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妊娠中、晚期妇女的心电图异常情况,分析导致心电图异常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300例妊娠期妇女,其中中期妊娠妇女(孕周13-28)148例,晚期妊娠妇女(孕周29-40)152例,记录全部产妇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情况,并分析出现异常心电图的原因及临床意义。结果有144例妊娠期妇女出现了异常心电图情况,出现率48.0%,其中妊娠中期妇女出现异常心电图50例,出现率33.7%,妊娠晚期妇女出现异常心电图94例,出现率61.8%,妊娠晚期妇女出现异常心电图的比例高于妊娠中期妇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有窦性心动过速45例、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心律不齐17例、室性早搏15例、房性早搏7例、短P-R间期32例,ST-T改变24例,其它4例。结论妊娠晚期及中期心电图易发生异常,特别是妊娠晚期,主要以窦性心动过速、短P—R间期、ST-T改变发生率较高,排除正常生理改变应加以关注,避免妊娠期妇女发生合并心脏疾病,保障妇女妊娠期间的生命健康。

  • 标签: 妊娠中 晚期心电图分析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的技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5月,在本组行单髁置换的62例患者(85膝),单侧39膝,双侧23例(46膝);其中男8例10膝,女54例75膝。男:女为1:7.5;年龄44~78岁,平均63岁;内侧单髁置换79膝,外单髁置换6膝,所有患者均使用LINK单髁假体(WMdemarLinkGmbH&Co),将术前及最后一次复查KSS评分分值及关节活动度对比,评定膝关节功能。术后定期拍x线平片评估假体位置及未置换间室退变情况。结果获得随访的患者62例85膝,平均随访时间65.8个月(48~99个月)。膝关节KSS评分:术前(58.22±20.07)分,术后最后一次随访(81.24±17.96)分(P〈0.01)。关节活动度:术前(126.73°±7.53°),术后最后一次随访(124.65°±8.65°)(P〉0.05)。术后首次与最后一次随访X线平片检查,未置换间室退变进展不明显。5例患者6膝分别在术后11—42个月出现胫骨部分假体松动,3膝做全膝翻修术。另2例(3膝)患者服用镇痛药,可行走及坚持日常活动,目前在随访中。结论单髁置换可以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膝关节退变进展速度,但胫骨假体松动有较高的发病率,需要高度重视。

  • 标签: 关节成型术,置换,膝 单间室 膝翻修
  • 简介:目的前瞻性研究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R)治疗膝内侧室骨关节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6年1月~2008年6月采用OxfordphaseⅢ假体行微创(MIS)一UKR的56例患者(60膝)进行了中期临床疗效的分析,并从影像学、KSS评分、WOMAC评分以及VAS评分等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平均随访时间(73.0±2.4)个月;所有患者无术后感染、血栓形成、活动半月板脱位等并发症;无一例翻修病例;无死亡病例;KSS临床和功能评分分别由术前平均(41.2±3.3)分和(52.1±4.6)分增至术后(94.8±4.1)分和(93.8±3.2)分;WOMAC评分由术前平均(46.7±3.6)分减少为术后(11.4±1.8)分;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39±1.25)分降为术后(1.72±0.36)分;各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MIS—UKR中期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膝关节内侧室骨关节病的一个良好的手术选择。

  • 标签: OxfordphaseⅢ假体 单髁置换 骨关节病 临床疗效,前瞻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应用于中期妊娠终止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7月期间因各种原因选择终止妊娠的200例16~26

