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黄芩、薄荷、苦参、连翘及蒲公英五种中药的颗粒与水煎对几种耐药菌株的抑制效果。方法:分别选取五种抑菌中药(黄芩、薄荷、苦参、连翘及蒲公英)的颗粒与水煎,采用血平板分离处理后获取五种耐药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通过中药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药物抑菌圈直径,并对比不同剂型之间的抑菌情况。结果:本次所选5种中药药物水煎及颗粒均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黄芩、连翘和薄荷的水煎及颗粒可抑制铜绿假单胞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黄芩水煎和颗粒可抑制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统计学分析表明,五种中药水煎和颗粒对耐药菌株的抑制效果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本次所选五种中药制剂均可抑制耐药菌株,不同剂型之间的抑菌效果相近。

  • 标签: 耐药菌株 抑菌中药 颗粒剂 水煎剂 抑菌圈
  • 简介:【摘要】目的 论文探讨造影外渗的预防和外渗后的正确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 总结本科6例外渗患者护理经验。结果 用50%硫酸镁+地塞米松湿敷,严重者湿敷30分钟后用舒康博水凝胶敷料密闭性敷贴,效果明显,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通过积极有效的预防可大大减少外渗现象,50%硫酸镁+地塞米松湿敷,应用于造影外渗是一种安全、有效、廉价、方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64排CT增强扫描 造影剂外渗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在护理大专普通外科教学中引入并应用 CAI教学方法的几点体会。方法:对 2016年 -2018年在我院外科实习的学生的数据资料加以收集和整理,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划分为两组, 2016年 10月 -2017年 6月的 60名的 14级学生作为对比组, 2017年 10月 -2018年 6月的 60名的 15级学生作为研究组。其中给予研究组课堂教学 +CAI教学方法,对比组课堂教学方法。结果:经课堂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 +CAI教学方法后,应用的考核方式是理论考试这一形式。经统计学方法处理后,研究组和对比组的实习生分数平均值分别为( 90.49±10.14)分和( 81.54±12.04)分,可以看出研究组实习生成绩显著好于对比组,等同于研究组所应用的课堂教学 +CAI教学方法的效果远远优于对比组所应用的课堂教学方法所产生的效果,可以得出 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护理大专普通外科教学中应用课堂教学 +CAI教学方法,在抽象内容的形象化、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等方面的效果非常显著。但是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对教师的知识要求非常高,教师只有具备多媒体网略知识以及专业知识,才能促进 CAI教学的推广和普及。

  • 标签: CAI 护理大专普通外科教学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开展对普通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治疗工作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员将从我院以往收治的病例中选出100例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作为研究对象,这100名患者之中存在院外感染以及院内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情况,研究人员需要将其痰液标本按照医院的标准进行常规微生物鉴定,以此来确定造成患者感染呼吸道疾病病原体的具体类型,从而为患者安排治疗内容,能够更加贴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这些患者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过后,研究人员需要通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来证明治疗疗效。结果:这些患者在完成常规微生物鉴定之后,发现造成患者在院外感染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菌多为革兰氏阳性链球菌,占总体院外感染患者人数的54.1%;而造成患者在院内感染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菌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人数占比约为71.8%,其中还存在其他类型的病原菌,例如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白氏菌等。医护人员在明确造成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原菌类型之后,分别对患者对症下药,这100名患者在接受了相对应的治疗工作之后,有87名患者恢复健康状态,而院外感染者恢复情况为53/61,治愈率为86.9%;而院内感染者恢复情况为27/39,治愈率为69.2%。结论:在患者出现呼吸道疾病时,医护人员首先需要确定造成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类型,从而使用合适的治疗方法来为患者进行用药,同时了解患者身体的实际情况,以免出现药物过敏,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愈率。

  • 标签: 普通内科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治疗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作为临床多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病症,在我国发病概率较高。当前,对哮喘发病机制展开深入研究,相关研究学者认识到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功能失衡的问题影响哮喘疾病发展,基于此,科学选取哮喘疾病的治疗药物,已经成为哮喘疾病特异性、有效性、安全性的治疗干预手段。故此,综述分析免疫调节治疗小儿哮喘的进展。

