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测量下颌间宽与颧弓深度、颧弓长度及下颌厚度,并进行相关分析,以期在活体上通过测量下颌间宽来推算颧弓深度、颧弓长度及下颌厚度,为临床行颜面美容、外伤矫治及复合体的制作提供相关资料。方法经福尔马林固定颜面骨正常的成人女性尸体50具。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下颌间宽、颧弓深度与长度、下颌厚度。结果颧弓深度、颧弓长度、下颌厚度与下颌间宽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颧弓深度r=0.688(P=0.0001);颧弓长度r=0.662(P=0.0001),下颌厚度r=0.989(P=0.0001),颧弓深度长度左、右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临床采用下颌间宽来推算颧弓深度、颧弓长度及下颌厚度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女性 下颌角间宽 颧弓深度 颧弓长度 下颌角厚度 面颅骨
  • 简介:目的舌扁桃体肥大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患者多有反复发作的咽痛、咽部异物感等症。方法对32例舌扁桃体肥大患者采用微波治疗。结果治愈26例,占81.25%;显效6例,占18.75%;无效0例。结论微波热凝治疗舌扁桃体肥大,是一种操作简单、痛苦小、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舌扁桃体肥大 微波热凝 治疗 耳鼻喉科
  • 简介: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下鼻甲肥大的疗效及优点。方法总结我科2001年10月~2004年3月30例56例下鼻甲肥大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临床资料。结果48例进行1次治疗。8例第一次治疗后1个月行第二次治疗。全部患者鼻阻塞消失,下鼻甲有Ⅰ度缩小,无鼻出血、干痂、粘连。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下鼻甲肥大创伤轻微,不破坏下鼻甲粘膜层,较好的保留下鼻甲粘膜生理功能。为一种操作简便.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等离子低温射频(Radiofrequency Ablation) 鼻塞(Nasal Obstruction) 下鼻甲(Inferior Turbinate)
  • 简介:目的提供成年男性汉人尸体原位测量下颌骨各项指标。以下颌间宽推算面部颧弓深、长度及下颌骨各指标的自身相关比例,为法医在各类碎尸案件中提供人类学依据。方法经福尔马林固定成年汉人男性尸体,按《人体测量方法》,游标卡尺直接测量下颌间宽、颧弓深、长度及下颌骨各指标10余项。结果以下颌间宽来推算颧弓深、长度及下颌骨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意义,且存在相关关系。结论采用下颌间宽推算颧弓深、长度、下颌骨各项指标进行头面部鉴定与整形、美容、复合体制作等,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成年男性 下颌骨 颧弓 下颌角 测量方法
  • 简介:下颌骨骨折是常见的颌面损伤,以往采用颌间结扎及颅颌牵引术治疗,但存在限制咀嚼功能,不能早期开口锻炼,恢复咬颌功能差等缺点.我们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下颌骨 骨折 微型钛板 内固定术
  • 简介:烧伤是以皮肤及软组织损伤为主要特点的外伤,创面愈合的速度及质量是评价治疗水平高低的惟一可靠指标.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细胞是表支细胞,它包括朊细胞、黑色素细胞、朗格罕细胞及未分型树突状细胞,其中朊细胞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1].因此,烧伤创面愈合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朊细胞的功能[2].

  • 标签: 角朊细胞 烧伤 创面愈合 细胞培养 复合皮 皮肤移植
  • 简介:我科收治1例下颌骨中心性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现报告如下。病例:患儿男性,10岁,因左侧面部无痛性肿大3月余入院。过去史:自5岁开始发现患儿患有“血小板减少症”。多次住院治疗;查体:左侧面部下颌骨升支区域隆起(见图1),可扪及一不规则骨质感突起,约3.Ocm×2.5cm×1.0cm,边界模糊。质较硬。无活动度,无触痛,无摁压乒乓球感,表面皮温及颜色正常,左侧下唇区痛觉减轻,张口无受限,

  • 标签: 下颌骨中心性血管瘤 血小板减少症
  • 简介:下颌骨是颌面部受损后骨折发生机率最高的部位,通常采用复位后坚固内固定或外固定治疗。而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若采用单一的固定方法,均存在骨折断端对位不良,咬he关系紊乱,骨断端骨性愈合延迟等并发症。近三年来,我院采用了坚固内固定与外固定联合应用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有关问题讨论如下。