  • 标签:
  • 简介:1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早中期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3年本组行UKA共217膝的临床结果,对早中期并发症进行分析。男46膝,女171膝,平均年龄65.3岁。术前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201膝,骨坏死16膝。结果术后平均随访5.8年,患者满意率87%,疼痛缓解率93%,膝活动度123°,HSS评分92分。所有病例无临床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全膝关节置换翻修3例:1例假体松动、1例假体周围感染、1例对侧间室骨关节炎。Oxford半月板衬垫脱位2例,手术更换大号半月板衬垫。另有对侧间室骨关节炎1例未进行翻修。结论膝关节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病变中短期疗效满意,但存在特有并发症,应严格手术适应证、掌握手术操作原则及技术,完善围手术期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关节成形术,单间室,膝 骨关节炎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用于中期妊娠疤痕子宫引产的临床观察。方法将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60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观察组加用米非司酮,比较两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引产时间、宫缩发动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引产成功率、引产时间、宫缩发动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用于中期妊娠疤痕子宫引产,产程短,疼痛轻,胎儿及组织物排出彻底,出血量少,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瘢痕子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中期妊娠需要引产时,单纯向羊膜腔内注入利凡诺尔及向羊膜腔内注入利凡诺尔联合口服米非司酮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需要在妊娠14-28W引产的188例孕妇,随机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94例。对照组,单纯向羊膜腔内注入利凡诺尔;观察组,向羊膜腔内注入利凡诺尔联合口服米非司酮。观察并比较两组总产程、平均引产时间、引产成功率及术后2h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100%,对照组引产成功率-96.8%;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引产时间-(31±9)h,总产程-(6.5±3.3)h;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引产时间-(44±9),总产程-(12.1±2.7)h。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引产成功率更高(P>0.05),产程及引产时间更短(P<0.01)。结论在中期妊娠需要引产时,与单纯使用利凡诺尔相比,使用利凡诺尔结合米非司酮更安全、更有效。

  • 标签: 中期妊娠引产 利凡诺尔 米非司酮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肠炎灌肠液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的溃疡性直肠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患者。对对照组中患者采取蒙脱石治疗,而对观察组中患者采取结肠炎灌肠液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中有42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占80.77%,观察组中有48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占92.31%,即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良好,p<0.05。结论在对溃疡性直肠炎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采取结肠炎灌肠液治疗,使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良好,值得积极推广。

  • 标签: 结肠炎灌肠液 溃疡性直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科护理流程之中病房内的风险,并分析对病房风险予以管理的手段。方法通过浏览文献,编制了40个有关儿科护理流程之中病房内的风险的条目,将之规整成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护理人员、儿童家属、医生。之后,通过统计软件将病房内的风险予以研究。结果儿童家属觉得“环境之中的设备风险,导致儿童出现外伤”是最重要的护理风险因素;护士觉得“护士编制太少、任务过重”是最重要的护理风险因素;医生觉得“护理技术缺失”是最重要的护理风险因素。结论消除在儿科之中病房内的风险,重视安全护理,提升在儿科护理流程之中的安全度。

  • 标签: 儿科护理 风险因素 病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门诊护理过程中危机管理的应用及应用效果评价。方法于2012年2-6月对某医院门诊部门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危机管理技巧培训,同时与7月让接受技巧培训的医护人员正常进行门诊护理进行护理工作。分别选取200名患者,其中100名接受常规护理,另100名患者接受经过危机管理技巧培训的护理人员的护理。比较这两组患者对门诊就诊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统计调查显示,当护理人员将危机管理技巧应用到实际护理过程中后,患者对门诊护理的投诉数量明显减少,患者对门诊的护理满意程度也大幅度提高。结论若能够将危机管理技巧合理运用到门诊护理中去就能够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减少护理过程中的纠纷案件。

  • 标签: 门诊护理 危机管理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探究其防范对策。方法随机筛选我院2012年5月至2012年10月间在我科就诊的病患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护士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针对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及时的防范,患者的满意程度增加,避免了医疗纠纷,同时也增进了护士与病人之间的融洽感情,进而提高了医院的声望。结论提高急诊输液的质量,不仅给病人解除痛苦,同时也提高了医院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是医院手人们爱戴的关键所在。