  • 标签: 免疫调节剂 小儿哮喘 综述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为中药注射说明书的编写、使用合理化提供参考方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总结近些年有关中药注射说明书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汇总和简单探讨。结果:现中药注射说明书存在本身编写错误、标注内容不详实、用语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其存在安全隐患。结论:完善说明书内容、规范用语、确保说明书的严谨性是规范中药注射说明书,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必由之路。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说明书 问题 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白三烯受体拮抗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应用于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 64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 32 例)及对照组( 32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 白三烯受体拮抗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 白三烯受体拮抗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治疗,就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治疗 8 周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 > 0.05 )。结论: 白三烯受体拮抗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疗效相较于单一用药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 过敏性鼻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白三烯受体拮抗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应用于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 64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 32 例)及对照组( 32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 白三烯受体拮抗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 白三烯受体拮抗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治疗,就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治疗 8 周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 > 0.05 )。结论: 白三烯受体拮抗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疗效相较于单一用药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 过敏性鼻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我院的消化科胃镜检查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于 2018年 1月- 2018年 6月应用无痛胃镜检查及普通胃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按检查顺序表随机抽取 10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及 100例普通胃镜检查患者,无痛胃镜为观察组,普通胃镜检查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胃镜检查过程中心率、血压波动较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0.05);恶心呕吐、呛咳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有效、安全、无痛苦检查技术,患者乐于接受,适合用于基层医院临床。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新冠肺炎感染防控期间普通病房住院患者陪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对方法及效果。 方法:通过建章立制、多模式手段健康教育、陪人实行实名制和陪人证管理、病房时段门禁管理、心理疏导等方法,对住院患者陪护进行管理。 结果:目前院内零感染、陪护防控意识增加。 结论:加强普通病房患者陪护的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对控制院内感染、保护住院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 普通病房 患者陪护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普通外科胃肠道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及其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普通外科胃肠道手术患者,手术时间为2017年10月-2020年9月,共计110例患者参与本次实验中。本次实验采取编号分组方式进行,分组依据为患者编号奇偶性。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规范化护理模式护理实验组患者。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出院时间进行分析及对比。结果:展开分析本次实验,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有着较大幅度的提升,两组相关数据之间差异凸显,(p<0.05);系统分析本次实验,实验组患者出院时间有着较大幅度的缩减,两组相关数据之间差异凸显,(p<0.05)。结论:在普通外科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规范化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远远高于常规护理模式,其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加快患者康复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 标签: 普通外科 胃肠道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在医院药品管理中,避光注射种类、数量较多,因此应进行强化管理。注射用药数量较大,同时院内药房中贮藏量较多如果忽视避光管理将会导致药物出现变质,直接影响药品使用。本文通过对某院注射避光药品管理中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出引发普通外科手术部位的感染因素并针对每项感染因素实施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应用电脑对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性抽取出发生感染并发症的 110例患者、未发生感染并发症的患者 1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引发感染的因素。在回顾性分析时主要是针对两组患者的 BMI(体重指数)、是否同时存在糖尿病病症、在围术期阶段中具体的用药情况、患者治疗中是否采取急诊手术过程、准确测量及记录切口实际长度、手术时应用的具体时间。结果:经过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结论:引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因素主要是在多因素共同影响下而引发的,应加强护理工作做好术前准确工作及在应用抗生素时要达到正确运用,还要在术前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并且要尽可能采取择期手术的方式达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感染并发症 发生率的目的。

  • 标签: 手术部位感染 普通外科 感染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胸腹主动脉CTA检查中使用不同剂量对比的图像质量。方法:本次4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胸腹主动脉CTA检查患者,入院日期为2020.2-2020.11,本次研究分组方法采用数字分组模式,组一为分析组:例数:20、组二为参比组:例数:20,分析组利用50mL对比实施检查,参比组利用90mL对比实施检查,分析主观阅片评价结果及客观测量指标。结果:分析组主动脉弓、T6水平胸主动脉、L3水平腹主动脉CT值与参比组存在较大差异(P<0.05),两组主观阅片成像质量优良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胸腹主动脉CTA中应用低剂量对比检查的成像效果能够满足诊断需要。

  • 标签: CTA 低剂量 对比剂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 随着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不断增加,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产生的造影肾病出现的几率更加频繁,造影肾病是造影后产生的一种肾损伤。在医学上备受重视,同时,在造影肾病防治中采取的防治措施进行研究。

  • 标签: 心血管介入治疗 造影剂肾病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注射的不良反应特点和合理用药方法。方法:本研究收集 2015年 1月 -2018年 1月我院中药注射不良反应报告,共 80例,根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对 80例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病例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给药途径、药品类型、症状表现、不良反应转归情况等等。 结果:80例患者, >60岁占比为 28例, 40-59岁占比 24例, 18-39岁占比 16例, 18岁以下 12例。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24h病例占比为 4例, 1-24h病例占比为 8例, 0.5-1h病例占比为 8例, <0.5h病例占比为 60例。给药途径:静脉滴注病例占比 64例,口服病例占比 16例,外用病例占比 0例。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类型:红花注射液 20例,舒血宁注射液 10例,丹参注射液 10例,参麦注射液 5例,注射用血塞通 5例,肺炎合剂 20例,其他 10例。全部患者停止用药以后,患者的不良反应自行消失。 结论:中药注射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必须加强中药注射的管理,从而提高用药安全程度。

  • 标签: 中药制剂 不良反应 药房管理 合理用药 用药禁忌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以运输类飞机防火系统灭火用量的试验为重点进行阐述,以实验的目的作为主要依据,从试验的设备和安装、测试点安装布置、试验方法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确定运输类飞机防火系统灭火用量,从而保证灭火系统扑灭火灾的可靠性,提升运输类飞机的经济型。

  • 标签: 运输类飞机 防火系统 灭火剂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