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室温下不同保存时间对流式细胞法检测血液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实验室采用流式细胞法检验的血液样本50管,观察不同时间内血液样本中的血细胞指标以及电解质指标。结果:血液样本中MCV. Hct. WBC. Hb、RBC在不同保存时间下的数值稳定(P> 0.05);血液样本中CI-、Na+、pH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K+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提高(P< 0.05)。结论:在检验过程中,在不同时间检测血液样本中的血细胞指标以及电解质指标可以发现,样本中CI-、Na+、pH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K+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因此在检验过程中,应控制保存时间,避免影响样本的检测质量。

  • 标签: 室温 保存时间 流式白细胞术 血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存式自体输血对结直肠癌患者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直肠癌、结肠癌 ASAⅠ~Ⅱ级患者 40例,随机分为预存式自体输血组( P组)和异体输血( H组),每组 20例。 P组患者于手术前 1周采血 400mL; H组患者手术前配悬浮红细胞 2U( 400mL),两组均于手术中止血完毕后输入。两组病例均在麻醉诱导前、输血前、手术后第 1天、手术后第 5天分别抽取静脉血,以流式细胞仪测定 T淋巴细胞亚群 CD3+、 CD4+、 CD8+和 NK细胞数量的变化,并计算 CD4+/ CD8+比值。结果:两组输血前 CD3+、 CD4+、 CD4+/ CD8+和 NK细胞数量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术后 1dH组继续下降, P组开始恢复,但仍低于术前水平。术后第 5天 P组恢复至麻醉前水平, H组继续降低至明显低于正常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结论:预存式自体输血可以显著恢复结直肠癌患者围细胞免疫功能。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预存式自体输血 细胞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研究与总结; 方法: 以 201 8年 5月 -201 9年 8月期间以来某医院接受治疗与护理的 6 0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采用回顾式分析的研究方式,对这 6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就行总结,最后整理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措施。 结果: 6 0例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的患者在接受医院的治疗之后均痊愈并出院。 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的围手术期,应对患者展开合理的护理工作,强化术前与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对手术的成功提出保障,临床上的应用价值非常明显,对于患者的术后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嗜铬细胞瘤的起源是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组织肿瘤,这种肿瘤主要以良性为主,恶性的占比比较小,经相关调查研究,恶性肿瘤占比 6%-10% ,如果患者有浸润或者转移的情况发生,就需要作出恶性嗜铬组织肿瘤的诊断,如果采用手术的方式对嗜铬组织肿瘤进行摘除的话风险会比较大,并且患者在术后体质也会比较虚弱,所以需要对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采取高度重视,这样才可以使手术成功的几率增到最大状态。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根据临床资料记录于 201 8年 5月 -201 9年 8月期间,某医院一共接收了 6 0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的患者,在患者的构成中,有 4 0例为男性, 2 0例为女性,患者中最小年纪为 26 岁,最大年纪为 58 岁,通过对患者病情的了解,可以知道左侧肿瘤的患者为 36 例,右侧肿瘤患者为 24例,肿瘤的直径 3.45-5.31cm 。在我们对患者进入深度了解之后发现,在 6 0例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当中,有 50 例患者都有高血压临床病症,并且其他的 1 0例患者也均因高血压伴发头痛这样的病症接受过住院治疗,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手术之前,要注意对患者提前采用降压药,在对高血压进行合理的控制之后,在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接受病理检查之后,可以确诊这 66 例患者均为良性肿瘤。