  • 标签: 输液常见问题防范措施
  • 简介: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昆明市延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0年以来需要行颈内静脉穿刺插管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在穿刺前、穿刺过程中应用心电监护仪观察患者心律失常情况并实时记录,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气分析、电解质、肾功能情况,观察局部麻醉效果、穿刺是否顺利、穿刺导丝进入长度情况,分析心律失常与相关观察因素的关系。结果29/100(29%)在穿刺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导丝进入血管的长度有关(P〈0.05),而与年龄、身高、局部麻醉效果、穿刺顺利与否及电解质、PH值、动脉氧分压、氧饱和度等无关。心律失常多表现为房性及室性早博,以房性早博多见。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穿剌插管过程中有较高的心律失常发生率,而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导丝过深插入有关,避免过度插入导丝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 标签: 血液透析 颈内静脉 心律失常 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预防接种过程中采用全程护理措施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接受预防接种160例小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实施预防接种过程中,对照组80例小儿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80例小儿采取全程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小儿在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率和整体接种过程满意率以及小儿家长的配合满意率。结果通过对两组小儿的观察发现,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配合满意率和整体情况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预防接种过程采用全程护理措施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家长满意率和配合率,同时也降低了医疗纠纷事故发生情况,利于医院的稳定发展。

  • 标签: 小儿 预防接种 全程护理措施
  • 简介:背景:巢蛋白作为一种神经元特异标记物,其表达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脊髓神经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的演变规律。目的:综述巢蛋白的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脊髓发育及损伤修复中的表达分布规律,进而为脊髓损伤后神经干细胞的移植治疗提供前期研究基础。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至2012年维普、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脊髓,巢蛋白”,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计算机检索1990至2012年PubMed和Springer外文电子期刊及电子图书(全文)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spinalcord,nesti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共检索到文献343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5篇。结果与结论:作为神经干细胞的分子标记物之一,巢蛋白在胚胎期呈现时空性表达,与神经前体细胞的发育成熟程度呈反相关,即随着神经细胞分化发育的不断成熟,其表达强度则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在脊髓损伤等病理情况下,受损组织区内巢蛋白的表达强度和数量能够反映损伤脊髓组织的修复能力。故脊髓组织发育过程中巢蛋白的表达强度、数量及分布现已作为判断脊髓神经细胞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临床脊髓损伤治疗提供重要前期研究基础。

  •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综述 脊髓 巢蛋白 脊髓损伤 发育
  • 简介:背景:SOD1-G93A转基因小鼠是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经典代表性疾病模型动物,然而对于这种转基因小鼠在保种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系退化现象却少有报道。目的:研究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小鼠在保种过程中出现的种系退化现象。方法:通过比较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疾病模型SOD1-G93A转基因小鼠在保种过程中不同代间的怀孕胎数、产仔数以及子代鼠中雄性和阳性小鼠所占得比例分析该转基因小鼠保种过程中生育能力的变化,并比较不同代间小鼠的起病时间、生存期以分析该转基因小鼠在保种过程中发病情况的变化。结果与结论:第3,6代小鼠与第0代比较,其怀孕胎数、每胎产仔数、每只产仔数等均显著下降(P〈0.05),且第6代小鼠中有一半以上雌鼠无法受孕。其子代鼠中雄性小鼠以及阳性小鼠所占的比例有下降趋势,但是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第6代小鼠与第1代比较其发病时间与死亡时间分别推迟了6.37d(P=-0.004)和9.67d(P=0.02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以上结果显示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小鼠在保种过程中存在生育能力下降、发病及死亡时间推迟等种系退化现象。

  •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基础实验 肌萎缩侧索硬化 转基因小鼠 疾病动物模型 种系退化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对医疗条件和护理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广大医护人员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方法只有保障护理安全,才能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概率,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结果本文将对心胸外科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和当今护理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解决对策进行阐述。结论实施之后,发现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服务态度、服务质量都有所提高。

  • 标签: 心胸外科 护理 安全
  • 简介:<正>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是各种原因造成动脉狭窄或闭塞使远端组织循环灌注量减少的一系列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饮食结构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改变,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如何重建患者肢体循环,降低截肢率,是血管外科医生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一般病因治疗、药物治

  • 标签: 形成过程 血管内皮细胞 缺血性疾病 内皮细胞增殖 血管生成 新生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后功能康复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以及护理方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膝关节损伤患者10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治疗组50例患者,采用个体化的早期护理康复措施;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康复方法。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损伤康复情况,以Harris膝关节评分标准为评价指标。结果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得知,治疗组患者膝关节损伤后采取个体化的早期护理康复措施,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损伤后采取个体化的早期护理康复措施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膝关节损伤 功能康复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