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药师参与的药学模式的监护模式的制定和应用优势展开探讨。方法 以某医院的药学监护模式展开探讨,为进一步明确教研究目标,选择了两个时间段开展研究工作,即2020年2月至9月、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将前一时间段设为实施前,对其采用常规药学管理模式,而对于剩余的时间段使用了临床药师参与药学监护的模式,将其设为实施后。使用量化评价的方法,分别对两种不同的药学监护模式下的质量相关指标和临床药师考核指标进行对比。其中,质量评价指标包含了药历书写、不良反应监测、用药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而临床药师考核指标则包含了案例考核、药学知识以及临床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等相关内容。结果 临床药师参与药学监护的管理模式,得到的药历书写、用药教育以及不良反应监测等质量评价指标明显高于使用常规药学管理模式得到了质量评价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施后的临床知识、案例考核以及临床问题处理能力等各项临床药师考核指标也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下的药学监护模式的使用,对于提高临床药学管理质量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药学管理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老年心衰患者应用代谢当量量表制定护理方案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心衰患者分组对照,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运用代谢当量量表制定护理方案),各40例。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衰 代谢当量量表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NT-proBNP指数制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护理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共100例,对照组根据主诉、临床症状制定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而观察组则根据患者入院48小时测定血清NT-proBNP指数制定运动方式和强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左室射血分数(52.52±1.02)%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内径(50.21±1.31)mm、左室收缩末内径(35.02±1.02)mm、左心房内径(34.21±1.12)mm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干预后,再入院人数为1例,所占比2.00%;对照组经干预后,再入院人数为10例,所占比20.00%;观察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据血清NT-proBNP指数制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护理计划,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使血清NT-proBNP指数降低,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血清NT-proBNP指数 慢性心力衰竭 运动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已经逐步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已经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亚健康的加剧,养老问题不仅仅是“养老”那么简单了,如何实现老年人的健康养老已经成为相关研究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在这种形势下,康养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以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为研究背景,阐述了康养项目产业规划与投资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依据,旨在促进我国康养产业的快速发展。

  • 标签: 康养项目 产业规划 投资策略
  • 简介:摘要:免疫规划是医疗事业的重要部分,而保障免疫规划实行所需疫苗的冷链也不可忽视,本文就此两方面展开。

  • 标签: 免疫规划 疫苗 冷链。
  • 简介:【摘要 】国家免疫计划自 1978年起开始运作,该计划的目标是有效地保护人口免受感染性疾病的影响,通过接种疫苗和提供全面覆盖和高质量的服务来预防感染性疾病,我国儿童和青少年免疫规划按照《公共卫生法》和《国家免疫计划表》进行的。免疫规划资助在全民保健计划框架内预防 11苗防 12种病(麻疹、脊髓灰质炎、白喉、破伤风、百日咳、乙型肝炎、肺结核、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膜炎、风疹、甲型肝炎和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目前,我国儿童疫苗接种率超过百分之九十,这样的覆盖率可有效的保障传染病的控制。

  • 标签: 抗体水平 流动儿童 预防接种 免疫计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传染病预防中实施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辖区2019年1-12月间接受免疫接种的356例名儿童(A组)以及未接受免疫接种的102名儿童(B组)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实施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与否对小儿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效果。结果:经统计,接受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A组儿童发生传染性疾病的概率对比未接种的B组儿童有明显降低,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免疫规划 疫苗接种 小儿传染病 预防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精细化护理联合出院规划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3月—2020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联合出院规划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对照组50例患者中,鼻塞消失时间为4.37±1.12天,发热消失时间为4.53±1.37天,咳嗽消失时间为4.48±1.36天,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64.39±3.27,患者护理满意度为37(64.00%)。实验组50例患者中,鼻塞消失时间为3.11±0.78天,发热消失时间为3.12±0.65天,咳嗽消失时间为2.97±0.63天,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88.46±4.37,患者护理满意度为49(98.00%)。实验组患者各种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由于对照组。结论:精细化护理联合出院规划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现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及时缩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护理 精细化护理联合出院规划 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