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各种原因导致配血不相合的解决办法。方法对我院的6l例交叉配血不相合的26例标本进行血型鉴定、意外抗体鉴定、献血者标本检测等免疫血清学分析,查找不相合原因,针对配血不相合原因进行不同方法的交叉配血,并对各种交叉配血不相合原因及同种抗体鉴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种原因可导致交叉配血结果不相合,其中人为因素(操作失误)11例,血型鉴定困难11例,献血者原因17例,患者同种抗体17例,自身抗体5例。抗-E在同种抗体中的比例为12/17。61例交叉配血不相合患者标本经过正确处理后均找到了相合的血液输注,均未发生输血反应。结论交叉配血不相合时应在保证消除人为因素(操作失误)的前提下综合分析原因,并选用相适应方法进行交叉配血,才能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 标签: 交叉配血 不相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接收56例健康体检患者,采集所有患者血液样本,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未进行溶血处理,研究组则接受溶血处理,对比两组生化检验结果,并分析溶血预防措施。结果在UA、ALT、K+、AST、GLU、ALP及LDH方面,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在Cr、TG、BUNJ及TC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极易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要想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则需要将溶血预防措施做好,避免溶血标本。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 溶血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现象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关系。方法将68例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46例和对照组22例,正常对照组(无狭窄或狭窄<50%),冠心病组先按血管狭窄程度分为两组狭窄组(狭窄50%~99%),阻塞组(完全闭塞),然后根据主要冠状动脉受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每例患者均做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获得心率震荡(HRT)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同时获取心率变异(HRV)的时域性指标①24h全部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②24h内每5min时间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比较冠心病患者各组、对照组不同TO、TS、SDNN、SDANN值。结果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O值增高(2.60±2.58vs-2.62±2.37)、TS值下降(4.20±2.74vs8.77±2.89)、SDNN值减少(79.40±22.87vs134.22±25.90)、SDANN值减少(85.41±28.82vs130.22±21.90);冠脉狭窄程度越重,病变范围越大,TO越高、TS及SDNN、SDANN就越低。结论冠心病患者HRT的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狭窄程度有关,提示HRT对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狭窄程度评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 心率震荡 心率变异性
  • 简介:目的对比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的肾皮髓质D值、D~*值、f值差异并初步建立相应年龄段的体素不相干运动(IVIM)指标参考值。方法招募48名30~69岁健康志愿者,男性26名,女性22名,年龄32~69岁,平均(52±13)岁,按10岁年龄梯度分4组进行扫描获得双肾IVIM各参数数值。结果正常肾脏皮质D值、D~*值和f值分别为(1.25±0.18)×10~(-3)mm~2/s、(20.88±9.73)×10~(-3)mm~2/s和(35.55±12.91)%,髓质D值、D~*值和f值分别为(0.96±0.20)×10~(-3)mm~2/s、(13.78±6.38)×10~(-3)mm~2/s和(33.57±0.87)%。肾皮质与髓质的D值、D~*值和f值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肾皮质的D值、D~*值、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69岁范围内,随着年龄的增加,两肾的皮质、髓质D值、D~*值、f值有逐渐轻微增加趋势,到60岁后开始出现轻度下降,经ANOVA检验分析,两肾皮质、髓质的各年龄段D值、D~*值、f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皮质和髓质D值、D~*值、f值与年龄、性别相关程度不高。结论健康人群肾皮质的D值、D~*值、f值较髓质高,与左右、年龄及性别相关程度较低。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体素不相干运动 年龄因素 性别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红外偏振光疗法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于2014.1月-2015.6月随机抽取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入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药物治疗+红外偏振光治疗;给予对照组药物治疗+超短波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神经变性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变性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偏振光疗法用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及神经变性程度,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红外偏振光疗法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急性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中医针灸配合偏振光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6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扑克牌分组方法分为A组(31例)与B组(31例),A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方法,B组采用中医针灸配合偏振光治疗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症状评分。结果:B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患者症状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实施中医针灸配合偏振光治疗可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中医针灸 偏振光 疗效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闹现象频发,不论大小医院都经常出现患者与医院或医生发生冲突,甚至大打出手的现象,医院的物品和设施遭到损坏,医生也受到伤害或威胁,严重影响了医院工作的正常进行,也威胁到了社会的稳定,因此医闹现象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直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医院是保证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和家庭和谐幸福的重要场所,所以必须要协调医患之间的关系,尽最大能力减少医闹现象的发生,保证医患关系的和谐,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下面,本文将对医闹现象本身及其成因进行分析,便于更好的了解医闹现象,并及时有效的避免。

  • 标签: 医闹现象 特征 成因
  • 简介:[摘要] 血压晨峰管理有助于早期高血压的诊断,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预测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学者对血压晨峰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对一些心血管事件的前瞻性研究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加以阐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水平。

