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染色微阵列检测技术联合羊水细胞染色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我院 2017年 11月至 2019年 6月在我院产前诊断科室就诊的符合介入性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 2870例,其中 168例同时实施羊水细胞染色核型分析检查和染色微阵列检查。结果:核型分析阳性检出率约为 14.29%( 24/168),染色微阵列阳性检出率约为 20.24%( 34/168),检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149),但是染色微阵列检出率更优;染色微阵列检出的染色数目异常及嵌合体,和羊水细胞染色核型分析结果一致;在染色核型分析正常案例中,染色微阵列阳性检出率为 11.11%( 16/144),其中致病性 CNVs检出率为 2.78%( 4/144);不明意义异常检出率为 7.64%( 11/144)。在染色微阵列分析结果正常案例中,染色核型分析检出平衡性结构异常检出率为 4.48%( 6/134)。结论:染色微阵列技术在染色片段缺失 /重复异常检测上,比染色核型分析更有优势,而染色核型分析可以弥补染色微阵列在染色平衡易位和倒位检查中的不足。染色微阵列检测技术联合羊水细胞染色核型分析,可提高异常检出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染色体微阵列 染色体核型分析 产前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水穿刺术前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 100例羊水穿刺术孕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病例起止 2018年 3月 -2019年 4月, 100例孕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 5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术前予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孕妇的心理情况。结果:护理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 SAS和 SDS评分,组间数据并未产生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 SAS和 SDS评分,组间数据对比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羊水穿刺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可改善孕妇的不良心理。

  • 标签: 羊水穿刺术 心理护理 SAS SDS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应用心脏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2016年 1月— 2018年 2月本院接诊且行产前超声的孕妇 1000例,综合分析本组 1000例孕妇产前超声的结果,同时对所有孕妇进行跟踪随访至分娩亦或者是引产后,充分了解孕妇的引产亦或者是分娩结果,并对孕妇产前心脏超声的符合率进行计算。结果:本组 1000例孕妇产前心脏超声提示先天性心脏病 18例,占总比例的 1.8%。和分娩亦或者是引产结果对照,漏诊 1例,本组产前心脏超声的符合率为 94.74%。结论:加强对孕妇进行产前心脏超声的力度,能够显著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从而有助于改善胎儿的出生素质。 

  • 标签: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诊断价值 心脏超声筛查 分娩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健康体检中机会性眼病的作用。方法:选取 2018年 4至 2019年 10月健康体检受检者 1000例,对其进行机会性眼病,回归性分析相关资料。结果: 1000例受检者中,发现 41例眼病患者,检出率 4.10%,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2例( 4.88%),黄斑病变 10例( 24.39%),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6例( 14.63%),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 7例( 17.07%),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12例( 29.27%),可疑青光眼 4例( 9.76%)。 结论:健康体检中进行机会性眼病,是一种有效的眼健康服务方式,其特点为可行、简便、高效,能有效检出眼病,是避免盲与视觉损伤的关键。

  • 标签: 健康体检 机会性眼病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将本院600例石蜡切片实施病例染色,并按照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0例。甲组采用常规检测诊断,乙组采用病理技术HE染色诊断,对比分析两组诊断结果。结果:乙组300例的样本染色结果(骨组织、胃镜活检、脂肪组织、肝胆组织、子宫内膜)明显优于甲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病理技术HE染色 常规检测诊断 病理诊断 样本染色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寿区乳腺癌流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来优化流程,以提高我区乳腺癌检出率、早诊率,改善预后。方法:选取我区近5年开展的乳腺癌数据及相关报表,计算乳腺癌检出率、早诊率等指标,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较。再结合长寿区实际情况,归纳、总结出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论:本研究发现,我区乳腺癌检出率、早诊率较国内平均水平低,但近年来成上升趋势。群众预防保健意识薄弱,参与率低是造成检出率低、早诊率低及资金浪费的最主要原因。

