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老龄人口的增多,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逐步攀升,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癌症治疗方法就是放射治疗。但是放射治疗过程比较复杂,一旦出现差错,就会使得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 标签: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放射治疗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吻合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收治的痔疮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入院时间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入院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吻合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中各项指标以及术后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出现疼痛、2例出血、1例水肿、1例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痔疮手术患者,采用吻合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吻合器 痔上黏膜环切术 痔疮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背阔肌肌皮瓣+扩张行乳腺癌即刻乳房重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所有的患者均行乳房部分切除术,在术后即刻给予患者行乳房重建,乳房重建过程采取背阔肌肌皮瓣联合扩张进行相关操作。对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评价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结果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31例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6.77%,随访期间患者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乳腺癌病患,在乳房部分切除术后即刻乳房重建上,应用背阔肌肌皮瓣联合扩张的操作方法,可获得良好的重建效果,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值得推广。

  • 标签: 背阔肌肌皮瓣 扩张器 乳腺癌 即刻乳房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矫治双弓丝结扎术在外伤性牙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40例外伤性牙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固定矫治双弓丝结扎术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分析其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外伤牙松动度、附着丧失度及牙冠根比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治疗后患者外伤牙松动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外伤牙附着丧失度及牙冠根比在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固定矫治双弓丝结扎术可有效改善外伤牙松动度,治疗效果显著,在在外伤性牙脱位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固定矫治器双弓丝结扎术 外伤性牙脱位 松动度 牙冠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伸筋汤熏洗配合膝关节运动康复对股骨髁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股骨髁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膝关节运动康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伸筋汤熏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2.0%)显著低于对照组(28.0%)(P<0.05)。结论伸筋汤熏洗配合膝关节运动康复治疗股骨髁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伸筋汤熏洗 膝关节运动康复器 股骨髁部骨折 术后膝关节僵直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伐昔洛韦抗病毒抑制疗法治疗频发性生殖疱疹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效果。方法纳入我院70例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频发性生殖疱疹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间歇性治疗组采取伐昔洛韦抗病毒抑制疗法间歇治疗,连续性治疗组则采取采取伐昔洛韦抗病毒抑制疗法连续治疗。比较间歇性治疗组、连续性治疗组效果;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情况;副反应。结果连续性治疗组效果、症状改善时间、生活质量和心理情况相比较间歇性治疗组更好,P<0.05。连续性治疗组副反应和间歇性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取伐昔洛韦抗病毒抑制疗法连续治疗频发性生殖疱疹的效果理想。

  • 标签: 伐昔洛韦抗病毒抑制疗法 频发性生殖器疱疹 临床效果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网式”控制管理应用于三级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间收入的所有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68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通过双色球抽签两组均分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医疗管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网式”控制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状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状况为4(11.76%)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1(32.35%)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式”控制管理应用于三级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医疗管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对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网式控制管理 护理效果 三级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动脉压迫对经皮股动脉穿刺血管造影术患者减少局部穿刺点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2月到2018年10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当中选取77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观察与分析对象,对这77例患者术后实施动脉压迫进行压迫,分析这77例患者的局部穿刺点的并发症和不适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本次的临床试验研究当中,在77例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09%;在不适反应方面,不适反应的发生率为11.69%。结论采用动脉压迫对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进行压迫干预后,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术后不适发生率和局部穿刺点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 动脉压迫器 局部穿刺点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CA对护理文书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01月—05月抽查终末护理病历100份作为常规组,分析总结其缺陷、问题,并进行RAC分析,实施针对性的优化和改进,并将优化和改进之后的2018年06月—12月100份终末护理病历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文书质量控制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病历缺陷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RCA控制护理文书质量,效果确切,患者安全也得到了有效保障,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提高,值得在临床中借鉴、普及。

  • 标签: RCA 护理文书 质量控制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质量控制理论及方法对血液净化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度至2018年度6月底进行血液净化的患者共84例,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另外一组作为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参考质量控制方法制定优化式质量持续改进控制措施并实施。观察两组质量控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其中,试验组经质量控制措施优化后,其在质量评分、患者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有突破(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应用优化质量控制办法,能够有效提升血液净化质量,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

  • 标签: 质量控制 血液净化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进行高血压治疗的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意义上的护理,实验组则采取健康教育+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针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在两组数据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在控制患者血压波动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值得在后续的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健康管理对控制高血脂等慢性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愿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健康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并进行相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身体健康、心理功能及日常生活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差异具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脂等慢性病予以健康管理干预能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病情的改善。

  • 标签: 健康管理 高血脂 慢性病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疗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现状以及调查结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县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45所作为研究对象,以现场调查的方式对所有医疗机构进调查,对其传染病的预防以及控制情况进行详细了解,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进而全面提高传染病的预防以及控制工作与水平。结果调查与研究所选取的医疗机构之后发现,级别较高的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的预防以及控制情况明显好于级别较低的医疗机构,并且级别较高以及较低的医疗机构之间对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有差异,P<0.05。并且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之后,医疗机构对疫情的防控方面改善程度较为明显,且工作情况也明显由于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之前,P<0.05。结论通过调查以及分析我县相关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的预防以及控制工作,对其中存在问题及时提出并给予对应的解决措施,可使得传染病的预防以及控制工作明显加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医疗机构 传染病 预防控制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重点。方法选取2016年的1月—2017年的12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16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治疗期间加强护理管理,对比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更低,且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时间更短,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院内感染控制效率,帮助患儿缩短治疗时间,促进家长的满意度提升。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院内感染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58台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的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室管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手术室管理,研究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7.24%、41.38%,医疗纠纷发生率分别为3.45%、13.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及医疗纠纷发生率,保证手术效果,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消毒隔离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 医疗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干预措施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观察组采用手术室全程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模式,对比两种干预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感染控制中实施全程优质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应用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手术室干预 手术室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传染病在新形势下的流行特点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统计我市2016年1月—2017年12月传染病发生情况,切实分析传染病流行特点,提出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结果经研究发现,我市共发生传染病25946例,占据本省人数2.6%以上,常见病种有手足口病有3103例,所占比例为11.95%;肺结核有4844例,所占比例为18.66%;流行性感冒有4301例,所占比例为16.57%;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有281例,所占比例为1.08%;其他有12529例,所占比例为48.28%。所有患者中幼儿有45例,发生率为2.25%;学生有119例,发生率为5.95%;工人有24例,发生率为1.2%。传染病往往在3、4、6、9月发生。结论传染病往往在工人与学生群体中发生率高,切实加强宣传教育能有效抑制疫情发生,切实开展传染病疫情监控工作有利于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传染病 新形势 流行特点 预防控制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期测量血压与指导服药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影响。方法将我辖区内12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定期测量血压与指导服药组)和对照组(未干预组),观察血压情况及治疗依从性,并统计转诊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中各项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例数、冠心病、心肌梗死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坚持社区内定期测量血压与指导服药能有效控制血压及其并发症。

  • 标签: 高血压 定期测量血压 指导服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检测样本采用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进行控制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自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各类免疫检验的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为探究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临床效果,对对比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免疫检验质量控制,而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对其的临床样本进行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后,其观察组患者中痊愈的患者41例(59.42%)明显高于对比组32例(46.38%),且治疗总有效率(98.55%)也明显高于对比组(92.75%),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的临床检测样本进行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后,患者的痊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的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患者,该方法可提高对患者诊断的准确性,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帮助患者更好的进行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检测样本 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