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于机械通气撤机中应用膈肌超声评分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重症医学科中采取机械通气的患者40例展开对照研究,均采取床旁超声检查,详细记录膈肌厚度、双侧膈肌运动幅度、膈肌相关浅快呼吸指数,按照撤机状态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撤机失败(11例),观察组为撤机成功(29例),分析评估机械通气撤机的预测意义。结果:两组患者膈肌增厚率、双侧膈肌运动幅度、D-RSBI等指标数值对比差异显著,对比结果为P

  • 标签: 膈肌超声评分 机械通气 撤机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 2019.1~2020.1期间本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 74例, 2019.1~2020.1,采取随机方法分组为对照组( 37例)、研究组( 37例),分别接受常规形式的通气治疗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情况方面研究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通气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临床指标方面研究组 PaO2、 PH、 Sa02高于对照组, PaCO2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能显著改善其各项气血指标以及呼吸困难症状,有助于患者治疗,推荐应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在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随机 抽取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5 月在本院重症监护病房 住院的需要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 200 人次 ,按数字分类法 分为两组。用呼吸机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后,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管进行吸痰,而观察组则采用密闭式吸痰器进行吸痰,比较两种方法吸痰后血氧饱和度、 心率 及呼吸频率 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发现密闭式吸痰法在维持血氧饱和度、减少心率及呼吸频率波动、 简化操作程序等方面均优于开放式性吸痰法。结论:密闭式吸痰较开放式吸痰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

  • 标签: 密闭式吸痰 人工气道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集束化镇静护理对 ICU机械通气患者通气时间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ICU于 2018年 8月至 2020年 6月间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 6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 34例设为常规组,接受集束化镇静护理的 34例设为实验组,并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通气时间、 ICU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对比,实验组明显短于常规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从生存质量得分上看,护理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 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束化镇静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镇静护理 ICU 机械通气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6年 10月到 2018年 12月的 8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对策组予以常规护理对策,综合护理干预组施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程度;机械通气日数以及重症监护日数;护理前后血气分析相关指标;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综合护理干预组的满意程度更高, P< 0.05。综合护理干预组的满意程度是 94.34±3.15分,而常规护理对策组的满意程度是 80.89±2.77分。两组血气分析相关指标的比较显示,护理前两组血气分析相关指标比较, P> 0.05;护理后综合护理干预组血气分析相关指标优于常规护理对策组, P< 0.05。机械通气日数以及重症监护日数比较显示,综合护理干预组机械通气日数以及重症监护日数优于常规护理对策组, P< 0.05。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比较显示,综合护理干预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更少, P< 0.05。综合护理干预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是 2.5%,而常规护理对策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20%。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减少了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风险,缩短了治疗时间,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 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 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12月间,共计 82例,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 41例接受肠外营养支持,并设为参照组,其余 41例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并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营养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的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 p<0.05);从机械通气时间上比较,二者对比差异明显,( 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对比,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 p<0.05),差异明显。结论 对 ICU 机械通气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 ICU 机械通气 不良反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将 2018年 4月 2019年 5月进入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 78例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划分为 2组,各组平均 39例;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 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肺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带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则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 P< 0.05)。结论 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实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肺损伤发生率,缩短带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