  • 标签: []动态血压 昼夜节律 心血管疾病
  • 简介:葬海5年不死的人据《扬子晚报》报道,5年前,一艘希腊货船因受到暴风雨的袭击,在非洲象牙海岸港外沉没,14名水手随船沉入海底。当时的天气非常恶劣,水流湍急,海浪又高又大,救援工作十分困难,再加上遇难货船的通讯设备全被破坏,被迫放弃继续搜索,并认为水手们均已罹难。其实,他们并没有死。当船沉没时,水手们被困在船舱内,无法逃生。幸好船上满载着肉类罐头和瓶装

  • 标签: 可思议 《扬子晚报》 百岁老人 器官老化 肉类罐头 中年妇女
  • 简介:目的探讨断指再植中的不再流现象厦对策。方法报告两例断指再植失败病例并复习文献。结果两例4指分别于再植术后72小时及30小时丧失血运或放弃再植。结论断指再植存在不再流现象。尽管断指再植技术提高.仍应强调尽快重建血运、冷藏断指、及时有效地处理血管危象之重要。一旦不再流现象不可避免发生,宜果断放弃再植改行其他术式,

  • 标签: 断指再植 再植术 失败病例 失血 重建血运 血管危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当代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在医学上的应用愈发广泛。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使用的PHILIPS1.5T核磁共振出现的故障,围绕四个MRI设备常发生的故障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简便维修方法,以供同行参考,避免医院出现由于MRI设备突然发生故障而引发的医患纠纷。

  • 标签: 故障现象 MRI设备 维修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溶血现象对各项血液指标检验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从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中抽取112例作为样本,均进行静脉血液5ml采集,装入两个试管,并分成两组,112例常温下自然分离和规范离心的血液作为参考组,112例人工溶血和规范离心的血压为观察组,分析比价两组血液中相关指标。结果检验后,观察组样本中ALT、CHOL、AST、LDH、K+四项指标含量显著高于参考组;ALP值明显低于参考组,两者差异均比较P<0.05;同时,两组血液中UA、GLU、BUN、Cr、TG四项指标值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检验中出现溶血现象会造成血液指标发生变化,影响诊断准确率,因此,在血液采集、存贮和检验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标准执行,保证血液检验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 标签: 血液检验 指标 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健康体检者9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有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静脉采血5mL,装入相应试管,对照组进行室温自然分离与规范离心,观察组进行人工溶血并规范离心分离,比较两组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结果对两组血液标本检验结果进行比较,肌酐(Cr)、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尿素氮(BUN)以及葡萄糖(GLU)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碱性磷酸酶(ALP)检验值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丙转氨酶(ALT)、钾离子(K+)、总胆固醇(CHOL)、乳酸脱氢酶(LDH)与谷草转氨酶(AST)检验值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果血液样本中出现溶血现象,将会对检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必须要在检验前后做好严格控制,对送检的血样做好存储保管,避免溶血问题的发生,提高血液样本检验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检验 溶血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标本产生溶血现象对结果的影响。方法:本文在研究中选取了我院2023年1月-2024年2月的66例临床生化检验的人员为研究对象,将采集的标本分为两份,分别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溶血处理的措施,而对照组不采取溶血处理,对两组人员在实验后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数据发现,经过溶血处理标本中的总胆固醇、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直接胆红素、肌酸激酶、天冬氨酸转移酶、白蛋白、以及总蛋白检验结果与不经过溶血处理的标本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因此,针对溶血的标本,需要评估其可用性,积极采取措施控制标本溶血现象,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溶血现象 临床生化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联合血清CEA在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前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并研究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IVIM参数[真性扩散系数(D值)、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与血清CEA的相关性。方法 40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在新辅助放化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CEA水平和IVIM-DWI扫描,观察新辅助放化疗前后血清CEA变化及瘤体ADC值、IVIM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分别研究ADC值和IVIM参数与血清CEA的相关性。结果1)40例直肠癌患者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前后血清CEA分别为 (6.04±2.18)ng/ml、(2.83士0.9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直肠癌 新辅助化疗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 癌胚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发生的相关因素和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入住我院行PCI治疗的患者242例,PCI术后,冠脉造影显示前向血流≤TIMI2级为无复流,TIMI3级为正常血流。242例患者中共统计出无复流患者34例,利用Excel随机函数表,从血流正常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为对照组。结果无复流组急性心肌梗死和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肌酸激酶峰值、Killip心功能分级、Q波计数、白细胞总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P<0.05),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P<0.05),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明显增大(P<0.05)。术后3个月再发急性心肌梗死(AMI)、充血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发病率及死亡率无复流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复流受AMI、既往糖尿病、肌酸激酶峰值、Killip心功能分级、Q波计数、白细胞总数等因素的影响。无复流患者的心肌损害严重,左室收缩功能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增加,近期预后差。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无复流 相关因素 左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