    1.2 临床方法 在确诊这 6 0例患者均为良性肿瘤之后,对这 6 0例患者需要采用全麻的方式接受手术治疗,在手术的过程中,需要患者采用侧卧位,手术时长大概在一个小时,在手术的步骤全部完成以后,针对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具体的护理步骤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手术前的准备工作需要做好,在手术治疗前 12 小时开始,要叮嘱患者禁止进食,在手术治疗前的 4-6 小时开始,叮嘱患者禁水,在手术的前一天晚上需要沐浴洗头。在手术治疗的前夕,要格外注意患者的营养补充情况,为患者多提供一些高热量的食物,合理的补充营养,除此之外,要以科学的方式避免患者感冒情况的发生。 其次,就是术后的护理工作,术后的护理中常规护理,在患者手术之后并且在全麻状态没有完全清醒时候,需要以平躺的姿势使患者休息 6 个小时,应将患者的一面头偏侧,以此方式确保患者的呼吸畅通,在辅助患者吸氧的过程中,要保持吸氧流量是中低的程度,并且在术后对于患者的血压需要进行实时观察。还要就是对术后出血护理,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患者在进行切除之后出血量一般不多,并且创伤的面积也比较小,但是,术后并发症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术后出血并发症,对与此现象,应采用引流管的引流量展开系统的观察,在正常的情况下,每天 200 毫升血性引流液以下应为正常的引流量,并且叮嘱患者的咳嗽力度,在咳嗽时候最好按压住伤口。 最后,要说的就是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在术后的疼痛一般是可以忍受的,但是主要在最后的康健护理中提起重视,充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既可。 2. 结果 在 6 0例患者全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均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在护理当中,医护人员都能积极的开展工作,使护理的效果理想,并且在手术治疗的 5-7 天后,患者就可以出院,对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所得到的结果就是患者通过治疗,已经恢复了健康。 3. 讨论 肾上腺肿瘤的切除是要在肿瘤的切除基础上保证器官内分泌功能也能保持正常,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这时候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是患者最佳的选择,这样可以保持肾上腺组织效果,所以,对于肾上腺肿瘤切除中围手术期的处理要格外重视,要确保手术治疗前的准备充足,才能保证手术的成功率增加,在进行手术治疗前,要对患者的血压进行很好的控制与调整,在手术的过程中,也要严格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与内环境,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激素水平波动过大所带来的手术中的风险,在手术的过程中,如果发展患者的血压值比较高,应对患者给与降压药上的调节,这样可以保证手术可以顺利完成,在术后的护理工作中,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与患者鼓励,通过以上几点的研究,希望可以通过探讨与分析,使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的临床效果有效提高 [2] 。 本次研究中,以我院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围期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所示患者均痊愈出院,治疗过程中并未出现不良反应事件。 综合上述分析,围期护理干预应用于肾上腺肿瘤的切除中能够提升患者预后,提高手术安全性,故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浩斌 , 梁伟 , 赵兴亮 . 两种入路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的临床应用 [J]. 腹腔镜外科杂志 , 2017, 22(7):490-493. [2] 郭景阳 , 杨文增 , 张彦桥 . 改良肾上腺切除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中国内镜杂志 , 2017, 23(5):102-104.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后的恢复情况。方法:将74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和对照组(小切口开胸肺叶切除)各3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相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出血量[(89.75±15.78)ml<(137.44±18.82)ml,t=11.811]、术后疼痛VAS评分[(2.17±0.84)分<(3.09±0.92)分,t=4.49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1%<21.62%,χ2=4.163)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引流管引流时间[(4.19±0.95)d<(5.94±1.27)d,t=6.712]、住院时间[(8.55±1.31)d<(12.42±2.85)d,t=7.505]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在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快速、良好恢复。

  • 标签: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切开引流中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中选取100例行切开引流的病例纳入研究,按照奇偶法分为干预组(50例)和普通组(50例)。普通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以及对护理服务的评分。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有所下降,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下降幅度较大,且低于普通组患者;干预组患者在护理操作、服务态度、护理环境和护理结果方面的评分均高于普通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浆细胞性乳腺炎 切开引流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晚期卵巢癌肿瘤细胞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减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从 2017年 8月 -2018年 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 5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 n=25),对试验组患者行腹腔镜肿瘤细胞减灭,对对照组患者行开腹肿瘤细胞减灭,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及患者并发症出现状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患者显著较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淋巴切除数目、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出现状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显著。结论:对晚期卵巢癌患者行腹腔镜肿瘤灭菌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治疗更为安全,且患者的并发症更少,组间差异显著,值得临床上的应用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晚期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安全性,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 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 患者 红细胞参数与网织红细胞参数 值 。方法 随机 抽取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10 月我院 40 例巨幼细胞贫血 患者、同期 40 例 溶血性贫血 患者为观察对象,对两组患者实施血液检验, 对比 所有观察对象 红细胞参数、 网织红细胞参数值。 结果 巨幼组患者 M CV 、 RDW-CV 、 MCH 均显著高于溶血 组, P< 0.05;两组 MCHC 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溶血组患者 Ret 、 IRF 、 HFR 、 MFR 、 Ret-He 显著高于巨幼组, LFR 低于巨幼组, P< 0.05。 结论 分析 红细胞参数与网织红细胞参数 对鉴别诊断 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 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 标签: 巨幼细胞贫血 溶血性贫血 红 细胞参数 网织红细胞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煤工尘肺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红细胞参数与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巨幼细胞贫血患者(MA)与溶血性贫血患者(HA)病情鉴定中的判定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和溶血性贫血患者(各35例)作为研究组,35例正常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员红细胞参数MCV、MCH、MCHC、RDW和网织红细胞参数RET%、IRF、HLR%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网织红细胞参数RET%、IRF、HLR%和RDW均高于对照组,且MA网织红细胞参数参数均低于HA(P