  • 标签: []长寿区 乳腺癌筛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 TCT与 HPV检测在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 2018年 4月到 2020年 4月期间,对在我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癌的 500例自愿者进行研究,对其进行 TCT、 HPV检测以及 TCT、 HPV联合检测,以病理检测结果为标准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在 500例自愿进行宫颈癌的受检者中通过病理学检测后 89例结果显示阳性, TCT检测的阳性率为 16.00%( 80/500), HPV检测的阳性率为 17.00%( 85/500), TCT、 HPV联合检测阳性率为 17.8%( 89/500), HPV检测法阳性检出率较高于 TCT检测法,两者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TCT与 HPV检测均能有效对宫颈癌疾病进行,采取 TCT、 HPV联合检测的方式,能够提高宫颈癌患者的检出率,降低患者癌症扩散率,使患者能够及早接受治疗。

  • 标签: 宫颈病变 HPV检测 TCT检测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先天性心脏病检测应用胎儿心脏超声的临床价值。 方法:于 201 7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 ,选取实施产前检查的孕妇 180 例作为本次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所有孕妇均实施胎儿心脏超声和常规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及引产尸解报告为金标准,观察分析两种方式检出率和诊断效能。 结果:本组 180 例孕妇中出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者 42 例,占比 21.11% ,其中单心腔 6 例、房间隔缺损 10 例、法洛四联症 12 例、室间隔缺损 14 例。而 42 例经胎儿心脏超声共查出 40 例,检出率为 95.24% ;经常规超声检出 30 例,检出率 71.43% ,两种方式检出率对比差异显著( P<0.05 )。两种方式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等对比发现心脏超声优于常规超声( P<0.05 )。 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检测应用胎儿心脏超声的效果显著,即可提高检出率,利于指导临床防御和诊疗,值得推广研究。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心脏超声 筛查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门诊产前检查及宣教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认知及分娩结局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1月-12月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00例,抽签分组划分参照组(常规宣教)与试验组(门诊产前检查和宣教),各组150例孕妇,对比2组健康认知水平和分娩结局情况。结果:参照组孕妇健康认知水平低于试验组,分娩时空腹血糖高于试验组,且参照组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试验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门诊产前检查和宣教,可以提升孕妇健康认知水平,改善分娩结局,效果尤为显著。

  • 标签: 门诊产前检查 宣教 妊娠期糖尿病 健康认知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在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诊断取得的效果展开探究,了解彩超对诊断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的对象为本院2016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接受诊断的高危新生儿(例数=471),患儿均接受彩超诊断,评估彩超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在471例有症状患儿的检出之中,其中检出异常共85例,占18.05%(85/471)。在进行检查状况分析中,卵圆孔未闭29例,占34.12%(29/85);房间隔缺损21例,占24.71%(21/85);动脉导管未闭17例,占20.00%(17/85);室间隔缺损7例,占8.24%(7/85);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项尿蛋白联合查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 2018年 5月 -2019年 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共 45例,按照尿蛋白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四组, A组为弱阳性组 10人, B组为阳性组 10人, C组为强阳性组 15人, D组为超强阳性组 10人,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士 60人作为对照组,记为健康体检组,对比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与健康人士体内各类指标含量。结果:( 1)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体内各项蛋白指标与健康人士存在明显差异,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A组与健康体检组尿蛋白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A组、 B组的 α1-微球蛋白、 β2-微球蛋白含量与健康体检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多项尿蛋白联合能够有效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主要差异表现在尿液微量白蛋白、免疫球蛋白、铁转蛋白。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尿蛋白 联合筛查 早期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心脏 B超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 4月 ~2019年 12月我院接收的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者 72例为对象,予以所有病例冠状动脉造影、 B超诊断,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看作金标准,对 B超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以及检查后不良反应率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患者诊断准确率为100.00%,高于 B超诊断的 95.83%( P> 0.05)。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患者不良反应率为 5.56%,高于 B超诊断的 0.00%(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