  • 标签: 外固定治疗 下颌骨 粉碎性骨折 坚固内固定 联合应用 外固定
  • 简介:下颌骨肿瘤切除作为破坏性手术可造成下颌骨缺损。过去采用非血管化骨移植修复颌骨缺损的方法予以修复,因无自身血运,抗感染力差,植骨块吸收明显,修复效果不尽人意,给患者带来面部的畸形和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致颌骨缺损的修复和重建有了重大突破。我院口腔科为1例右下颌骨巨大型粘液瘤患者采用右侧下颌骨大部分截除,用血管化腓骨肌瓣移植修复颌骨肿瘤术后缺损,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腓骨肌瓣 术后缺损 下颌骨肿瘤 血管化 移植修复 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避免由拔除下颌埋伏阻生第三磨牙所引起的下牙槽神经损伤.方法:采用正畸和外科手术联合的方法,以导萌和拔除两步拔除患牙.结果:全部18例患牙均顺利拔除,术后无1例出现下牙槽神经受损情况,无1例出现干槽症.结论:此方法可减少术中损伤下牙槽神经的危险,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医生操作,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正畸 埋伏阻生牙 拔牙 两步法
  • 简介: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体外培养的人朊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正常人朊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重组bFGF,经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增殖率;进一步利用融合朊细胞划痕实验测量细胞迁移速率。结果bFGF作用后人朊细胞增殖率明显提高,伴随细胞迁移加速。bFGF产生最大效应的浓度为>50IU/ml;50IU/ml的bFGF作用9天后,可使朊细胞量较对照组增加(129.37±7.78)%(P<0.01);作用24h后,即显示出明显的刺激融合朊细胞划痕伤口边缘的细胞迁移效应,使划痕区域获得(75.19±1.09)%的重新细胞化,此时对照组仅为(31.12±1.12)%(P<0.01)。结论bFGF可有效地促进入朊细胞的增殖迁移,该效应显示bFGF对皮肤外伤后的再上皮化过程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BFGF 角朊细胞 增殖 迁移 生物效应
  • 简介:目的探讨CT对桥小脑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桥脑小脑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特征.其中听神经瘤9例、胆脂瘤4例、脑膜瘤3例、耳源性脑脓肿5例、三叉神经瘤1例.结果各种肿瘤的CT特征,随其种类而不同,如听神经瘤均位于内听道开口处,呈等或低密度团块,轻度均匀或环状强化.胆脂瘤呈球形或扁平形,球形位于硬膜外,密度不均,壁有钙化.扁平形位于蛛网膜下腔,边缘清楚,均匀低密度.脑膜瘤均具有典型脑膜瘤特征,明显强化.耳源性脑脓肿周边有明显水肿、囊壁清晰,囊内呈均匀低密度.三叉神经瘤跨中后颅窝伴岩锥尖骨质破坏.结论桥脑小脑区肿瘤各具特点,CT能提供明确诊断.

  • 标签: 桥脑小脑角区肿瘤 CT 诊断 肿瘤样病变
  • 简介:探讨闭型青光眼在高眼压状态下的手术技巧。方法抗青光眼手术的同时根据眼压、前房、虹膜晶状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减压措施,先使眼球软化,再行滤过手术。结果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眼压控制良好占97.4%,视力提高率79.6%。结论闭型青光眼持续高眼眼压宜尽早手术,手术中采取相应的减压措施是必要的,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有效的控制了眼压,改善了视功能。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持续高眼压 手术治疗 并发症 视功能 视力
  • 简介:目的使用Hd:YAG激光治疗原发性闭型青光眼,探求原发性闭型青光眼的防治方法。方法使用Hd:YAG激光对原发性闭型青光眼进行周边虹膜切除术,使前后房沟通以降低眼压。结果24眼原发性闭型青光眼经治疗后全部透切,总成功率为百分之百,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在闭型青光眼的防治中是一种很有前途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Hd:YAG激光 激光治疗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 简介:患者30岁,因孕第2胎7个月,腹部胀痛,胎动消失3d入院。3d前夜间突感腹痛,呈撕裂样后胎动消失。外地医院B超示死胎,静滴缩宫素引产,无效后来我院。体查:T36℃,R22次/min,P88次/min,BPl3.5/SkPa,呈急性病容,腹部膨隆,胎位不清。B超示晚孕死胎,胎儿下方可见较大类似子宫样结构。初步诊断:宫内孕30^+3周,死胎。入院后第2天行羊膜腔注利凡诺引产,第4天无宫缩,第5天再行B超检查示盆腔积液,后穹窿抽出不凝血。剖腹探查术中见羊膜囊及胎盘包绕胎儿。已收缩的子宫右侧间质部有一约10cm全层裂口,右侧输卵管及部分阔韧带与宫体断开。修补宫体及附件残端,术后痊愈出院。

  • 标签: 入院 胎动消失 子宫角妊娠 死胎 诊断 胎儿
  • 简介:目的探讨95°股骨髁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T型或Y型骨折的手术治疗途径及疗效。方法准确整复骨折后用2枚克氏针和辅助钢板维持,确定刃板(即髁钢板的短臂)击入点后固定95°股骨髁钢板,用1枚骨栓进一步加压固定双髁。结果对28例病人经4个月~6年的术后随访,骨折均获愈合,功能优良率达85.7%。结论该术式骨折对位准确,内固定牢固,术后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股骨髁间T型或Y型骨折的理想术式与方法。

  • 标签: 股骨髁间骨折 股骨髁钢板 内固定治疗 T型骨折 Y型骨折
  • 简介: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仪,研究了缓激肽在脊髓腰骶段及L4~6背根节的分布,以及坐骨神经切断后,它在相应前运动神经元的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缓激肽分布于L4~6背根节及腰骶髓灰质的第Ⅱ、Ⅲ、Ⅳ、Ⅸ层神经元及脊髓白质的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纤维。在神经损伤的研究中,相应脊髓前运动神经元的缓激肽含量,损伤后第15h是减少的,以后逐渐增多,至第72h仍维持在高位水平。

  • 标签: 缓激肽 坐骨神经 神经损伤 脊髓
  • 简介:钳夹损伤兔右坐骨神经,于损伤处注射蛇毒NGF400Bu/kg/日,损伤术后1,3,7天和2,3,4,6,8周动态观察脊髓腰段伤侧第Ⅸ板层外侧的大型运动神经元的ACPase活性改变并应用图像分析仪对其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术后1,3天实验组和对照组ACPase活性的增加;术后3周实验组ACPase活性达高峰,溶酶体数目及溶酶体,高尔基复合体上的电子密度也明显增加,对照组酶活性不如实验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1)。术后6周实验组ACPase活性恢复至正常水平,而对照组ACPase活性才开始回降。本研究显示蛇毒NGF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运动神经元ACPase活性恢复有促进作用,从而对运动神经元可起一定的保护和促进恢复的作用。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坐骨神经损伤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酸性磷酸酶 图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