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浆B型脑钠肽检测在肺性心脏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4月收治的肺性心脏病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急性加重期伴肺心病患者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随肺心病患者67例;同时选取同期入院的体检健康人员60名作为对照组,针对三组患者实施血浆B型脑钠肽、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对比患者相关监测质保,根据HYHA标准实施心功能分级,对比血浆B型脑钠肽指标变化。结果:根据调查,急性加重期伴肺心病患者的血浆B型脑钠肽指标明显高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随肺心病和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较大且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同时患者的血浆B型脑钠肽指标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呈正相关,与动脉血氧分压指标呈负相关。II型~IV型肺心病患者的血浆B型脑钠肽浓度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升高而升高。结论:血浆B型脑钠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随肺心病的病理过程有密切关系,因此成为了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随肺心病患者心功能水平和病情危重情况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血浆B型脑钠肽 肺源性心脏病 检测手段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CT双能量虚拟平扫对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来我院临床诊断疑似直肠肿瘤性病患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结果腹部CT平扫及动、静脉期双能量增强扫描,对于获得的虚拟平扫图像与真实平扫图像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采用真实平扫方式,良性肿瘤患者诊断50例,恶性肿瘤患者诊断50例,淋巴结转移诊断19例,诊断准确率为92.00%。采用双CT双能量虚拟平扫方式,良性肿瘤患者诊断49例,恶性肿瘤患者诊断51例,淋巴结转移诊断24例,诊断准确率为96.00%。通过实验研究数据分析发现,采用双CT双能量虚拟平扫比传统的真实平扫方式,能够提高对患者肿瘤良性及恶性的诊断准确率,实现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准确诊断,提高整体的扫描图像质量,实现扫描整体准确率的有效提升。结论:双CT双能量虚拟平扫对结直肠良恶性肿瘤患者的扫描与诊断,与常规的真实扫描相比,有较为良好的诊断准确率,实现扫描图像质量的有效提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临床应用价值良好,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 结直肠良恶性肿瘤 鉴别 诊断价值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应用双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评估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程度及右心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回归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全面观察双CT检查平扫和增强平扫的影像进行特点分析,结合两组患者CTPA和DEPI值,对患者急性肺栓塞诊断符合率及栓塞程度进行评测,得出相应的诊断结果和后续应用可信性。结果:在本次实验中,采用CTPA诊断方式,80例患者中,无栓塞12例,部分栓塞43例,完全栓塞25例。采用DEPI诊断方式,80例患者中,无栓塞12例,部分栓塞44例,完全栓塞24例。一般组40例患者中,栓塞评分为28.32±3.42,灌注缺失评分为28.13±1.14,RV/LV为0.564-1.213,严重组40例患者中,栓塞评分为7.15±1.15,灌注缺失评分为7.93±0.87,RV/LV为0.585-1.633。CTPA和DEPI诊断急性肺栓塞情况均较为良好,利用DSCT检查可以实现急性肺栓塞患者影像的清楚展现,DEPI能够准确反应血管灌注的状态,对患者病情程度的评测有一定的应用效果,还能够实现患者右心功能的评测。结论:应用双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评估能够实现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程度的及时评测,DSCT检查可以实现急性肺栓塞患者影像的清楚展现,DEPI能够准确反应血管灌注的状态,对患者病情程度的评测有一定的应用效果,还能够实现患者右心功能的评测,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诊断的效果,能够进行相应的检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双源CT 双能量肺灌注成像 急性肺栓塞 病情程度 右心功能 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