳入了集团中。另外三家都是县医院和部分乡镇卫生院建立联系,部分帮扶,未建立医联体结论 县攀西地区县级医疗机构开展县乡村医联体建设,形成区域医疗协同体系,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格局在攀西地区全面覆盖还有一定困难,各地区应因地制宜,依托互联网,建立适合地区的服务模式。

  • 标签: 县乡村医联体 服务模式 攀西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进行对比实验研究中医药在实施乡村慢性病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应策略的作用效果。方法 实验对象选自于本乡村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之间确诊患有慢性疾病的病患共计98人,并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是参照组有49人,本组病患采用的是常规的中医药理论相关慢性病防治措施即可;另一组是实验组有49人,本组病患采用的是经相应对策改进后的中医药理论措施防治乡村慢性病。在实验期间对比两组病患的防治效果、心里状态变化情况、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病患的防治效果有效率为97.96%,而参照组病患的有效率为69.39%,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且P<0.05;在对比两组病患的心理状态时,实验组病患的改善情况相比于参照组病患来说有显著优势(P<0.05);而实验组病患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数据相比于参照组来说也有很明显的优势差异(P<0.05)。结论 根据中医药在乡村慢性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施相对应的解决对策,不仅能够帮助乡村慢性疾病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好,还能更加有利于改善病患的心理状态、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值得在各个乡村进行改善。

  • 标签: 中医药 乡村慢性病防治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口腔健康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口腔健康对于全身的健康和生命质量有重要作用,其中小学生们的口腔健康已成为众多学校关注的对象。目前龋病是小学生们口腔常见病和防治重点。防治的关键是提高口腔健康知识普及程度。目的本次调研,通过团队成员集体讨论,结合自身口腔专业知识,展开针对乡村小学生口腔预防知识普及程度及口腔健康现状的调查,了解新化县四都中心小学学生们口腔预防知识、患龋情况,为今后开展乡村小学生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群抽样法对学生们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他们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检查。结果该学校学生们口腔健康现状良好,但口腔预防基本知识普及程度较低,学生们缺乏专业的口腔预防保护意识。

  • 标签: 乡村小学生 口腔预防 口腔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荆州市乡村居民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的提升居民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荆州市5525名乡村居民采用《2019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乡村居民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因素。结果荆州市乡村居民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为15.85%,并分别探讨了5个维度的素养水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荆州市乡村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结论 荆州市乡村居民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有待提高,我们应该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提高全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 标签: 乡村居民 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乡村妇产科护理技能培训与能力建设,以强化基层护士的专业素养。首先介绍乡村妇产科护理的重要性,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包括护士技能水平相对较低、护士缺乏妇产科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及基层医疗机构设备和资源不足。随后提出解决对策,包括加强护士培训、提供妇产科护理的指导和支持,以及改善基层医疗机构设备和资源。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提高基层护士的专业素养,提升乡村妇产科护理水平,从而更好地保障妇女和新生儿的健康[1]。

  • 标签: 乡村妇产科护理 技能培训 能力建设
  • 作者: 姜海涛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2-05-30
  • 出处:《医师在线》 2022年第8期
  • 机构:1: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外二科,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生命与健康产业研究院315000;2: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科教部315000;3:安图县人民医院133600
  • 简介:摘要:乡村全科医生是我国医疗卫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乡村医生培养,全面提升其综合能力,是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核心所在。针对乡村全科医生队伍的现状,在东西部扶贫协作政策的推动下,我院在以帮扶对口医院临床医疗建设为主的同时,提升乡村全科医生的能力,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成效。通过精准抓住教育和学习的关键环节,逐步建立起规范的教育培养模式体系,高效地提升乡村全科医生的实习质量。乡村全科医生的培养是一项提高我国农村医疗水平的长期战略工程,期望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契机下,能够更有力地持续推动乡村全科医生的培养。

  • 标签: 东西部扶贫 乡村医生 全科医生 培养模式 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