  • 标签: 红细胞参数与网织红细胞参数 MA患者 HA患者 诊断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单纯手术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手术后加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7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7例患者为对照组,行单纯肝细胞癌切除治疗;37例患者为观察组,行肝癌细胞切除术后,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结果:(1)近期效果:观察组缓解率为94.59%,对照组缓解率为91.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2年、3年生存率67.57%、56.76%均高于对照组的35.14%、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原发性细胞肝癌 单纯手术 肝动脉栓塞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 腹腔镜阑尾切除与传统式临床疗效和患者住院相关指标对比。方法:采用案例回顾分析法对收集58例阑尾炎临床手术病例进行研究分析,58例患者中经传统式开腹手术29例,为开腹组经腹腔镜手术29例,为腹腔镜组,对比两种手术的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恢复效果理想,手术的综合有效率高,对比传统式患者的疗效、恢复质量理想,指标对比(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的效果比传统开腹手术理想,患者综合治疗有效率高,建议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传统手术 临床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的围期护理价值。 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 2017.06 到 2019.06 时间段内诊治的 80 例面肌痉挛患者,划分为 A 组和 B 组,各 40 例。患者均施以微血管减压治疗,但 A 组采用常规护理, B 组采用围期综合护理,对比各组总有效率、护理总满意度。 结果: A 组总有效率为 75.00% , B 组为 92.50% ,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B 组护理总满意度为 87.50% , A 组为 67.50% ,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面肌痉挛患者,于微血管减压的基础上联合围期综合护理,既可增强总有效率,还可提高护理总满意度,应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血细胞减少症的病因学。方法:收集在我院住院的病人有全细胞减少的 163份骨髓报告进行分析。结果:全血细胞减少大体上分为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者和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者,在本组所统计的 163例患者中,前者有 132例,占 81%,后者有 31例,占 19%。结论: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骨髓诊断时应根据临床特点、病史及其它实验室检查,先考虑造血系统疾病,再考虑非造血系统疾病,综合分析,全面考虑,这样才能够得出正确的诊断。

  • 标签: 病因学 分析 全血细胞减少症 结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细胞3D打印技术是在3D打印的基础上, 以活细胞为原料结合生物材料、生命体材料的拓展延伸, 打印活体组织与器官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以计算机三维模型为基础, 通过离散堆积的方法, 将生物材料或细胞按仿生形态、生物体功能、细胞特定微环境等要求, 用增材制造法打印出同时具有复杂结构与功能的生物三维结构、体外三维生物功能体等生物医学产品, 在骨骼、皮肤、血管、心脏、肾脏、肝脏等组织等再生与重建、药物筛选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下面将对于现阶段3D细胞打印技术做一综述。

  • 标签: 3D 细胞打印 三维模型
  • 简介:患者,女.29岁.因左乳胀疼伴发热1个月,于1995年6月,疑为乳癌住入北京某医院乳腺外科。拟实施乳癌根治中切口大量脓汁渗出而改为切开引流,放置橡胶引流管,术后病理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每日换药。拔管后切口不愈合,术后10余天病人出院,继续在门诊换药20余天,伤口形成窦道不愈。

  • 标签: 浆细胞性乳腺炎 体会 手术治疗 出院 切开引流 切口不愈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